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茶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ào chá

2 藥茶的起源與發展

藥茶同氣功、鍼灸一樣,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藥茶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和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結晶,並屢經驗證,行之有效。千百年來,爲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貢獻。

藥茶,既可以作爲人們工餘、飯後的飲料,又可以防病治病,緩衰抗老,延年益壽。所以,受到廣泛的歡迎,並經久不衰。據初步考證,歷代醫籍所記載的藥茶方,至少有二百多方。有單味的,也有複方;有用於治療疾病的,又有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品種繁多,的確稱得上祖國醫學一萃。

茶,長期以來,被視爲多種功能中藥。在茶葉利用的四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爲藥用。茶葉作爲藥用,在我國很多古書上就有記載。例如:《神農本草》這部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對茶的功用,就有明確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並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傳:神農在品嚐百種草藥時,當嚐到金綠色滾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樹下,而茶樹葉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甦醒得救。這雖說是傳說故事,但卻記載了茶葉解毒功能這一事實。三國時名醫華佗在《食論》中寫下了“苦茶久食益意思”,指出飲茶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述有“茶治便膿血甚效”的驗證。梁代名醫陶弘景雲:“久喝茶可以輕身換骨”。這雖有誇張之嫌,但也說明了茶葉有強身保健延年益壽的作用。盛唐時期,在朝廷命蘇敬等編寫的《唐本草》中雲:“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主下氣,消宿食。⋯⋯下氣消食,作飲,加茱萸、蔥、姜良。”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也記有“破熱氣、除瘴氣、利大小腸。”著名醫學王燾的《外臺祕要》第三十一卷中有“代茶新飲方”一節,詳細記述了藥茶的製作,使用和主治疾病,開創了藥茶製作的先河。藥王孫思邈編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食治節中稱茶“令人有力,悅志”並記有茶藥方十餘方。孟洗《食療本草》中也有用藥茶治“腰痛難轉”、“熱毒下痢”的記載。

藥茶的運用,到了宋朝,已有相當的發展。不少勞動人民和醫家,採用藥茶防病治病,並積累了極爲寶貴的藥茶方。在官方編纂的《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中作了廣收博採。記有不少藥茶方。如蔥豉茶薄荷茶、石豪茶、臘茶、合臘茶、硫磺茶等,都在以上兩本書中有配方、用法、主治等方面的記載,並廣泛用於實踐之中。許多藥茶方,不僅在羣衆中飲用,在宮廷王室裏也頗受青睞。元朝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主管宮廷貴族的飲食烹調,根據多年經驗,寫成《飲膳正要》,其中就有不少藥茶方,並指出:“凡諸茶,味甘苦微寒無毒,去痰熱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氣,清神少睡。”著名老年學家鄒鉉在宋朝陳直《養老奉親書》基礎上,廣收博採,著述了《壽親養老新書》,其中收載防治老年病的藥茶方,如槐茶方、蒼耳茶方等,並有試茶、香茶柏湯茶、幹荔枝茶的製作記載。吳端《日用本草》、王好古湯液本草》中,均有藥茶功效的記載。

明朝以後,藥茶方運用更加廣泛。在《《普濟方》中的藥茶一篇中,收載了藥茶方8個,並詳細介紹有適應症和飲用方法。《韓氏醫通》中首次記載了緩衰抗老的八仙茶” 方。明代著名醫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附錄藥茶方十餘個、如茅根茶、萱草根茶等,並對藥茶的功效作了全面的論述,並促進了後世對藥茶的研究。

清代,載藥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多。張璐的《本經逢原》、陸廷燦的《續茶經》、劉源長的《茶史》二卷、汪昂的《本草備要》,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黃宮繡的《本草求真》、等書均有藥茶方的記載。其中沈金鰲沈氏尊生書》記載的瘟病學家葉天士藥茶方,後來改制成“天中茶”的藥茶,十分有名,至今還運用於臨牀,受到醫家推薦。黃伯雄的《食鑑本草》、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中不少藥茶方,爲研究和整理藥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清宮十分重視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藥茶方,如清宮藥茶,由烏龍茶、六安茶、澤瀉等組成。據現代藥理研究,其降脂、化濁、補益肝腎,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十分明顯。《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的清熱茶方中,就有清熱理氣茶、清熱化溼茶、清熱養陰茶、清熱止咳茶等。這些茶方,都是中醫寶貴的文獻資料。

