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陽明論篇

中醫學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n yáng míng lùn piān

2 註解

太陰陽明論篇》爲《黃帝內經素問》篇名[1]太陰陽明,均是經脈[1]。本篇從生理、病理方面,對太陰陽明兩經的表裏關係進行了討論,故名[1]。文中反覆論述脾胃相互爲用的關係,說明它是孤髒而灌溉四旁的道理[1]。脾胃雖屬表裏關係,但因脾胃在陰陽虛實逆從內外等各種條件上的不同,故發病時雖屬同一誘因而其病變則不一樣[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