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

中醫診斷學 望診 舌診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 zhěn

2 英文參考

glossosco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inspection of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bservation of the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ongue inspec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舌診望診重點內容之一[1]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2]。指用視覺觀察病人的舌質舌苔的變化,以瞭解病情,推測預後的診斷方法[3]。舌爲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爲胃氣的反映[3]經脈中,手少陰之別舌本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厥陰之脈絡於舌本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3]。因此,臟腑有病,可以影響舌的變化[3]。可在舌質舌苔上反映出來。舌診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質舌苔形態色澤潤燥等變化,藉以辨別病邪的性質、病勢的深淺、氣血盛衰津液的盈虧和臟腑虛實[3]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質可辨臟腑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但兩者必須結合,再與其他症狀參照,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3]

舌質又稱舌體[3]。是舌頭的肌肉脈絡組織[3][4]。望舌質舌診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診察臟腑精氣盛衰存亡,判斷疾病預後轉歸,具有重要意義[4]舌質望診主要是辨別其顏色、形態的異常[4]舌診中,按舌的不同部位以候臟腑[4]。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邊候肝膽,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腎[4]。但也不能機械看待,要結合舌苔和全身症狀全面診察疾病[4]舌質望診主要辨別榮枯老嫩,包括形態色澤、動態和溼潤度等[4]。一般來說,察臟腑虛實,重點在於舌質;察病邪的深淺與胃氣的存亡,重點在於舌苔[4]。也有“氣病察苔,血病觀質”之說[4]

舌苔也稱舌垢[4]。即散佈在舌體上面的一層苔垢,是由胃氣上蒸而生[4]。觀察舌苔的變化,有助於瞭解病邪的性質和淺深、津液的存亡,是舌診重要內容之一[4]。望舌苔包括望苔色望苔質兩個方面[4]

望苔色即望舌苔之顏色[5]。主要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四種[5]白苔一般常見於表證寒證黃苔裏證熱證灰苔裏證,可見於裏熱證,也可見於寒溼證黑苔裏證,主熱極,又主寒盛[5]

望苔質即望舌苔質地,包括舌苔的厚薄、潤燥、膩腐、剝脫、有根無根等變化[5]。透過苔能隱隱見到舌體薄苔,爲正常苔或屬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體厚苔,多屬病邪傳裏,病情較重,或內有食飲痰溼阻[5]

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乾溼適中,不滑不燥,是胃氣正常的表現[5]。病理的舌苔,則因病邪外侵或內有停痰食積所致[5]胃氣邪氣上蒸而成[5]。診察舌苔,主要從顏色、津液、厚薄、形狀分佈等方面的變化,並須結合舌質分析[5]。同時要注意由食物或藥物染色造成的假象[5]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6.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624.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