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風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ǔ fēng

2 註解

暑風   病名。   ①指中暑後手足攣搐,甚則不知人。《傷寒指掌》卷四:“暑月病久,忽然手足攣搐者,暑風也。香薷飲加羌、防;嘔惡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二苓(茯苓豬苓)、澤瀉滑石;有痰加半夏;渴宜栝樓;瀉不止,加蒼朮轉筋木瓜。”《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先病熱,服表散藥後,漸成風病,譫語,狂呼亂走,氣力百倍,此亦暑風……宜解散化痰,不可汗下,宜竹葉石膏湯去參、術加黃連知母。”可見於中暑重證或感染性疾病因高熱而波及中樞神經者。   ②指暑月有身刺痛,甚則赤腫的病證。戴思恭認爲上述證候“亦名暑風。末子六和湯消風散,酒調服暑風而加以吐瀉兼作者,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半貼,加全蠍三個。”   ③即中暑。見《醫碥》卷一。何夢瑤謂:“中暑,或名暑風,以與中風相似也。”參見中暑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