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骨疔

常見病方藥治療 脫疽 鍼灸學 中醫學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常見病鍼灸治療 中醫外科學 中醫診斷學 中醫常見病 常見病耳針療法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uō gǔ dīng

2 英文參考

toe gangre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angrene of dig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angren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mortification[朗道漢英字典]

necrosis[朗道漢英字典]

3 概述

脫骨疔爲病名[1]。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即脫疽[1]脫骨疽[2]

脫疽(gangrene)爲病名[3][4]。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4]。又名脫骨疽脫癰脫骨疔敦癰甲疽蛀節疔[4]。是指發生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壞死,嚴重時趾(指)節壞死脫落的慢性周圍血管疾病[5]。多發於足趾,潰久則趾自落、故名脫疽[5]。其臨牀特點是好發於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見,初起趾(指)間怕冷,蒼白,麻木,間歇性跛行,繼則疼痛劇烈,日久患趾;(指)壞死變黑,甚至趾(指)節脫落。好發於青壯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國北方較南方多見。

在《黃帝內經靈樞·癰疽》中即有關於本病的記載,雲:“發於足趾,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

脫骨疔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粥樣硬變[5]

4 脫骨疔病因病機

脫骨疔多因偏嗜菸酒厚味,以致鬱火毒邪蘊於臟腑,加之腎陰虧損,不能制火而發;或因外感寒溼毒邪,營衛不調,經絡痹阻而日久化熱氣血凝滯而成[5]。現代醫學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性壞疽等與本病類似[5]

脫骨疔主要由於脾氣不健,腎陽不足,又加外受寒凍,寒溼之邪入侵而發病。脾氣不健,化生不足,氣血虧虛,內不能壯養臟腑;外不能充養四肢。脾腎陽氣不足,不能溫養四肢,復受寒溼之邪,則氣血凝滯,經絡阻塞,·不通則痛,四肢氣血不充,失於濡養則皮肉枯槁,壞死脫落。若寒邪久蘊,則鬱而化熱溼熱浸淫,則患趾(指)紅腫潰膿。熱邪傷陰,病久可致陰血虧虛,肢節失養,乾枯萎縮

脫骨疔發生與長期吸菸、外傷等因素有關。

總之,脫骨疔發生以脾腎虧虛爲本,寒溼外傷爲標,而氣血凝滯、經脈阻塞爲其主要病機

5 脫骨疔症狀

外科正宗》雲:“脫疽者,外腐而內壞也……其形骨枯筋縱,其穢異臭難辨,其命仙方難治。”

脫骨疔發病緩慢,初起患趾色白髮涼,麻疼,行走時疼痛、止步休息後痛消,呈間歇性跛行[5][5]。日久疼痛爲持續性,足背皮膚漸紫暗變黑,患趾如煮熟紅棗,痛如火燒,逐漸由紅轉黯變黑,最後足趾潰破腐爛疼痛劇烈,足趾壞死脫落並向足背小腿蔓延,創面較難收口[5][5]。甚至出現五敗症[5]脫疽爲多發於下肢的一種足趾潰爛壞死性疾患[5]

6 脫骨疔的診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於寒冷季節,以20~40歲男性多見;常先一側下肢發病,繼而累及對側,少數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溼、嗜煙、外傷等病史。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多發於老年人(50歲以上)。

6.1 分期

根據疾病發展過程,臨牀分爲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發涼,怕冷,麻木痠痛,間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後覺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脹疼痛感而出現跛行,休息片刻後症狀緩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樣或較短距離時,患肢酸脹疼痛出現。隨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患足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皮膚乾燥,皮色變灰,皮溫稍低於健側,足背動脈搏動減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現遊走性紅硬條索(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期(營養障礙期),患肢發涼,怕冷,麻木,酸脹疼痛,間歇性跛行加重,出現靜息痛,夜間痛甚,難以人寐:患者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顯萎縮皮膚乾燥,汗毛脫落,趾甲增厚,且生長緩慢,皮膚蒼白或潮紅或紫紅,患側足動脈搏動消失。