近代,藥茶方在羣衆中已廣泛流行,特別是建國以來,更受重視。1963年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附錄有藥茶的一般製法和要求,爲藥茶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中藥大辭典》、《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等,收錄了不少有效的藥茶方。臨牀上,除茶葉外,還製成了不少成品藥茶,如建曲茶、午時茶甘露茶感冒茶、減肥茶、天中茶烏龍茶等。烏龍茶已打入國際市場。許多著名老中醫藥茶方防治疾病,積累了豐富經驗。耿鑑庭《瀚海頤生十二茶》已在羣衆中廣爲採用。中藥學家葉橘泉用決明子茶健身延年經驗傳播。周潛川《氣功藥餌療法與  救治偏差手術》一書收列了多種藥茶處方。近年來,不少專家出版了不少著作,收納大量有效茶方,如丹蔘茶、山楂茶荷葉茶玉米鬚茶三寶茶、葛根茶等,頗受羣衆歡迎。

綜觀我國古代,記載藥茶的書十分豐富。其中有《本草綱目》之類的本草類書27種,有醫方類,如《枕中方》、《千金方》等7種,有《採茶錄》、《茶譜》等茶書類四種,有《博物志》、《述異記》等經史類7種。多達61種古書中記載着茶葉的藥用價值和藥用配方。涉及治療疾病的方劑多達219方,僅治去痰的便有藥茶19方。

在國外,藥茶方的應用也十分廣泛。蘇聯藥典第八版中即記有茶方通則,並有“瀉下茶”、“止咳茶”兩種法定處方。近年來,青草茶在歐州盛行。日本津村順天堂試製“袋泡茶”,用於保健,並取得了專利權。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根據中醫古方,採用電腦配製藥茶成品,有桑菊感冒茶、參和茶、八珍茶等,深受歡迎。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出現了袋泡茶、香料茶、速溶茶、冰茶、混合飲料茶、中藥茶等。充分發揮着藥茶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茶與人類健康緊緊相連,目前,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已把“茶—21世紀的健康飲料”列爲90年代的重大研究課題,並由國家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進行研究。

3 茶的保健藥效作用

茶的保健藥效作用,在祖國醫學中早有論述,但只是臨牀治療的經驗總結。例如,唐代《本草拾遺》指出:“諸藥爲各病之藥,茶爲萬病之藥。”雖說指出了茶葉的藥用價值,但是,爲什麼茶葉能養身,能治病,卻沒有多少理論依據。著名詩人蘇軾甚至提出:“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同七碗茶。”他主張生了病,不需要服藥,只要喝茶就行了。這顯然也是片面的看法,而且沒有多大說服力。如何正確看待和認識茶葉保健作用藥效作用呢?

近年來,許多現代醫學研究人員,對茶葉保健、藥療作用,作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尤其是國內茶業專家們的研究,證實了茶葉保健作用和醫療作用是由於茶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決定的。在茶葉的主要成分中,有一類是正常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另一類雖說不是正常生理所需要的成分,但在某些病裏情況下,對恢復人體健康有益,人們稱之爲藥效成分。

這些藥效分中,主要有以下幾類:

1.生物鹼類。茶葉中含有的生物鹼爲嘌呤類生物鹼,它包括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腺鹼、黃嘌呤、6—氨基嘌  主要起藥理作用的是咖啡鹼,其次是茶鹼。它們的主要藥理作用有:①興奮作用,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大腦皮質興奮過程,振奮精神,增進思維。因而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興奮脊髓則可增加肌力,有利於消除疲勞。②利尿作用。此作用是由咖啡鹼和茶鹼協作完成的。咖啡鹼一方面通過腎促進尿液中水的濾出率,另一方面刺激膀胱也有利尿作用茶鹼則是通過擴張腎微血管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而起利尿作用的。因此,飲茶對由於嘔吐腹瀉等造成水鹽代謝平衡失調或在心源性水腫經前期綜合症的處理中,均可收到一定的效果。③鬆弛平滑肌作用。這一作用綠茶最強,青茶次之,紅茶最弱。④降膽固醇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蘇聯研究人員證實,飲茶可以改變動脈硬化患者的狀況。總之,茶葉中的咖啡鹼等成分,能興奮高級神經中樞,使精神振奮,思想活躍,消除疲勞。

