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蕈

中醫診斷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舌巖 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 xùn

2 英文參考

carcinoma of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舌蕈爲病名[1]。見《梅氏驗方新編》第一集:“舌蕈,生舌上,出血不止,即不救”。即舌巖[1]

舌巖(lingual carcinoma[2])爲病名[3]。巖通癌[3]。又稱舌蕈[3]舌菌[3]。是指生於舌部的巖[3]。即舌惡性腫瘤[3]。以舌體贅生腫塊如菌,堅硬潰爛爲主要表現。舌巖口腔巖症中較爲常見,其惡性程度高,晚期常累及頸、頜部,預後不佳。

《紗科真詮》:“舌巖舌根腐爛如巖。”

尤氏喉科祕書·舌菌》:“舌菌,屬心經火多,因氣鬱而生。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

舌蕈相當於西醫的舌癌

4 舌蕈病因病機

舌巖主要因心脾鬱火或外感熱毒,痰火瘀毒結滯所致。舌爲心之苗,七情內傷氣鬱化火火性炎上,循經上行於舌;或思慮傷脾脾氣久鬱,化火生痰;或外感熱毒,或嗜煙日久,火毒燻灼,均可導致舌部經絡阻塞,氣血瘀滯,火毒痰瘀互結爲舌菌

謙益齋外科醫案》上編:“心開竅於舌心邪鬱滯,舌尖結粒,時大時小,久成舌巖重症。”

5 舌蕈的診斷

舌蕈多發於40歲以上,男多於女。好發於舌中1乃的邊緣部位,其次爲舌根、舌面及舌尖部。口腔粘膜白斑、衛生不良、經久不愈的潰瘍假牙等長期慢性刺激,都可能誘發本病。

初起在舌部生一硬結,形如豆粒,逐漸形成腫塊,按之堅硬,或如菌狀,頭大蒂小。繼而在其中心區出現邊緣隆起之小潰瘍,漸向深部和周圍發展,狀若泛蓮,或如雞冠,疼痛難忍,流涎臭穢,觸之易於出血。由於舌活動不便利,可致進食及言語困難。隨着病變範圍增大,有時可導致牙關緊閉。久之可穿腮透舌,延及頸頜,結塊腫大而堅硬疼痛。晚期由於舌不能轉動,飲食難下,體質日漸衰敗而死亡。

6 需要舌蕈相鑑別的疾病

6.1 舌瘡

舌瘡爲發於舌的潰瘍,多見於舌尖舌邊,發病快,病程短,初起即疼痛明顯,潰瘍周圍柔軟,局部不高突。常爲多發性,或有反覆發作。

6.2 結核性潰瘍

結核性潰瘍發生在舌背部,潰瘍表淺,軟,邊緣不整齊,表面粗糙,色灰黃污濁,疼痛顯著,觸之更甚。

7 舌蕈的治療

7.1 辨證治療

7.1.1 心脾鬱

舌巖·心火熾盛證(lingual carcinoma with blazing heart fire pattern)是指心火熾盛,以舌體有堅硬的腫物增大較快,以致舌體活動不利,腫塊破潰後,創面高低不平,糜爛流涎,臭穢難聞,易於出血疼痛難以忍受,伴心煩失眠口渴、尿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爲常見症的舌巖證候[3]

7.1.1.1 症狀

舌體腫物堅硬,如菌如豆,或有腐爛流涎穢臭,疼痛難忍;伴心煩失眠口渴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

7.1.1.2 辨證分析

心脾鬱火循經上攻,結於舌部,火毒蘊絡,故舌體腫物堅硬,疼痛難忍;火毒熾盛,熱盛肉腐,故有糜爛熱毒燻灼,故流涎穢臭;心主神明心火盛則擾亂神明,故心煩失眠;火易傷津,故口渴;心移熱於小腸,故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均爲火熱之象。

