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Kaneda手術

手術 脊柱外科手術 脊柱骨折脫位的手術治療 骨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ōng yāo zhuī gǔ zhé Kanedashǒu shù

2 英文參考

kaneda operation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4 分類

骨科/脊柱外科手術/脊柱骨折脫位的手術治療

5 ICD編碼

81.0603

6 概述

胸腰椎骨折Kaneda手術用於脊柱骨折脫位的治療,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6.5.16-1)。

7 適應

胸腰椎骨折Kaneda手術適用於:

1.所有胸腰椎不穩定骨折

2.伴有不全神經損傷的胸腰椎骨折影像檢查提示脊髓前方或側方受壓。

8 麻醉體位

採用全麻,側臥位神經受壓重的一側在上。

9 手術步驟

9.1 1.切口和顯露

兩側受壓相等時應取左側入路,以腰2骨折爲例,切口上起於第10肋骨水平,距棘突兩橫指,先與棘突平行向下,至第12肋水平,再沿第12肋轉向外下方走行,至髂前上棘與臍之間(圖3.26.5.16-2)。經腹膜外入路顯露椎體側方及前方(圖3.26.5.16-3)。

9.2 2.顯露損傷椎體

結紮椎體階段性血管,將腰大肌向後側牽,顯露椎體側面,切除損傷椎體下椎間盤(圖3.26.5.16-4)。

9.3 3.椎管減壓

保留椎弓根,去除損傷椎體,但椎體對側及前側部分骨質保留,以利植骨融合(圖3.26.5.16-5~圖3.26.5.16-7),前側減壓應達到對側椎弓根基部能看到爲止,使椎管得到充分地減壓。有時爆裂性骨折碎骨片向後突入椎管,需用刮匙從椎間孔平面小心地刮除,出血可用明膠海綿填塞。

9.4 4.應用脊柱固定器

應用椎體螺釘將椎體板固定在損傷相鄰的椎體側面,用兩根支撐杆穿入椎體螺釘,前側支撐杆比後側長,以利在支撐時糾正後凸畸形。螺釘旋入的方向稍向前方傾斜,要求穿過對側皮質(圖3.26.5.16-8~3.26.5.16-10)。可用手指尖觸摸螺釘尖,防止螺釘穿出太長。

9.5 5.糾正後凸畸形

應用撐開鉗糾正後凸畸形測量骨缺損情況,取自體髂骨植骨。有時,陳舊性創傷性後凸畸形,需在椎間盤平面橫斷前縱韌帶,再用撐開鉗糾正後凸畸形和植骨。用於植骨的髂骨,應有三麪皮質骨,減壓過程中取出的肋骨椎體的碎骨屑,也應用於充填植骨,以增加植骨的牢固性(圖3.26.5.16-11,3.26.5.16-12)。

9.6 6.固定

將兩根支撐杆套入螺釘孔中,行支撐牽引,當固定滿意時,將固定螺母旋緊。滿意的固定應使植入的髂骨塊也受到加壓,這一點應特別強調。檢查兩根支撐杆螺母旋緊後,再將兩個橫臂連於支撐杆,以加強固定器強度。橫臂的連接對防止旋轉和屈伸不穩定起重要的作用(圖3.26.5.16-13,3.26.5.16-14)。

9.7 7.縫合

等滲鹽水沖洗傷口,留置負壓吸引管。逐層縫合切口

10 術後處理

1.術後1周,可在聚丙烯背心固定下下牀活動

2.聚丙烯背心固定20~24周,直至植骨癒合,一般在6個月內可獲得牢固癒合。

3.若植骨未癒合,有假關節形成,應行後路內固定和植骨融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