2.茶多酚類。特別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是一種活性物質,有增強血管壁彈性的作用,同時還能與茶葉中的維生素P結合,具有增強血管滲透的作用,所以能降低血壓和防止血硬化。甚至在血管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只要每月內眼100—2  毫克茶多酚,便可以使微細血管的抵抗能力自動恢復。有人將茶多酚配合抗壞血酸給小鼠進行皮下注射,結果發現,降低了甲醛和粘朊酶引起的炎症。有學者發現茶多酚可以保護維生素C的氧化。目前,茶提取液已作爲食物防氧化劑,其作用是增加肝、脾、腎臟腸道、腦部、血液組織維生素C的積累,降低維生素C分解代謝和尿中排泄率。我國的研究還證明:不同品種,不同製作方法所取的茶的提取液,對各種痢疾桿菌均有抑制和殺菌作用。而且茶葉煎劑痢疾桿菌的效果比傳統方劑白頭翁湯三黃湯爲好。現已發現,綠茶沖泡液對傷寒痢疾副傷寒、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沙門氏菌、霍亂菌等均有抑菌作用,還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也有殺滅作用茶多酚之所以能抗菌,主要是它有凝結蛋白質的收斂作用,能與菌體蛋白質結合而致細菌死亡。外國學者認爲,茶多酚的防輻射效應是與維生素C協同作用的結果,因爲維生素C本身就具有抗癌作用。另外,茶多酚還具有促進葉酸生物合成作用,使甲狀腺毒症引起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恢復正常。

3. 脂多糖。脂多糖是脂和多糖結合在一起的大分子複合物,是組成茶葉細胞壁的重要成分。將適量的植物脂多糖注入動物或人體,短時間內可以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茶葉多糖,還有防輻射損傷作用,同時也有改善造血功能、保護血象的效果。

4.蛋白質氨基酸類。綠茶中含有16~24種氨基酸,包括胱氨酸、系氨酸、茶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其中茶氨酸爲茶葉所特有,佔茶葉氨基酸的一半。人體必須的基本氨基酸,茶中幾乎都有。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不少,但能溶於水的不到2%。只有加入牛乳,使牛乳茶多酚形成酪朊複合物,便可降低茶的收斂性。

5.維生素礦物質類。這是茶葉中的主要營養成分。、B、C 、K  、H、F和肌醇茶葉中的維生素主要有A、E、K等。茶葉中的維生素可分爲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的,如維生素C、P、B等,可以從飲茶中得到。脂溶性維生素不溶於茶湯,如A、D、E、K等,尤其是含量很高的維生素A,只有把茶葉喫掉,纔可能得到。茶葉中含有大量礦物質。但各地茶葉和各類茶葉,含量不等,差別較大。一般爲4~7%,其中50%~60%可以溶解熱水,能夠被吸收利用。人體需要元素,在茶葉中絕大部分都含有,所以,飲茶是獲得這些元素的很好來源,一般每天飲5~6杯茶,某些有用的礦物質至少可以滿足5~7%,多則可以滿足50%。另外,茶葉中含有較多的氟,在飲水低氟地區,飲茶對保護牙齒有很大好處。蘇聯學者認爲:雖然茶中鐵、銅含量不高,但由於兩種成分有生血和促進紅血球形成的功能,因此,在治療貧血方面,茶有一定作用茶葉含鈉較低,對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喝茶是很有益的。

