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脫癰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關於脫癰

脫癰爲病名。《黃帝內經靈樞·癰疽》:“發於足指,名曰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即脫疽。脫疽(gangrene)爲病名。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又名脫骨疽、脫癰、脫骨疔、敦癰、甲疽、蛀節疔。是指發生於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壞死,嚴重時趾(指)節壞死脫落的慢性周圍血管疾病。多發於足趾,潰久則趾自落、故名脫疽。其臨牀特點是好發於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見,初起趾(指)間怕冷,蒼白,麻木,間歇性跛行,繼則疼痛劇烈,日久患趾;(指)壞死變黑,甚至趾(指)節脫落。好發於青壯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國北方較南方多見。在《黃帝內經靈樞·癰疽》中即有關於本病的記載,雲:“發於足趾,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脫癰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粥樣硬變。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