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痙病

疾病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ér jìng bìng

2 英文參考

infantile convulsive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小兒痙病爲病證名,指小兒四肢痙攣的疾病[1]。清·吳鞠通溫病條辨·解兒難》將痙病分爲九種,即寒痙風溫痙溼熱痙暑痙溼痙燥痙內傷飲食痙客忤痙、本髒自病痙

4 寒痙·小兒痙病

寒痙爲病證名,小兒痙證之一[2]外感寒邪而致的痙證[2]。清·吳鞠通《解兒難》:“風寒風溼致痙者,寒痙也。風寒咳嗽致痙者,用杏蘇散。”見於乳幼兒各種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驚厥[2]

5 風溫痙·小兒痙病

風溫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3]。感受風溫邪所致的痙證《解兒難》:“風溫咳嗽致痙者,用桑菊飲。”如伴有神昏譫語者,兼用芳香開竅,如安官牛黃丸紫雪丹之類[3]

6 溼熱痙·小兒痙病

溼熱痙爲病證名,指由溼熱病傳變所致的痙證[4]。多因溼熱夾風,侵入筋脈;或邪入手足厥陰,熱盛動風所致[4]。薛生白《溼熱病篇》:“溼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溼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鮮生地、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藤海風藤、酒炒黃連等味。”“溼熱證,壯熱口渴,舌黃或焦紅,發痙,神昏譫語或笑,邪灼心包營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連翹、生地、玄蔘鉤藤、銀花露、鮮菖蒲、至寶丹等味。”“溼熱證,發痙,神昏笑妄,脈洪數有力,開泄不效者,溼熱結胸膈,宜仿涼膈散;若大便數日不通者,熱邪結腸胃,宜仿承氣微下之例。”“溼熱證,壯熱煩渴,舌焦紅或縮,癍疹,胸痞,自利,神昏痙厥熱邪充斥表裏三焦,宜大劑犀角羚羊角、生地、玄蔘、銀花露、紫草、方諸水、金汁、鮮菖蒲等味。”溼熱痙亦有因熱閉所致者:“溼熱證,發痙神昏,獨足冷陰縮,下體外受客寒,仍宜從溼熱治,只用辛溫之品煎湯燻洗。”“溼熱證,發痙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幹黃起刺或轉黑色,大便不通者,熱邪閉結胃腑,宜用承氣湯下之。”

7 暑痙·小兒痙病

暑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5]。又名暑風[5]。爲感受暑溫之邪,以致抽搐,發痙急驟,甚至角弓反張的病證[5]。見於流行性乙型腦炎[5]。清·吳鞠通《解兒難》:“夏日小兒身熱頭痛項強無汗,此暑兼風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飲有汗則用銀翹散,重加桑葉身重汗少,則用蒼朮白虎湯;脈芤面赤多言,喘喝欲脫者,即用生脈散;神志不清者,即用清營湯鉤藤丹皮羚羊角神昏者,兼用紫雪丹牛黃丸等;病勢輕微者,用清絡飲之類。”

8 溼痙·小兒痙病

溼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6]。感受溼熱病邪而致的痙證[6]溼熱病邪[6]。侵襲經絡,以致身熱不揚抽搐,或四肢痙攣,角弓反張[6]。治宜清熱化溼爲主,如甘露消毒丹[6]。清·吳鞠通《解兒難》:“溼爲濁邪,最善瀰漫三焦,上蔽清竅,內蒙膻中。”故溼痙多伴有神志模糊、譫語[6]。見於急性中毒性腦病等[6]。治宜清熱化溼,用菖蒲鬱金湯,偏熱者煎送至寶丹;如穢濁甚者,用蘇合香丸[6]

9 燥痙·小兒痙病

燥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7]燥氣熾盛,消灼津液而致痙證[7]。多由於熱邪熾盛,津液乾枯,化燥動風,經脈失養而成[7]。其症高熱,痙攣,四肢抽搐,口燥咽乾大便乾燥皮膚不潤[7]。治宜辛涼甘潤,如白虎湯增液湯之類[7]

10 內傷飲食痙·小兒痙病

內傷飲食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8]。出清·吳鞠通《解兒難》。小兒食傷脾胃之陽,嘔吐腹瀉引起津液枯竭,經脈失養而致發痙,亦有脾腎陽虛而致者[8]。治以調理脾胃爲主,用參苓白朮散之屬;脾腎陽虛者,用理中湯丁香肉桂肉果訶子之類[8]

11 客忤痙·小兒痙病

客忤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9]。小兒神怯氣弱,受驚嚇所致的痙證[9]。症見發熱,或有汗,或無汗,面時青時赤,夢中囈語,手足蠕動[9]。宜復脈湯去參、桂、姜、麥,加丹蔘丹皮犀角,補心之體,以配心之用(清·吳鞠通《解兒難》)[9]

12 本髒自病痙·小兒痙病

本髒自病痙爲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又名虛熱痙[10]。即肝血虧虛而致的痙證[10]。清·吳鞠通《解幾難》:“肝主血,肝以血爲自養,血足則柔,血虛則強,故曰本髒自病。”臨牀見於溫熱病後期,因汗多亡血而致,如急性中毒性腦病[10]。治當育陰柔肝六味地黃丸復脈湯三甲復脈湯大小定風珠皆可選用[10]

1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2.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6.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16.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5.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70.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39.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