6. 糖類脂類物質。茶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約30%左右,但是,能夠溶解於水的不過4~5%。但是,飲茶可以幫,糖,按每口飲茶6杯算,所供熱量大約爲每日進食能量的7~10%脂類茶葉中含量約2~3%,其中主要是磷脂、硫脂、糖脂和甘油三酸脂。這些脂類人體有益,特別是亞油酸亞麻酸,只是很少溶解於水,要想得到這些物質,只有把茶葉直接做成食品食用。我國古人就有喫掉茶葉習慣。《清稗類鈔》中就有記載:“湘人於茶,不惟飲其汁,輒並茶葉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壺斟之,以奉客爲不敬。客去啓茶碗之蓋,中無所有蓋茶葉已入腹矣。”

7. 芳香化合物類。茶葉中含有茉莉花素、紫羅蘭酮等芳香物質,這些發性物質佔茶葉乾重的0.6%。飯後用茶水漱口,既去油膩,可以堅齒,防治口臭

由子茶葉藥效成分多,所以,喝茶除了滋養身體之外,還能促進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據中國農業科學茶葉研究所《國外茶葉動態》刊載,認爲茶葉不僅  可以提神興奮,粗尿解渴,而且可以降低血壓,  殺菌消炎、解除輻射傷害,防止牙蛀,保護內臟器官,殺菌解毒,防治冠心病茶葉中的微量元素硒具有抗癌、防衰老和保護人體免疫功能作用,還有防止胰腺退化、防鉛汞等重金屬的毒害的作用。缺硒等於在體內失去一道堅強的防線。茶葉保健作用是治本,提倡飲茶,是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4 藥茶的特點及其應用

藥茶防病治病,爲什麼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衰呢?這與藥茶獨具的特點有關。藥茶保持湯劑吸收完全、加減靈活、適應中醫辯證論治的特點,又克服了湯劑量大,煎服煩雜、攜帶和使用不方便、浪費藥材等缺點。

首先是藥茶能充分利用與發揮藥物作用藥茶大多爲單方,這樣有利於發揮藥物效能,同時,藥茶能使芳香氣味、含揮發性油多的藥物,如陳皮玫瑰花等,保持有效成分,避免久煎而失效。加上碎茶與溶媒接觸面大,茶藥中有效成分浸出量也就大,而且可以多次加水飲用至味淡爲止,藥汁自然能全部浸出。

其次藥茶方的原料,取材簡易、使用方便,易於接受。有不少藥茶材料來自家庭生活中和可以自採、自種、自收、自備,如茶葉生薑、蔥、荷葉竹葉白茅根月季花玉米鬚等,有些成品藥茶,如神麴茶午時茶等,都可在藥鋪買到。這些藥茶方,或泡或衝,即可飲用。稍懂一點衛生知識,就可自行掌握使用。如感冒風寒,用生薑、蘇葉、紅糖泡茶飲,頓時可以發汗驅寒。藥茶一般既可治病,又可以經常飲用,一舉兩得。對於慢性病,尤其便於長期用藥;對於老人、小兒患者,還可解決服藥的困難。另一方面,茶方用藥,味少量少,攜帶方便,尤其是袋泡茶、塊茶,更爲優越。治病還可避免煎湯的麻煩。所以,易於普及。

第三,藥茶可以減少服藥精神負擔,避免損傷胃氣。尤其是慢性病人,長期煎服中藥頓服量大,增加胃腸負擔,易生反胃,脘腹不適。而飲用藥茶作用溫和徐緩,藥汁吸收完全,無損胃氣,有利於慢性病的保養和治療。另外,藥茶還可根據病情,隨季節變更,靈活選用,進行辯證論治。

最後是使用藥茶,藥用量小,品種多自備,所以,節省藥材,節藥國家醫藥費開支,有利於衛生事業的發展。

正因爲藥茶有以上這些特點,優點,所以,藥茶適用範圍極廣,在養生延年,衛生防疫、治療疾病等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

首先是用於養生延年、老年保健。在緩衰抗老方面,古人早已運用茶藥方。《韓氏醫通》中,就記載有緩衰抗老作用的“八仙茶”。近代根據藥理研究成果,製作出了人蔘茶首烏茶、山楂核桃茶、還童茶、龍眼茶、沙苑子茶、二子延年茶等,這些藥茶大都是滋養強壯藥,有補益肝腎、氣血協調陰陽、保精養神益智作用。在防治老年疾病方面,藥茶方使用也很廣泛。如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茶療方,就有五十多則。還有決明子茶、柏子仁茶治療老年性便祕萱草根茶治老年性癃便,柿葉茶治老年糖尿病等,都很有效果。

