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

鍼灸學 經穴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uǐ tōng

2 英文參考

Shǔidào ST28[中國鍼灸學詞典]

3 註解

水通水道穴。通:道之誤。[1]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盤石金直刺祕傳》:“傷寒小便不通支溝水通陰谷。”

水道經穴名(Shǔidào ST28)。出<甲乙》。屬足陽明胃經。水:水液;道:道路。穴位深部相當於小腸並靠近膀胱,屬下焦,爲水道之所出,善治各種水腫病,故名。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取之。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外側緣→腹直肌外側緣。有清溼熱、利膀胱作用。主治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腹脹滿、二便不通疝氣偏墜、腰背強急、胞中瘕、子門寒、痛經等。現多用於治療腎炎膀胱炎睾丸炎、尿瀦留、子宮下垂、卵巢炎等。一般直刺0.5~1.0寸;灸7壯;或溫灸10~15分鐘。實驗研究:針刺本穴可使腎炎患者尿量增加,全身體表浮腫減輕。[1]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