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志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zhì

2 英文參考

psych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失志爲病證名[1]。指抑鬱嗟傷而致的神志失常[1]。《證治要訣》卷九:“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過誤自咎,懊恨嗟嘆不已,獨語書空,若有所失。”治宜溫膽湯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等方[1]。本證可見於精神病患者[1]

參見癲:癲爲病名[2]。出《黃帝內經靈樞·癲狂》。指精神失常的疾病[2]。多因思慮憂鬱損傷心脾,或瘀阻包絡,痰熱蒙心所致。又名癡呆呆病[2]。症見精神抑鬱,表情淡漠,多靜而神志常昏,或默默不語,或復多言謾說,或言語無序,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瞰食糞污,不知穢潔[2]。治療當分虛實。實者以豁痰、開閉、泄火、化瘀爲主,宜用滾痰丸癲狂夢醒湯清心丸[2]。虛者以調補爲主,宜歸脾湯養營湯[2]。若虛實兼治,宜用祛癲湯[2]。本病類似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反應性精神病[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9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