二是應用藥茶防病治病。唐朝陳藏器本草遺》:“諸藥爲各病之藥,茶爲萬病之藥。”相傳,隨文帝得了病、百藥無效,後來竟喝茶喝好了。這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說明茶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茶葉對預防和治療人體多種疾病有作用。在民間,我國人民習慣於用熱茶解暑。在防病方面,藥茶效果也十分顯著,如用紫草根煎茶預防麻疹,其保護率達90.3%。板藍根茶可以預防流感、流腦、乙腦等,其他如白喉百日咳猩紅熱等,都有預防的茶方。特別是預防中暑藥茶方更多。藥茶是治療慢性病的好方法。慢性病的特點是病程長,病情不重,長期掛號看病,吃藥打針,經濟負擔重,吃藥副作用大。而藥茶藥味少,便於長期使用,作用持久緩和,無焦脾胃之弊。因此,以藥茶爲主,輔以食療方法,堅持長期飲用,慢慢調理,效果好。

另外,藥茶還可以作爲常見病的簡易療法,急性病的輔助治療。如感冒,屬風寒的用蔥鼓茶、芫荽茶;屬風熱的用桑菊茶薄荷茶等。取用方便,可自行配製和運用。在治療某些急性病時,配合飲用藥茶,療效更爲理想。近代用大青葉茶、板藍根茶配合治療乙腦、流腦,用土牛膝茶配合治療重症白喉,用消黃茶、菌陳茶治療急性肝炎等,都是公認的有效茶藥方。不僅如此,藥茶還廣泛用於防治內、外、婦、兒各科急病

5 藥茶的泡、煎、服法

藥茶的泡法不當,將使藥效的發揮受到影響。藥茶的泡法得當,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病效果。泡藥茶,首先選取恰當的茶具。陶器茶具以紫砂陶器最好,用紫砂茶壺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茶味,便於洗滌,傳熱緩慢,不會炙手,可在爐上燉茶,不易爆裂。缺點是陶器多爲褐色,較難欣嘗茶葉的湯色。瓷器茶具以白爲貴,沖泡出來的茶湯,香高、湯清、味醇,別有風味。玻璃茶具沖泡的茶湯葉底一目瞭然,從中可以鑑別茶葉優劣,但不透氣,不保溫,茶香也易消失;搪瓷茶具泡茶不能真正品嚐到茶葉的色、香、味,同時糖瓷茶具燙手,  放在玻璃上易使玻璃受熱不均勻而爆裂;保溫杯泡茶最差,會把茶葉悶熟,使色澤變黃,茶香大爲遜色,茶湯帶熟味。水質跟泡茶的質量也有密切關係:山泉水、山澗溪水的水質最好,沒有污染的江河水也較好,自來水靜置一夜以後,也可以用來泡茶。泡茶的水溫,以沸滾起泡爲度,這時的水質嫩,茶葉中的水浸出物能充分溶解,如煮沸過久,泡茶會影響茶的色、香、味,而未沸開的水泡茶,茶中有效成分不能浸出。煮沸後用來泡茶的開水,不可太涼,也不可過燙,燙則易熟,破壞了茶中的有效成分。一般說來,水溫在70~80℃時,泡茶最爲理想。即將沸滾的水停一下,在70℃左右時再衝泡。而紅茶烏龍茶普洱茶,要用沸的開水沖泡,才能把茶葉中的有效成分浸泡出來。沖泡茶的時間,以茶葉老嫩和茶量多少而定,一般3~5分鐘即可。沖泡第一道可以隨泡隨飲,第二道泡1~2分鐘後再飲用,第三道再適當延長,可使茶葉中剩餘的有效成分都充分浸泡出來。

