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黍米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Shǔ Mǐ
2.3 來源
2.4 原形態
黍(《詩經》)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少數叢生,高60~120釐米,有節,節上密生髭毛。葉鞘鬆弛,被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具長約2毫米的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30釐米,寬1.5釐米,具柔毛或無毛,邊緣常粗糙。圓錐花序,開展或較緊密,成熟則下垂,長約30釐米,分枝具角棱,邊緣具粗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與小穗;小穗卵狀橢圓形,長約4~5毫米;穎紙質。無毛,第一穎長爲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錐尖,具5~7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大多爲11脈;第一外稃形似第二穎;內稃薄膜質,較短小,長1.5~2毫米,先端常微凹。穎果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長約3毫米,乳白、淡黃或紅色。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一般分兩種類型,以稈上有毛,偏穗,種子粘者爲"黍";稈上無毛,散穗,種子不粘者爲"稷"。
本植物的根(黍根)、莖(黍莖),以及稷的種子(稷米),稷的莖(糜穰)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2.5 生境分佈
我國華北、西北多有栽培。
2.6 化學成份
去殼黍米含灰分2.86%,粗纖維6.25%,粗蛋白15.86%,澱粉59.65%。含油5.07%,其中脂肪酸,主爲棕櫚酸,以及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亞油酸、異亞油酸等。蛋白質有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種類。黍米又含黍素。
2.7 性味
甘,平。
②《別錄》:"甘,溫,無毒。"
2.8 歸經
2.9 功能主治
益氣補中。治瀉痢,煩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兒鵝口瘡,燙傷。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研末調敷。
2.11 附方
②治湯火所灼未成瘡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搗末,以雞子白和塗之。(《肘後方》)
2.12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