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血熱

中醫診斷學 中醫證名 中醫學 中醫辨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xū xuè rè

2 概述

陰虛血熱:1.溫病熱入血分,既傷陰,又耗血動血的證候;2.素體陰虛內熱,而致血熱妄行證候

3 溫病熱入血分,既傷陰,又耗血動血的證候·陰虛血熱

陰虛血熱證候[1]。概指溫病熱入血分,既傷陰,又耗血動血的證候[1]

3.1 關於熱入血分

熱入血分(heat invading xuefen[2])爲證候[3]。是指溫熱病邪侵入血分,迫血妄行,擾亂心神,傷陰動風的病理變化[3]熱入血分溫熱病入血的深重階段,容易消耗陰血和迫血妄行[3]

3.1.1 症狀

常見有血熱傷陰、迫血妄行、肝風內動亡陰失水等證型。臨牀表現爲發熱夜重,神志昏迷,躁擾不安或抽搐。而以癍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擾等症爲特徵。

3.1.2 治療

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4 素體陰虛內熱,而致血熱妄行證候·陰虛血熱

陰虛血熱證候[3]。指素體陰虛內熱,而致血熱妄行的各種證候[3]

4.1 關於陰虛發熱

陰虛發熱爲病證名[3]。見《丹溪心法·發熱》。陰虛,制約陽熱的功能減退而致虛熱內生的病理變化,可見到低熱、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手足心熱盜汗消瘦等症[3]

4.1.1 病因病機

精血津液等耗損所致的虛熱[3]

多因素體陰虧,或治療不當,傷津耗液,或熱病後期邪熱耗陰,陰虛不能制陽,虛熱內生[4]

4.1.2 症狀

臨牀主要表現爲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顴紅盜汗、脈細數、舌紅少苔等[4]

4.1.3 辨證論治

證治匯補·陰虛發熱》:“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更甚,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真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匹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耳。”

醫碥》卷一:“陰虧水虛則柴幹火烈而焚灼爲災矣。此之火炎,乃由水虛所致,與上條陽亢而陰未虧者不同,症見口乾體瘦,食少懶倦,頭痛時作時止,遺精盜汗骨蒸肉爍,脣紅顴赤咳嗽痰血,久成癆瘵。治宜甘潤之劑,滋水以制火。”

可選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黃芩龜甲鱉甲散青蒿鱉甲湯大補陰丸一陰煎等方[4]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2.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1.

治療陰虛血熱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