藥茶泡服法之外,再就是煎服法。煎茶多用砂鍋、瓦罐,而不用金屬器皿,因爲金屬器皿易與茶中某些藥物成分發生化合反應,使茶湯變質、變味或產生沉澱物,影響療效和產生副作用。煎茶常用自來水、清潔的河水或井水。煎茶劑多是將茶葉和其他藥物食物一起水煎,如防暑茶就是將茶葉和霍香,佩蘭藥物一起水煎。煎茶用水多少,應以水沒過茶葉藥物或食物的吸水量,煎茶時間的長短,頭煎二煎之不同,而適當增減水量。一般是頭煎多加水,植物藥多又難煎的,所需時間長,水也需多加。先用多量水煎茶葉15~20分鐘,然後再加入其它藥物或食物同煎,在其他藥物或食物快煎好前3~8分鐘,再放入茶葉同煎;有的還需用紗布將藥物或食物包起來再與茶葉同煎;有的需單獨煎茶葉。煎茶的火候,分“武火”和“文火”,一般是先武火文火武火就是猛而不緩的火候,以沸溢爲度;文火緩而不猛,以不得沸溢爲度。煎滋補食物,宜用文火。服用藥茶,一般應於飯前30分鐘左右服,易於食物充分吸收,或飯後10~30分鐘服,使茶和食物混合,以避兔茶對胃的刺激,又利發揮藥效。晚間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早上宜在未進食前服。也可以間隔一定的時間服藥茶煎劑,有的4小時服一次,有的24小時服一次。一次服完一定量的藥茶煎劑頓服;一定量分多次服完爲頻服;用開水將不易溶於水的食物或末吞下,叫沖服;有的藥物揮發油,易出味,可用半杯煎茶液趁熱浸泡服用,但須加蓋,以減少揮發。如肉桂胖大海藥物,就宜於採取泡服的方式。

6 藥茶的製作與貯存

藥茶的製作方法決定於藥物的不同成分和使用方法。下面分三類具體介紹:

1.粉末茶。先將處方組成藥物烘乾後,粉碎成粗末,過14~20目篩,置容器中充分攪拌,或用機器攪拌方法,拌至色澤均勻後反覆過篩1~2次,最後用防潮性能好的紙或聚乙烯薄膜袋,分劑包裝即得。貯於陰涼乾燥處,製成粉末茶。要求無結塊,細粉較少。

2.塊狀茶。將處方組成的藥物曬乾烘乾,研成粗粉,稱取一定數量粗粉,用佔粗粉量的10~15%麪粉,調成稀糊作粘合劑,攪拌搓揉均勻,用銅模壓成塊狀,置通風陰乾半天,再曬乾,如遇陰雨天可用烘箱烘乾。也可以處方中無揮發性成分的藥物煎取濃膏以代替粘合劑,再和其他部分藥粉做成塊狀即得。此法可縮小體積,減少服用量。最後用防潮性能較好的紙分塊包裝,置密閉容器內貯存,也可將包裝嚴密於石灰缸中貯存。製成的塊茶,要求表面完整,不散碎,乾燥無黴蛀,無結串現象,每塊重量基本上符合處方規定劑量,塊與塊之間差異爲5%。製作藥茶時,應儘量縮短製作時間,防止敗壞,夏天更應多留心。

3.顆粒茶。分浸出、制粒、乾燥、分裝四個步驟。先將處方中10~20%藥料研成細末,過80~1  目篩備用。其餘藥材水煎一次或數次,過濾,濾液濃縮成稠浸膏。然後把稠浸膏與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至“捏之成團,輕丟能散”,通過12~14目篩製成顆粒。顆粒在60~80℃進行乾燥,過12目篩。最後用聚乙烯薄膜袋分裝,每袋10克,於陰涼乾燥處貯存。製成的顆粒茶要求無吸潮,結塊現象。

製作出的藥茶,如果貯存不當,便會失去藥效,或根本不能飲用。要貯存好藥茶,首先要了解茶葉有很強的吸溼性、陳化性和吸收異味性。掌握這一特性,才能保存藥茶

藥茶必須貯存於乾燥通風處,以免吸水發生黴變藥茶還不宜存放過久,存放久了,其芳香物逐漸揮發,葉綠素和鞣質被氧化,使香味降低,湯色變混濁。如果存放較長,還要注意密封、避光、防止陳化。而且還要嚴格將異味隔開。特別要與香皂、煤油、酒類,花椒等物隔開。裝茶最好是以錫制的罐最好,儘量不用鐵和木製的茶罐。

