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癤

耳鼻喉科疾病 耳鼻喉科 外耳道炎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ěr dào jiē

2 英文參考

furuncular otitis[朗道漢英字典]

otitis externa furunculosa[朗道漢英字典]

3 概述

外耳道癤又名侷限性外耳道炎,爲外耳道軟骨部毛囊感染所致。多爲單個,亦可多發。外耳道癤外耳道軟骨段皮膚的侷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致病菌多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種多發病,夏季更爲多見。

症狀:主要症狀爲劇烈的、跳痛性耳痛,張口、咀嚼時尤甚,常向頭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適感或體溫升高。若癤腫較大阻塞外耳道時可有聽力減退,癤腫破潰則症狀減輕。

檢查:牽拉耳廓或壓耳屏疼痛加劇,於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可見侷限性充血,腫脹,有壓痛;成膿後其頂部有膿性黃點 破潰後有少量黃色、粘稠膿液流出。嚴重者耳後淋巴結腫大及耳後軟組織腫脹、充血

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引流膿液。1.早期全身應用磺胺類或抗生素藥物,局部理療、熱敷,促進炎症消退。或者局部塗抹紅黴索軟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劇烈時,口服鎮痛劑以減輕痛苦。2.癤腫已成膿者則需沿外耳道長軸切開引流,防止外耳道狹窄。3.若癤腫業已破潰,則每日清除膿液,並局部塗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癒

5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6 外耳道癤病因

皮膚擦傷和潰瘍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見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祕和身體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復發。高溫和溼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發病,常爲葡萄球菌感染

7 外耳道癤症狀體徵

早期引起劇烈跳動性耳痛、張口、咀嚼時加重並可放射至同側頭部。多感全身不適。體溫或可微升,癤腫堵塞外耳道時聽力可減退,癤腫位於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頜運動使疼痛加重外,耳屏前、下方可出現腫脹,可誤診腮腺炎,癤腫位於外耳道後壁者,腫脹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後溝消失,可誤診爲乳突炎,若爲多發性癤腫、局部症狀更重。 外耳道軟骨部可見侷限性紅腫,觸痛明顯、牽引耳廓或壓迫而屏時疼痛加劇,癤腫。

8 外耳道癤的診斷

根據臨牀表現及體徵。

9 外耳道癤的治療方案

原則是控制感染,引流膿液

1.早期全身應用磺胺類或抗生素藥物,局部理療、熱敷,促進炎症消退。或者局部塗抹紅黴索軟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劇烈時,口服鎮痛劑以減輕痛苦。

抗菌藥物治療首選青黴素或半合成青黴素類藥物。青黴素類藥物對主要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可選用青黴素,或口服阿莫西林[1]青黴素過敏患者可口服紅黴素阿奇黴素地紅黴素克拉黴素等大環內酯類[1]。其他可選藥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如頭孢氨苄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對青黴素超敏反應患者禁用頭孢菌素,18歲以下未成年人忌用氟喹諾酮類藥[1]。所有藥物療程爲10天以徹底殺滅病原菌,避免鏈球菌可能導致的變態反應性併發症[1]

2.癤腫已成膿者則需沿外耳道長軸切開引流,防止外耳道狹窄。

癤腫表面出現膿頭時,可以切開引流,排除膿液,並用無菌小棉卷或紗條輕填耳道直到癒合以防止肉芽增生堵塞耳道[2]

3.若癤腫業已破潰,則每日清除膿液,並局部塗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癒

10 外耳道癤患者日常保健

1、平時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後,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鬆的棉花球,使外耳保持一定的溼度。這樣則易腐、易排毒而也易於癒合。

3、外耳道要保持乾燥潔淨。擦去污穢時,切忌粗暴或反覆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癤腫未成熟之際,可於耳外部熱敷。每天3-4次。

5、睡眠 時,病耳宜在下側,但要注意不要讓其受到壓迫。

6、疼痛較重難忍時,可針刺合谷內關少商穴以鎮痛。

7、在癒合之初,必然產生輕微瘙癢感,切勿狂搔亂掐。

8、注意處理全身性誘發病因

11 相關出處

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第6版)

12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8-29.
  2. ^ [2]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97.

治療外耳道癤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