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註解
每年的10月11日是世界鎮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
3 世界鎮痛日的由來
2003年,歐洲各國疼痛學會聯盟發起“歐洲鎮痛周”,旨在提高人民對及時防治疼痛之必要性的科學意識。這一活動受到國際疼痛學會(IASP)的高度評價,決定在全球推廣,從2004年起,國際疼痛研究學會將10月11日確定爲“世界鎮痛日”(也有人誤稱爲“世界疼痛日”),並建議根據各國情況,可以把10月中旬的一週定爲“鎮痛周”。
中華疼痛學會積極響應,將2004年10月11日至17日(10月的第3周)定爲第一個“中國鎮痛周”,並在“世界鎮痛日”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的宣傳主題,以喚起人們對疼痛的關注。
4 關於疼痛
4.1 有關疼痛的調查
某權威調查公司對 6000名市民 進行了關於疼痛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65%的市
民有疼痛經歷 ;42% 的人患有 頸 、 肩 、 腰 、 腿痛 ; 78%以上的人認爲疼痛影
響生活質量 ; 90%的市民不知道吸菸會加重肌肉和關節疼痛 ; 85%受訪者沒聽說過醫
4.2 疼痛的基本概念
國際疼痛研究 學 會(IASP)1979年對疼痛的定義是: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
上的感受,伴隨着現存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疼痛經常是主觀的,每個人在生命的早期就
4.3 疼痛的分類
按刺激性質分爲機械性、溫度性、化學性痛
按病程分爲急性、慢性痛。
按疼痛感覺分爲快痛(刺痛、銳痛)、慢痛(延緩痛、鈍痛)、頑固性痛等。
按疼痛強度 分 爲輕度痛(微痛、隱痛、觸痛)、中痛(刺痛、燒灼痛、脹痛)、重痛
按時間模式非爲一過性、間斷性、週期性、持續性痛。
4.4 疼痛的特點
疼痛是機體的主觀感覺,包括有精神心理、情緒和經驗、生理病理的各種因素。
疼痛的生理反應包括疼痛感覺和疼痛反應。疼痛反應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反應。每個人
疼痛的生物學意義在於通過痛覺和痛反應,使機體迅速作出適應性防禦反應。具有保護作
用。 由於機體對疼痛的感受和反應個體差異較大,增加治療上的複雜性。
4.5 疼痛的感受
皮膚的感受器:包括觸覺、壓覺、冷覺、溫覺小體和痛覺的遊離神經末梢。
痛覺感受器根據其性質分爲:溫度覺感受器、機械覺感受器、化學感受器。
任何形式的刺激達到一定強度即可引起痛覺,近年來認爲痛覺的特殊感受器基本是化學感
受器,各種傷害性刺激產生了化學物質才引起疼痛。 這些致痛物質有K+、H+、組織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