7 飲用藥茶注意事項

1.選用恰當的藥茶藥茶是一種傳統的療法,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選用恰當的配方。例如,胃脘痛患者,若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溫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脈見緩者,屬於寒症,應選用溫中散寒艾葉茶;若胃脘疼痛時間長,月久難愈,舌紅口乾,時有嘈雜感,大便祕結者爲胃陰虛,應選用養陰和胃石斛茶,麥門冬茶;若胃脘脹痛噯腐吐酸嘔吐消化,吐後痛減,苔厚膩者,屬食滯中焦,應選用消食導滯的消滯茶、山楂茶。前例說明,藥茶方的選擇使用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果對胃痛不加辨證寒熱虛實不分,就不可能取得合理應用的效果。辨證選方,還可以從感冒一症的分析得到啓發。感冒也有寒熱之分,還有春夏秋冬之分。一般感冒風寒,宜辛溫解表,應使用桑菊茶甘露茶等。辨證準確,用準藥茶方,纔可能取得顯著效果。

2.選用適宜的水。爲了發揮藥茶的功效,必須注意選用適宜的水。就一般而言,泡茶宜用軟水、淡水。唐代陸羽《茶經》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據專家研究發現,沏茶泉水最好,它雜質少,水質軟。用江、湖、河水,必須經過充分煮沸,使酸性碳酸鹽分解、沉澱,使水軟化。否則,它可與茶中的茶多酚結合,影響藥茶效果。自來水中漂白粉多,可將貯存過夜或延長煮沸時間。井水一般含鈣、磷等礦物質氧化物質最多,用它煮水泡茶,茶水上會浮現一層薄薄的“彩油”,影響藥茶的藥用效果。

3.藥茶須講究飲用方法藥茶的飲用方法主要有泡、煎、調三種:①泡。就是取花類或切成薄片,搗碎,或製成粗末的茶方,或袋泡茶、塊茶。取適量放置茶杯中,將煮沸的開水沏入,再用蓋子蓋好,燜15~30分鐘,即可以飲用,以味淡爲度。②煎。指一部分複方藥茶,藥味多,茶杯內泡不下,而且,有一部分厚味藥、滋補藥的藥味不易泡出,自然減少茶方藥效。所以,須將複方藥茶共製成粗末,用砂鍋煎藥汁,加水煎2—3次,合併煎液過濾,裝入保溫瓶中,代茶頻頻飲用。③調。有的茶藥方爲藥粉,可加入少量的白開水調成糊狀服用,如八仙茶等。

4. 選擇恰當的藥茶飲用時間。飲用藥茶時間的選擇,應根據藥茶性質和疾病狀況而定。如發汗解表用的藥茶,宜溫飲頓服,不拘時間,病除爲止,發汗以微微出汗爲度,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虛脫補益藥茶宜在飯前服用,使之充分吸收,對胃腸道刺激性的藥茶,應在飯後服用,以減輕對胃腸道刺激瀉下藥茶宜早晨空腹服用,使之充分吸收,並能觀察服藥後大便的次數,色質等,如瀉下次數過多,可食冷粥即止。安神藥茶,宜在晚上臨睡前服用。防疫藥茶,宜掌握流行季節選用。老年保健藥茶,治療慢性病藥茶,應有一定的規律,做到經常化和持久化。

5.用藥茶忌口。臨牀飲用藥茶,爲了確保安全有效,除了注意中藥的“十九畏”、“十八反”和妊娠禁忌外,還應注意服藥的“忌口”。人生病後吃藥要忌口,這是有科學道理的,人在生病後,人體內部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病理變化,有些食物對疾病有利,有的食物喫後有副作用,所以,飲用藥茶忌口。如服解表藥,宜禁生冷、酸食,服止咳平喘藥,宜禁食魚蝦之類食品;服清熱解毒藥宜禁食油膩辛辣、腥臭食品;服理氣消脹藥,宜禁豆類、白薯等。

