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āi wèi bú zhèng

2 英文參考

malposition

malpresentation

3 概述

正常胎位絕大多數爲枕前位。妊娠30周後,產前檢查發現胎位呈枕後位、臀位橫位等,稱胎位不正,常見於經產婦或腹壁鬆弛的孕婦。

若治療數次無效當查明原因,轉科處理。

盆腔狹窄、子宮畸形所致不屬鍼灸治療範圍。

4 胎位不正的治療

4.1 刺灸法

選穴 至陰

方法 放鬆腰帶仰臥牀上,或坐在靠背椅上,以艾條灸兩側至陰穴15~20min,每日1~2次,灸至胎位正常。

4.2 耳針法

選穴 內生殖器 交感 皮質下 肝 腎 腹

方法 將王不留行籽壓貼在上述耳穴上,膠布固定。每3~4日更換1次,左右兩側耳穴輪換貼壓,每日早、中、晚飯後約30min,依次用指壓穴15min;每晚臨睡前放鬆腰帶,取半臥位再按壓耳穴1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