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陵

下腹部腧穴 腧穴學 穴位特效按摩 鍼灸學 經穴 中醫學 足陽明胃經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líng

2 英文參考

Wàilíng ST26[中國鍼灸學詞典]

wàilí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26[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26[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外陵
漢語拼音Wailing
羅馬拼音Wailing
美國英譯名Outer Mound
各國代號中國ST26
日本26
法國莫蘭特氏E26
富耶氏E26
德國M26
英國S26
美國St26

外陵經穴名(Wàilíng ST26)[1]。出《鍼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1][2]。外與裏相對,陵即山陵,穴位局部隆起,對腹內說如同在外之山陵,故名外陵[2]。主治腹痛疝氣痛經泄瀉痢疾腹脹腸鳴闌尾炎輸尿管結石胃炎腸炎腸痙攣等。

4 出處

鍼灸甲乙經》:外陵,在天樞下、大巨上,足陽明脈氣所發。

5 穴名

外與裏相對,陵即山陵,穴位局部隆起,對腹內說如同在外之山陵,故名外陵[2]

穴在臍下1寸,陰交穴外旁開2寸腹直肌處。其處腹自上而下,形如大阜,正是內虛外實、內柔外剛之象。外陵者,腹壁豐滿隆起,有如地面之丘陵,相對於腹中之空匱而言也。本穴與足太陰腹結相近。腹結大橫下1寸3分,本穴在天樞下1寸。本穴與腹結橫距約寸半至2寸許。“結”字有凝滯積聚之意,即內有所結,外現陵起也,兩穴有內外相關之象。又如人在努力時,則臍腹之氣,顯然內結:而外表則出現硬棱,棱下是穴,因名外陵[3]

6 所屬部位

下腹[4]

7 外陵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外陵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5][6]

外陵位於腹部臍下1寸,旁開2寸處[6]

另說外陵“在天樞下半寸”(《備急千金要方》);“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鍼灸資生經》)[6]

外陵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仰臥取穴[6]

外陵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外陵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

外陵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外陵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肌肉

外陵的位置

外陵穴的位置(內臟

8 取法

仰臥位,在天樞下1寸,陰交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外陵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仰臥取穴[6]

仰臥位,當臍下1寸,中線旁開2寸處取穴。該穴橫平內側的中注陰交[7]

快速取穴:仰臥,從肚臍沿前正中線向下量1橫指,再水平旁開3橫指處即是[8]

9 穴位解剖

外陵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筋膜皮膚由第10、11、12肋間神經的前皮支重疊分佈。腹內筋膜是腹壁最內一層筋膜穴位下相對應的器官大網膜小腸

9.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8]

9.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分佈;深層有肋間神經動脈和腹壁下動脈分佈[8]

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並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8]

10 外陵穴的功效與作用

外陵和胃化溼理氣止痛作用

外陵有調血理氣作用[8]

外陵穴治繞臍腹痛,凡腹氣之繞臍者,多屬寒熱氣結[8]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1~1.5寸[8][8][8],局部有酸脹感[8]針感向下放散[8]

一般直刺0.5~1.0寸[8]

13.2 灸法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8]

灸5~7壯;或溫灸10~15分鐘[8]

艾炷灸溫鍼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14 特效按摩

仰臥,用中間三個手指按揉外陵1~3分鐘,可治療下腹痛痛經胃下垂[8]

15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腹中盡痛,外陵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腹中痛,心如懸,引臍腹痛

鍼灸大成》: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1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0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4.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3.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8.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