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風內障

曈神疾病 中醫學 中醫眼科學 五風內障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fēng nèi zhàng

2 英文參考

five wind glaucom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五風內障(five wind glaucoma)是青風內障綠風內障黃風內障黑風內障烏風內障的總稱[1]

4 青風內障

青風內障(blue wind glaucoma bluish glaucoma[2])爲病名[3]。見《祕傳眼科龍木論》。病名早見於《太平聖惠方[4]。又名青風(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青風障症[5]。爲五風變內障(又名五風內障)之一[5]。是指以起病無明顯不適,瞳色微混如青山籠淡煙之狀,視野日漸縮窄,終至失明爲主要表現的眼病[5]青風內障綠風內障的早期[5]患者年齡主要分佈於20~60歲之間,男性略多[5]青風內障病程進展緩慢,一般症狀不明顯,故早期常被忽視,待到晚期就診,視力已難挽回,終於失明[5]

詳見青風內障條。

5 綠風內障

綠風內障(green wind glaucoma;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5])爲病名[6]。見《祕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綠風(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綠風內障證(《證治準繩·雜病》)、綠水灌珠(清·佚名《眼科捷徑》)、綠水灌瞳(見《一草亭目科全書》)、綠風變花(見清·佚名《眼科統祕》)。五風變內障(又稱五風內障)之一[6]。是指以眼珠脹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綠,抱輪赤紅,頭眼劇痛視力驟降爲主要表現的急性眼病[6]患者多在四十歲以上,女性尤多[7]。可一眼先患,亦可雙眼同病。發作有急,有緩[7]。不過無論病勢緩急,其危害相同,故應儘早診治[7]。若遷延失治,甚者轉變成黃風內障[7],則屬不治之症[7]

在唐代,《外臺祕要》所載“綠翳青盲”頗類本病,並認爲是由“內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7]。至於綠風內障的病名,至《太平聖惠方》纔有記載[7]

綠風內障相當於西醫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7]綠風內障類似西醫的急性充血青光眼[7]

詳見綠風內障條。

6 黃風內障

黃風內障爲病證名[8]。又名黃風[8]。爲五風變內障之一[8]。《證治準繩·雜病》於綠風內障證指出:“久則變爲黃風[8]。是指由綠風內障失治而成,以瞳神散大晶狀體混濁呈淡黃色、目盲爲主要表現的眼病[8]

黃風內障類似西醫的青光眼絕對期[8]

詳見黃風內障條。

7 烏風內障

烏風內障(dark wind glaucoma爲病名[9]。見《祕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烏風障症烏風[9]。爲五風變內障之一[9]。是指以眼珠脹痛,視物模糊,瞳神氣色昏暗,日久變烏爲主要表現的眼病[9]

詳見烏風內障條。

8 黑風內障

黑風內障(black wind glaucoma)爲病證名[10]。又名黑風[10]。爲五風變內障之一[10]。是指以頭眼脹痛,眼前時起黑花,視力下降,眼珠脹硬,瞳神散大氣色昏黑爲主要表現的眼病[10]黑風內障綠風內障症狀相同,體徵不同[10]。本病少見[10]

詳見黑風內障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7.
  4. ^ [4]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8-110.
  5. ^ [5]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227-22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5.
  7. ^ [7]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4-108.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34.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5.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28.

治療五風內障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