三期(壞死期)二期表現進一步加重,足趾紫紅腫脹,潰爛壞死,或足趾發黑,乾癟,呈下性壞疽。壞疽可先爲一趾或數趾,逐漸向上發展,合併感染時,則紅腫明顯,患足劇烈疼痛,全身發熱。經積極治療,患足紅腫可消退潰瘍可癒合,壞疽侷限。若壞疽發展至足背以上,則紅腫疼痛難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現疲乏無力、不欲飲食、口乾形體消瘦,甚則壯熱神昏

6.2 分級

根據肢體壞死的範圍,將壞疽分爲三級:一級壞疽侷限於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級壞疽侷限於足蹠部位,三級壞疽發展至踝關節及其上方。

6.3 預後

脫疽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常在寒冷季節加重,治癒後又可復發。

6.4 輔助檢查

肢體超聲多普勤、血流圖、甲皺微循環動脈造影及血脂、血糖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有助於鑑別診斷,瞭解病情嚴重程度。

7 需要脫骨疔相鑑別的疾病

7.1 糖尿病性壞疽

患者糖尿病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化驗尿糖陽性血糖增高,局部爲溼性壞疽,發展迅速,範圍較大,如不及時控制炎症,易至毒邪內陷

7.2 雷諾氏病(肢端動脈痙攣證)

多見於青年女性,上肢較下肢多見,好發於雙手,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雙手出現發涼蒼白,繼而紫紺、潮紅,最後恢復正常的三色變化(雷諾氏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正常,一般不出現肢體壞疽。

8 脫骨疔的治療

8.1 辨證治療

治宜滋腎養血,健脾益氣活血解毒爲主[5]。可隨證選服解毒濟生湯陽和湯顧步湯四妙勇安湯人蔘養榮湯[5]

8.1.1 寒溼阻絡

脫疽·寒溼阻絡證(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cold-dampness obstructing collateral)是指寒溼阻絡,以患趾(指)喜暖怕冷,膚色蒼白冰涼,麻木疼痛,遇冷痛劇,步履不利,多走則疼痛加劇,小腿酸脹,稍歇則痛緩(間歇性跛行),舌苔白膩,脈沉細,趺陽脈減弱或消失爲常見症的脫疽證候[5]

8.1.1.1 症狀

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脹疼痛,多走疼痛加劇,稍歇痛減,皮膚蒼白,觸之發涼,趺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8.1.1.2 辨證分析

脾腎陽虛,感受寒溼之邪,內外相合,則患肢喜暖怕冷,皮膚蒼白;寒溼阻絡,陽氣不能外達於四末,則麻木酸脹,觸之發涼;寒溼內阻,氣血不行,多走時氣血更加瘀滯不達,故疼痛加劇;寒溼阻絡,則跌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爲陽虛寒盛之象。

8.1.1.3 治法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8.1.1.4 方藥治療

陽和湯加減。

8.1.2 血脈瘀阻

脫疽·血脈瘀阻證(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blood vessels stasis and obstruction)是指血脈瘀阻,以患趾酸脹疼痛加重,步履沉重乏力活動艱難,患趾膚色由蒼白轉爲暗紅,下垂時更甚,抬高則見蒼白,小腿可有遊走性紅斑、結節或硬索,疼痛持續加重,徹夜不能入寐,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舌苔白,脈弦或澀,趺陽脈消失爲常見症的脫疽證候[5]

8.1.2.1 症狀

患趾(指)酸脹疼痛加重,夜難人寐,步履艱難,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膚發涼乾燥肌肉萎縮趺陽脈搏動消失;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

