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制宜

中醫治則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rén zhì yí

2 英文參考

individual concerned 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tient’s individual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因人制宜爲治療基本法則之一[1]。指考慮到病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生活習慣以及過去病史等個體差異性而選擇適宜的治法、方藥的治療原則[2]

例如性別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療時要考慮其生理、病理特點;年齡方面,小兒臟腑柔弱,老人氣血衰少,各有其常見疾病;體質方面,每個人的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往往有別,所以身體素質也不同;過去病史和現在疾病也有關係[2]。此外,個別體質藥物的宜忌也各有不同,應有所瞭解,治療時都要考慮,不能孤立地看待病證[2]

又如《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論述了據患者的年齡、胖瘦、體力強弱、皮膚色澤體質因素,而施以相應的刺法。壯年而體質魁偉者,因氣血充盛,須深刺久留;胖人,氣行遲澀,血暗質濁,亦須深刺久留;瘦人血清氣滑,可淺刺疾出[3]體格適中的常人,可按正常方式針刺,但其中膚白體弱者,淺刺疾出;膚黑強壯者,深刺久留[3]嬰兒因肉嫩血少氣弱,須毫針淺刺留針,寧可一日針刺二次,也不要深刺久留等[3]。另外,孕婦尤其有習慣流產史者慎用針刺[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