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癰

皮膚和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中醫學 外科感染 中醫外科學 瘡瘍 中醫診斷學 中醫病名 普通外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ún yōng

2 英文參考

pyogenic carbuncle of buttoc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luteal cellulit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pyogenic infection of butock[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arbuncle of buttock[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rbuncle of gluteal reg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rbuncle of gluteal reg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臀癰(gluteal cellulitis[1])爲病名[2]。出《外科理例》卷五。是指生於臀部肌肉豐厚處的發[2]。爲急性化膿性疾病[3]。其特點是病位較一般癰深,範圍也大,採勢急驟,容易腐潰。

備註:中醫大辭典將其歸入癰:“臀癰……生於臀部的癰[3]”。《中醫藥學名詞》、《中醫外科學》等則歸入發。

臀癰相當於西醫的臀部蜂窩組織炎

4 臀癰病因病機

膀胱溼熱凝結而成[3]

臀癰多由溼熱火毒蘊結,或肌肉注射時感染毒邪,營氣不從,逆於肉理而成。

5 臀癰症狀

初起臀部一側紅腫熱痛,患肢步行困難,紅仲以中心最爲明顯,而四周較淡,邊緣不清。紅腫逐漸擴大而有硬結,數天後皮膚溼爛,隨即變成黑色腐潰,或中軟不潰;潰後一般膿出黃稠,但有的伴有大塊腐肉脫落,以致瘡口深大,收口較慢。

初起即伴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痠痛、胃納不佳等全身症狀,待膿出腐肉脫落後,才逐漸減退。

部分臀癰,患處紅熱不顯,而硬塊堅巨,有疼痛與壓痛,患肢步行不便,進展較爲緩慢,全身症狀也不明顯。一般經過治療後,多半能自行消退

6 需要臀癰鑑別的疾病

有頭疽初起有粟粒樣膿頭,癢痛並作,潰爛時狀如蜂窩。

流注漫腫疼痛,皮色如常,不侷限於臀部一處,有此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特徵。

7 臀癰的治療

7.1 辨證治療

7.1.1 溼火蘊結

臀癰·溼火蘊結證(gluteal cellulitis with dampness-fire amassment pattern)是指溼火蘊結,以臀部先痛後腫,焮紅灼熱,或溼爛潰膿,伴惡寒發熱頭痛骨楚,食慾不振,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脈數爲常見症的臀癰證候[3]

7.1.1.1 症狀

臀部紅腫熱痛,或溼爛潰膿;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納食欠佳;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7.1.1.2 辨證分析

因感受溼熱火毒之邪,蘊結於臀部,營氣不從,逆於肉理,故臀部紅腫熱痛溼熱火毒蘊久,化腐成膿,故臀部肌肉溼爛流膿;溼熱之邪泛溢,故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爲溼火蘊結之象。

7.1.1.3 治法

清熱解毒,和營化溼

7.1.1.4 方藥治療

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減。若膿腐不透,加皁角刺、炙山甲;局部紅熱不顯,加用活血祛瘀之藥,如桃仁紅花澤蘭等,減少清熱解毒之晶。

7.1.2 溼痰凝滯

臀癰·溼痰凝結證(gluteal celluliti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phlegm coagulating and intermingling)是指溼痰凝結,以漫腫不紅,結塊堅硬,病情進展緩慢,多無全身症狀舌質薄白或薄膩,脈緩爲常見症的臀癰證候[3]

7.1.2.1 症狀

漫腫不紅,結塊堅實,進展緩慢;一般無全身症狀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緩。

7.1.2.2 辨證分析

痰溼之邪內生,蘊阻於臀部,結而成塊,故漫腫不紅,結塊堅實;溼爲陰邪,纏綿難愈,故進展緩慢;苔薄白,脈弦緩爲溼痰凝滯之象。

7.1.2.3 治法

和營活血,利溼化痰

7.1.2.4 方藥治療

仙方活命飲桃仁紅花澤蘭浙貝母天南星等。

7.1.3 氣血兩虛

臀癰·氣血兩虛證(gluteal cellulitis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氣血兩虛,以潰後腐肉大片脫落,瘡口較深,形成空腔,收口緩慢,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吞不香,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爲常見症的臀癰證候[3]

7.1.3.1 症狀

潰後腐肉大塊脫落,瘡口較深,形成空腔,收口緩慢;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谷不香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7.1.3.2 辨證分析

潰破後流膿不止,損傷氣血正氣不足,邪毒留戀,故瘡口較深,收口緩慢;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谷不香、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均爲氣血虛弱之象。

7.1.3.3 治法

調補氣血。

7.1.3.4 方藥治療

八珍湯加生黃芪、銀花。

7.2 外治法

初起紅腫灼熱明顯者用玉露膏,紅熱不明顯者用金黃膏沖和膏外敷。

膿成宜切開排膿,切口應低位夠大,以利引流;用八二丹藥線引流,外用紅油膏蓋貼。

待膿腐淅淨,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

如有空腔不易癒合,可加用墊棉加壓固定。

8 關於發

發(cellulitis)爲病證名[4]。出《劉涓子鬼遺方》。是指病變範圍較癰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4]。“癰之大者名發。”說明發的病變範圍較癰爲大。故一般把來勢迅猛而病變範圍大於癰的外瘍稱之爲發。其特點是在皮膚疏鬆的部位突然紅腫蔓延成片,灼熱疼痛,紅腫以中心最爲明顯,而四周較淡,邊緣不清,有的3~5天后皮膚溼爛,隨即變成褐色腐潰,或中軟而不潰,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發的名稱,因發病部位、病因及病情不同而命名各異[4]。如乳發、足背發、環項發[4]

外科精義》雲:“夫五發者謂疽發於腦、背、肩、髯、鬢是也。”

生於結喉處的,稱爲鎖喉癰;生於臀部的稱爲臀癰;生於手背部的,稱爲手發背;生於足背的,稱爲足發背

發相當於西醫的癤、癰併發蜂窩組織炎急性蜂窩組織炎

詳見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73.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