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腦橋角腦膜瘤切除術

手術 顱內腫瘤手術 幕下腫瘤手術 神經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nǎo nǎo qiáo jiǎo nǎo mó liú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resection of meningioma of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5 ICD編碼

01.5107

6 概述

小腦腦橋角是顱內腦膜瘤多發部位之一,約佔顱內腦膜瘤的10%左右。腫瘤的基底附着於乙狀竇、巖上竇、巖下竇或頸內靜脈孔附近。其部位貼近小腦幕,位於小腦橋腦角前上或外側。腫瘤增大常累及鄰近的顱神經並壓迫小腦腦幹。有的腦膜瘤向上經小腦幕裂孔向顱中窩生長至鞍背的後方。此類腦膜瘤具有腦膜瘤的共同特點,血運十分豐富。一部分供血動脈由硬腦膜進入腫瘤基底部,一部分直接來自椎基底動脈的分支。由於腫瘤部位很深,瘤體較大並附着於硬腦膜和竇的部位,手術切除有時相當困難,必須顯露良好,小心操作和止血。臨牀表現多有典型的小腦橋腦角綜合徵,類似聽神經瘤,但前庭功能聽力障礙通常較聽神經瘤爲輕,內耳孔也不擴大(圖4.3.2.7-1)。

7 適應

小腦腦橋角腦膜瘤切除術適用於:

1.位於小腦、橋腦角的腦膜瘤

2.小腦橋腦角腦膜瘤已向顱中窩或中線擴展者。

8 禁忌症

1.晚期巨大的腦膜瘤,病人已呈衰竭者。

2.此部位腦膜瘤出現骨質廣泛破壞,有惡性變徵象者,手術宜慎重考慮。

9 術前準備

1.MRI腦掃描,明確腫瘤部位、大小及範圍。

2.可進行椎動脈造影,瞭解腫瘤供血情況。

3.顱內壓明顯增高者,術前行腦室持續引流

4.充分備血。

10 麻醉體位

採用插管全麻。取側臥位坐位

11 手術步驟

11.1 1.切口

顱後窩開顱,切口同一側枕下乙狀竇後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但腫瘤較大者,骨窗應儘量擴大,並打開枕骨大孔及寰椎後弓,以利擴大手術顯露和減壓。

11.2 2.腦膜切開,探查腫瘤

腦膜瓣形或放射狀切開。按聽神經瘤切除術的步驟,先從側面將小腦半球向中線牽開,顯露腫瘤(圖4.3.2.7-2)。腦膜瘤結節狀,瘤體大小不一,表面血管很豐富。儘可能地在切除腫瘤之前逐一將進入瘤體的供血動脈電凝、切斷,以減少出血

11.3 3.腫瘤切除

腫瘤體積較小者,在腫瘤腦膜基底部逐步電凝與分離,使其腫瘤由硬腦膜脫離。用絲線縫吊腫瘤,向外側輕輕牽引。看清位於腫瘤前面與內側面的供血動脈,勿損傷靜脈竇,同時將腫瘤附近的三叉神經面神經予以保護,將腫瘤整個遊離切除(圖4.3.2.7-3)。

處理較大的腫瘤:在電凝切斷供血動脈後,切開腫瘤包膜,做瘤內分塊切除,使腫瘤體積縮小,再遊離腫瘤進行全切。如腫瘤巨大,已經與腦幹或重要顱神經緊密粘連,寧可留下那一小塊腫瘤組織,而不能盲目地強求將腫瘤全切。殘留的瘤組織用電凝燒灼處理。

腦膜瘤體積巨大,尚可採用顱後窩雙切口的手術方法。做顱後窩中線切口,行廣泛的顱後窩減壓,由側切口腫瘤切除。有利於腫瘤顯露、切除和術後減壓。

腫瘤同時向顱中窩發展的,採用小腦幕上、下聯合入路切除腫瘤

11.4 4.仔細止血、衝淨傷口,硬腦膜縫合或擴大修補。逐層縫合肌肉、皮下與皮膚層。

12 中注意要點

1.術中先處理基底,減少切除腫瘤中的出血

2.保護第5、7、8、9、10顱神經腦幹

3.勿損傷頸內靜脈孔部位,避免靜脈竇大出血

13 術後處理

顱後窩開顱後,如腦幹或後組顱神經損傷,常至吞嚥呼吸功能障礙,術後應行氣管切開,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吞嚥未恢復前,可置胃管鼻飼。一側佔位病變大,腦幹移位明顯,切除病變後,應保持向健側側臥,搬運病人時防止頭頸扭屈,以免腦幹擺動過大,造成不良後果。

顱後窩病變合併阻塞性腦積水,術後常需留置腦室引流管持續引流,以降低顱壓。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一般保持3~5天,顱壓基本正常,病人情況良好即可拔除。

14 併發症

1.腦膜炎  術後局部壓迫包紮不夠,形成假性囊腫,繼發感染

2.面神經損傷  在顯微外科技術應用下,此併發症已明顯減少。

3.腦幹損傷  手術直接損傷損傷其供應動脈

4.第9、10顱神經損傷

5.第5、7顱神經損傷引起角膜潰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