另外,飲用藥茶,也跟飲用各類茶葉一樣,須知下列常識:①少年兒童宜飲淡茶;②青春期發育旺盛,宜飲綠茶;@女青年經期與更年期女性,情緒煩燥不安,可飲花茶疏肝解鬱理氣調經;④外感風寒紅茶爲好,痢疾患者綠茶爲好;⑤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栓塞病人,宜飲鐵觀音;⑥糖尿病患者飲老宋茶,即70年以上老茶樹葉爲好;⑦消脂減肥宜飲綠茶高血壓患者和預防癌症,以服用綠茶冷飲爲佳;⑧老人喝紅茶可減輕便祕;⑨體力勞動者宜飲紅茶;⑩需安靜作文或工作時,宜飲綠茶

藥茶,還需弄清“茶忌”:一忌燙茶傷人,二忌冷茶滯寒聚痰,三忌胃寒者飲過量濃茶,四忌哺乳婦女飲濃茶,五忌冠心病者飲過量濃茶,六忌服用阿司匹林後喝茶,七忌茶水服藥,八忌空腹飲茶沖淡胃液,妨礙消化,九忌飲過夜茶,傷脾胃,使人消瘦無力,十忌飲用發黴的茶。

8 同壽錄》卷尾·藥茶

8.1 方名

藥茶

8.2 組成

烏藥5錢,枳殼5錢,幹葛5錢,紫蘇5錢,神曲5錢,前胡5錢,雄黃5錢,香附5錢,檳榔5錢,蒼朮5錢,厚朴5錢,桔梗5錢,菖蒲5錢,甘草5錢,麥芽5錢,山楂5錢,陳皮5錢,藿香5錢,砂仁5錢。

8.3 主治

風寒時感,頭痛腹脹發熱,以及小兒停積。

8.4 用法用量

每服1-4錢,開水沖服;煎服亦可。

8.5 製備方法

用麥酒2斤,拌1宿,於5月5日午時,用紅茶2斤,同炒透,收貯。

9 《良方續錄》捲上·藥茶

9.1 方名

藥茶

9.2 組成

新會皮5錢(炒),青皮5錢(炒),柴胡5錢,檳榔5錢,厚朴5錢(面炒),麥芽5錢(炒),葛根5錢,秦艽5錢,白芷5錢,甘草5錢,甘葛5錢,枳殼5錢,薄荷5錢,神曲4錢(炒),蒼朮4錢(炒),半夏曲8錢,山楂1兩,萊菔子7錢(炒),紫蘇7錢,獨活7錢,羌活7錢,升麻2錢5分,麻黃3錢,川芎2錢。

9.3 主治

四時感冒風寒頭疼,肚痛,胸膈不寬,咳嗽吐痰,痢瀉。

9.4 用法用量

每用2錢,小兒減半,煎湯服;或加砂糖冰糖,以開水化服亦可。

9.5 製備方法

先用湘潭茶2斤,和入薑汁1碗,拌透,曬乾,再入前藥和炒,收貯。

10 《良方合壁》捲上引葉天士方·藥茶

10.1 方名

藥茶

10.2 組成

羌活2兩,獨活2兩,荊芥2兩,防風2兩,柴胡2兩,前胡2兩,藿香2兩,香茹2兩,紫蘇2兩,葛根2兩,蒼朮2兩,白朮(炒焦)2兩,枳實2兩,檳榔2兩,藁本2兩,滁菊2兩,青皮2兩,桔梗2兩,甘草2兩,半夏(制)2兩,白芥子2兩,大腹皮2兩,木通2兩,萊菔子(研)2兩,杜蘇子2兩,車前子2兩,澤瀉2兩,豬苓2兩,薄荷2兩,生薑2兩,川芎1兩,白芷1兩,秦艽1兩,草果1兩,陳建曲4兩,南楂炭4兩,茯苓皮4兩,麥芽4兩,杏仁3兩,厚朴3兩,廣陳皮3兩。

10.3 主治

傷風傷寒頭痛發熱,停食,肚腹膨脹,霍亂吐瀉,伏暑赤白痢疾。

10.4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小兒減半,煎服。

10.5 製備方法

上藥共煎濃汁,以陳松蘿茶葉6斤,收之曬乾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