8.1.2.2 辨證分析

寒邪凝滯,陽氣不布,氣血瘀滯,則患肢酸脹疼痛;入夜陽氣內閉,故疼痛加劇;氣血瘀滯,肢末失養,則步履艱難,皮膚乾燥發涼,肌肉萎縮氣血瘀阻脈絡,則趺陽脈搏動消失;氣血瘀阻,則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舌暗紅或有瘀斑;弦脈主痛,澀脈主瘀滯。

8.1.2.3 治法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8.1.2.4 方藥治療

桃紅四物湯炮山甲地龍乳香沒藥等。

8.1.3 溼熱毒盛

脫疽·溼熱毒盛證(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toxin excessiveness)是指溼熱毒盛,以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喜涼怕熱,局部皮色紫暗,腫脹,漸變紫黑,浸潤蔓延,潰破腐爛,氣穢,創面肉色不鮮,甚則五趾相傳,波及足背,或伴有發熱等症,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爲常見症的脫疽證候[5]

8.1.3.1 症狀

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局部腫脹,皮膚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身熱口乾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8.1.3.2 辨證分析

氣血瘀滯,鬱久化熱,或溼熱入侵,溼熱蘊結,則患肢劇痛,局部腫脹,皮色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熱盛傷陰,則身熱口乾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爲溼熱毒盛之象。

8.1.3.3 治法

清熱利溼活血化瘀

8.1.3.4 方藥治療

四妙勇安湯連翹黃柏赤小豆丹蔘川芎赤芍牛膝等。

8.1.4 熱毒傷陰

脫疽·熱毒傷陰證(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injuring yin)是指熱毒傷陰,以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多呈乾性壞疽,舌質紅,舌苔黃,脈弦細數爲常見症的脫疽證候[5]

8.1.4.1 症狀

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呈乾性壞疽;口乾欲飲,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

8.1.4.2 辨證分析

病邪鬱久化熱熱毒內盛傷陰陰虛失養,則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熱毒內盛,陰虛失養,則趾(指)呈乾性壞疽;陰虛口乾欲飲,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均爲陰虛內熱之象。

8.1.4.3 治法

清熱解毒養陰活血。

8.1.4.4 方藥治療

顧步湯加減。

8.1.5 氣血兩虛

脫疽·氣血兩虛證(gangrene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氣血兩虛,以面容憔悴,萎黃消瘦,神情倦怠,壞死組織脫落後瘡面久不癒合,肉芽暗紅或淡紅而不鮮,舌質淡胖,脈細無力爲常見症的脫疽證候[5]

8.1.5.1 症狀

病程日久,壞死組織脫落後瘡面久不癒合,肉芽暗紅或淡而不鮮;倦怠乏力,不欲飲食,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舌淡,少苔,脈細無力。

8.1.5.2 辨證分析

病久不愈,氣血兩虛,肢體失養,則瘡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鮮,形體消瘦氣血虧虛,則倦怠乏力脾氣虧虛,則不欲飲食;舌淡、少苔、脈細無力乃氣血兩虛之象。

8.1.5.3 治法

益氣血。

8.1.5.4 方藥治療

八珍湯加減。

8.2 外治法

脫疽早期不痛宜隔姜灸,痛宜大麥米煮飯、芙蓉葉各15g,搗貼以止痛,或附子乾薑吳茱萸等搗敷腳心;若腐爛黑焰、痛不可忍者,宜用大甘草研極細末,香油調厚敷,一日一換,勿間斷;腐去後再以生肌玉紅膏生肌散敷之;若黑壞死,則應手術切除之[5]

未潰期可選用沖和膏紅靈丹油膏外敷;亦可用當歸15g,獨活30g,桑枝30g,威靈仙30g,煎水燻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乾薑吳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調,敷於患足湧泉穴,每日換藥1次,如發生藥疹即停用;亦可用紅靈酒少許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已潰潰瘍面積較小者,可用上述中藥燻洗後,外敷生肌玉紅膏潰瘍面積較大,壞死組織難以脫落者,可先用冰片鋅氧油冰片2g,氧化鋅油98g)軟化創面硬結痂皮,按疏鬆程度,依次清除壞死痂皮,先除軟組織,後除腐骨,徹底的清創術必須待炎症完全消退後方可施行。

