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內科學 六淫 中醫病因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病機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2 英文參考

moist[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wet[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damp[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endogenous dampness(內溼)[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

3 病因之一·外溼

外溼病因外感六淫之一。溼爲長夏主氣,過極則構成病因[1]。溼屬陰邪,性質重濁黏膩,能阻滯氣活動,影響脾的運化[1]外溼常先傷於下,多由於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等外在溼邪侵襲人體所致[2]外感溼邪,則見肢體沉重、睏倦乏力、骨節肌肉疼痛、痛處不移[2]溼濁內阻腸胃,則見納谷不香、脘悶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2]。《黃帝內經素問·痹論》:“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

外溼內溼雖有不同,但在發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外溼發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運,溼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溼的侵襲。

4 病機之一·內溼

內溼病機,其並非由體外侵入,而是由於臟腑功能活動失調所產生的,能夠形成類似外溼證候邪氣,爲了使之與外感六淫相區別,稱爲內溼[3]

內溼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內溼多由脾失健運,水溼停聚而生。內溼外溼雖有不同,但在發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外溼發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運,溼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溼的侵襲。[4]

內溼的形成,多因飲食不節,如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飢飽失常,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失職,致津液不得運化轉輸,故溼從內生,聚而爲患,或爲泄瀉,或爲腫滿,或爲飲邪,此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的病機[4]

溼邪侵入人體,常視人體臟腑功能的不同,素質的差異,以及治療之不當而轉化,如脾陽素虛者,易從寒化,胃熱素盛者,易從熱化過用寒涼者,易於寒化,妄加溫燥者,易於熱化。溼從寒化,多易損傷脾陽,溼從熱化,多易耗傷胃陰,這又是溼邪寒化或熱化後的發展趨勢。但溼爲陰邪,其性粘滯,溼勝則陽微,溼從寒化,乃溼邪致病的主要發展趨勢,故在臨證時,寒化多於熱化[4]

4.1 證治分類

[4]

4.1.1 寒溼困脾

病機概要  多因貪涼飲冷,過食生冷瓜果,致寒溼停於中焦;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溼,遂使寒溼內侵;或內溼素盛,中陽被困,以致寒溼內生所致。

主要脈證  脘腹悶脹,不思納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腹痛溏泄頭重如裹,身重或腫,苔白膩,脈濡緩。

治療法則  溫中化溼

方藥舉例  胃苓湯實脾飲之類。

胃苓湯(《丹溪心法》):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桂枝白朮澤瀉茯苓豬苓

實脾飲(《濟生方》):附子乾薑白朮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檳榔木瓜生薑大棗茯苓

4.1.2 溼熱中阻

病機概要  多由感受溼熱之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酒酪,釀成溼熱,內蘊脾胃所致。    主要脈證  脘腹痞悶,嘔惡厭食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飲,尿赤,或面目肌膚發黃,或皮膚發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苔黃膩,脈濡數。

治療法則  清熱化溼

方藥舉例  連樸飲甘露消毒丹之類。

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滑石茵陳黃芩石菖蒲川貝母木通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蔻仁

4.1.3 脾虛溼阻

病機概要  多由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脾虛健運失職,水溼內生。

主要脈證  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舒,納谷不馨,厭食油膩,大便溏薄或泄瀉,苔薄膩,舌淡胖,脈濡細。

治療法則  健脾化溼

方藥舉例  香砂六君子湯之類。

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

4.2 證治要點

[4]

(1)治溼應根據“脾虛”和“溼盛”的主次,權衡輕重,靈活運用,以溼盛爲主者,應施以除溼之法,或芳香化溼,或苦溫燥溼,或淡滲利溼,不必妄加補虛之品,以脾虛爲主者,當健脾化溼之劑配合作用

(2)溼從寒化,傷及脾陽,當用溫熱藥助陽以燥溼,除選用苦溫燥溼藥物之外,還要配合溫運脾陽的藥物;溼從熱化,傷及胃陰,當選用養陰藥與化溼配伍,以清熱化溼而不傷陰生津養陰而不助溼爲原則。

(3)治溼用藥應以輕疏靈動爲貴,可使溼邪得以透達,脾運得以健旺。

5 水溼停滯的病症·溼

溼指水溼停滯的病症[4]。《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溼、痰、飲爲一源三岐,三者均爲津液不歸正化而形成的病理產物[4]。一經形成之後,就成爲致病的病邪,引起多種病理變化,表現爲各種證候,或爲溼病,或爲痰病,或爲飲病。溼、痰、飲三者的區別,溼性重濁粘滯,每多遷延難卻;痰多稠厚,爲病無處不到;飲則清稀,每多停聚於胸腹四肢。但溼聚可以成飲,飲凝可以成痰[4]

溼、痰、飲的產生與肺脾腎三髒功能的失常密切相關,因肺主布津液,並有通調水道功能,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調輸布,便可水溼停聚,爲痰爲飲;脾主運化水液,若脾臟受病或,脾氣本虛,運化不力,亦可使水溼不行,停聚而爲痰飲;腎主蒸化水液,若腎陽不足,蒸化無力,水不化氣,亦可導致水溼貯留,而爲痰飲[4]

溼、痰、飲的病理爲本虛而標實,脾腎虧虛爲本,水溼困阻、痰飲停聚爲標,臨證時應分清標本虛實的主次,標實者,治予化溼祛痰、蠲飲,本虛者,重在健脾溫腎[4]

6 潮溼·溼

溼指潮溼,與“幹”、“燥”相對。《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見溼,乃生痤疿。”

7 六種氣候因素之一·溼

溼指自然界中風、寒、暑、溼、燥、火六種氣候因素之一。《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溼、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

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6.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1.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1-1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