癮疹·氣滯血瘀證

中醫證名 癮疹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ǐn zhěn ·qì zhì xuè yū zhèng

2 英文參考

hidden rash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癮疹·氣滯血瘀證(hidden rash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氣滯血瘀,以風團色澤暗紅或紫紅,病變多在腰和錶帶壓迫等部位,伴面色晦暗口脣青紫口乾不欲飲,婦女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色紫紅或有血塊,舌質紫暗,苔少,脈細澀爲常見症的癮疹證候[1]

4 衝任不調

4.1 症狀

見於女性患者風團發生週期性,常在月經前數日開始出現風團,往往隨着月經的乾淨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經來潮時又發作;多伴月經不調,或經來腹痛舌質黯紅,苔薄,脈弦。

4.2 治法

調攝衝任。

4.3 方藥治療

癮疹·氣滯血瘀證衝任不調型可用二仙湯加減治療。

主方:二仙湯((廣州中醫學院《外科學》)合四物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處方仙茅仙靈脾淫羊藿)、知母黃柏川芎各9克,當歸15克,巴戟天赤芍菟絲子香附各12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兼血瘀者(可見經來量少,色紫黑而有塊,或舌有瘀斑),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蔘15克、桃仁紅花各9克,或合失笑散五靈脂蒲黃各9克)。

5 血瘀

5.1 症狀

風團反覆發作,纏綿日久,疹色黯紅,或風團主要見於腰圍、錶帶等受壓部位,伴有面色晦黯,口脣青紫舌質黯紅或紫、或舌尖邊有瘀斑,脈細澀。

5.2 治法

活血化瘀,佐以祛風

5.3 方藥治療

癮疹·氣滯血瘀證血瘀型可用通經逐瘀湯加減治療。

主方:通經逐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

加減處方地龍幹、赤芍柴胡防風各12克,桃仁紅花蟬蛻皁角刺各9克,穿山甲12克(先煎),丹蔘15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如兼風熱者,加金銀花連翹各1克。兼風寒者,加桂枝9克,麻黃6克。外治法風團泛發全身者,用中草藥煎水外洗,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常用中草藥豨薟草、白蘚皮、地膚子白蒺藜蒼耳子苦蔘紫蘇葉土荊芥如意花毛麝香大葉桉葉、苦楝樹葉、飛揚草、黑麪神等,選5~6味各30克;也可用皮膚外洗一方。

6 關於癮疹

癮疹(hidden rashes;urticaria[2])爲病名[3]。又稱風㾦㿔㾦㿔,俗稱風疹塊鬼飯疙瘩(《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是指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瘙癢時隱時現爲主要表現的過敏性皮膚病[3][3]。以皮膚上出現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驟起驟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爲臨牀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老幼都可罹患,約有15%~20%的人一生中發生過本病。臨牀上可分爲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驟發速愈,慢性者可反覆發作。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初起皮膚作癢,次發扁疙瘩,形如豆辦,堆累成片,日癢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湯,夜癢重者,宜當歸飲子服之。”

癮疹相當於西醫的蕁麻疹[3]

詳見癮疹條。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7.

治療癮疹·氣滯血瘀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癮疹·氣滯血瘀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癮疹·氣滯血瘀證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