8.3 手術療法

8.3.1 壞死組織清除術

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分界清楚,近端炎症控制後,可行壞死組織清除,骨斷面宜略短於軟組織斷面。

8.3.2 壞死組織切除縫合術

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界清楚,且近端炎症控制血運改善,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縫合術或半足切除縫合術。

8.3.3 截肢術

壞死延及足背及踝部,可行小腿截肢術,壞疽發展至踝以上者,可行膝關節截肢術。

8.3.4 植皮術

潰瘍面較大時,可在創面乾淨、血運改善後行創面植皮術。

8.4 中西醫結合

脫疽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粥樣硬變[5]。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現多分爲寒凝絡痹、氣血鬱滯、陰虛熱毒氣血雙虛4種類型[5]。在治療上,按照分型多用既定方劑爲基礎、又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予以加減,療效有所提高[5]

8.5 鍼灸治療

注意鍼灸療法主要用於脫疽患肢未潰時[5]。對晚期潰爛者,須配合外科治療[5]。治療期間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外傷,配合適當運動[5]

8.5.1 體針

足三裏陽陵泉三陰交承山曲池合谷內關、肩寥等穴,每次取2~4穴。交替進行,每日1次。

中期證屬氣滯血瘀者,可取膈俞關元俞氣海足三裏三陰交商丘丘墟照海等穴[5]。病生手部者加頸6~胸3夾脊八邪;病生足部者加腰1~腰3夾脊八風[5]後期證屬氣陰兩虛者,可取關元太溪足三裏太淵血海少府等穴[5]

8.5.2 灸法

艾條燻灸患處20分鐘左右,每日1~2次[5]

8.5.3 耳針

下腳端、腎、屏間下屏尖、腦、心、肝、肢體相應點等穴[5]。每次選2~3穴,強刺激[5]。也可用0.5%的普魯卡因0.2毫升封閉雙下腳端下屏尖等穴[5]

8.5.4 水針

用5%當歸注射液0.5毫升,注入心俞膈俞陽陵泉三陰交懸鐘等穴,每次2~3穴,每日1次[5]

8.6 劇烈疼痛的處理

脫疽最主要的自覺症狀就是疼痛,嚴重者劇痛以至徹夜難眠,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療成爲治療脫疽的重要措施,除使用杜冷丁止痛藥物外,可選用以下止痛方法

(一)中藥麻醉中麻Ⅰ號2.5~5mg(或中麻Ⅱ號2~3mg)加氯丙嗪25mg,用生理鹽水20mL於晚9時緩慢靜脈推注,患者可入睡6~8小時,隔2—3天使用1次。治療時,患者應平臥,頭側位,去掉枕頭。施術後應密切觀察,注意護理。

(二)持續硬膜外麻醉病室內,常規實施低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只麻醉患肢,可持續麻醉2—3天,能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腫脹,對全身情況的改善和實施手術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8.7 單方驗方

(一)每日用毛冬青毛披樹根)100~200g煎水400mL,分2次口服。

(二)複方丹蔘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複方丹蔘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2—4周爲1個療程。;

9 脫骨疔患者日常保健

1.禁止吸菸,少食辛辣炙博及醇酒之品。

2.冬季戶外工作時,注意保暖,鞋襪宜寬大舒適,每天用溫水泡洗雙足。

3.避免外傷

4.患側肢體運動煅煉,可促進患肢側支循環方法是,患者仰臥,抬高下肢20—30分鐘,然後兩足下垂牀沿4—5分鐘,同時兩足及足趾向下、上、內、外等方向運動10次,再將下肢平放4—5分鐘,每日運動3次。壞疽感染時禁用。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0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9.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0.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脫骨疔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