7.1.1.3 治法

清心降火,解毒化鬱。

7.1.1.4 方藥治療

導赤散加減。

7.1.2 胃火

舌巖·溼毒蘊結證(lingual carcinomawith dampness-toxin amassment pattern)是指溼毒蘊結,以舌體胖腫,腫塊多位於舌的兩旁及舌下腫塊較大,舌體轉動不利,腫脹可波及咽喉,以致吞嚥困難,呼吸不利,腫塊破潰後,可滲流津血,糜爛腐潰,臭穢難聞,可伴發熱口渴便祕,尿黃,納差,不思飲食,舌苔黃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舌巖證候[3]

7.1.2.1 症狀

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伴有發熱口渴便祕尿黃;舌苔黃膩而厚,脈滑數。

7.1.2.2 辨證分析

胃火盛,熱毒蘊結,阻絡蝕肉,故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火毒熾盛,故發熱;火盛傷津,故口渴便祕、尿黃;苔黃膩而厚、脈滑數爲溼熱之象。

7.1.2.3 治法

清泄火毒

7.1.2.4 方藥

黃連解毒湯加減。

7.1.3 陰虛火旺

舌巖·陰虛火旺證(lingual carcinoma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ffulgence)是指陰虛火旺,以舌體腫大潰爛,流出少許血水,腫塊周圍舌組織同時潰爛,舌黏膜上皮脫落,色紅不鮮,疼痛劇烈,整個舌體如煮熟的紅棗,伴午後潮熱,朝輕暮重,腰痠腿軟,頭昏耳鳴舌質絳紅,舌苔少或無苔,脈細數爲常見症的舌巖證候[3]

7.1.3.1 症狀

舌紫赤腫痛,潰爛臭穢,轉動不便,妨礙進食;伴身熱口渴、日漸消瘦;苔黃,脈細數。

7.1.3.2 辨證分析

腎陰虧損,水不制火,相火上炎,火毒蘊結於脣,故舌紫赤腫痛;熱盛肉腐,故潰爛臭穢;舌腫痛潰爛則轉動不便而妨礙進食。以致攝取營養不足,身體日漸消瘦身熱、苔黃、脈細數爲陰虛火旺之象。

7.1.3.3 治法

滋陰降火

7.1.3.4 方藥治療

知柏地黃湯加減。

7.1.4 氣血兩虛

舌巖·氣陰兩虛證(lingual carcinoma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氣陰兩虛,以舌體腫塊破潰,肉芽不鮮,滲流較多血水,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面色少華,可伴低熱。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無力爲常見症的舌巖證候[3]

7.1.4.1 症狀

舌體潰爛,甚則穿透舌體,侵犯腮部;伴飲食難下,身體消瘦面色無華;脣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7.1.4.2 辨證分析

熱毒久蘊,熱盛肉腐,故舌體潰爛,甚則穿舌透腮;舌不能卷送食物,故飲食難下,致胃中空虛,生化乏源,氣血不足,故身體消瘦;血不榮面,故面色無華;脣舌淡紅、脈沉細無力均爲氣血不足之象。

7.1.4.3 治法

補氣養血

7.1.4.4 方藥治療

歸脾湯加減

7.2 外治法

對不宜手術者,初期用玉樞丹外敷;舌體潰爛者,搽青吹口散錫類散潰瘍出血不止者,用蒲黃炭蘆薈馬勃等研末外敷。

7.3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手術。

8 舌蕈患者日常保健

1.注意口腔衛生,去除齲齒、壞牙,糾正不合適的假牙及牙託。

2.積極治療舌粘膜白斑、慢性潰瘍

3.避免精神刺激,戒菸。

9 關於巖

巖(cancer[4])爲病名[5]。是指以腫塊堅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爲主要表現的惡性腫瘤[5]。即癌[5]

巖是發生於體表的惡性腫物的統稱,爲外科疾病中最兇險者。因其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古代“癌”、“巖”等字義相同且通用:其臨牀特點是:多發於中老年人,局部腫塊堅硬,高低不平,皮色不變,推之不移,潰爛後如翻花石榴子,色紫惡臭,疼痛劇烈,難於治癒,預後不良,故有絕症之稱。本章所討論的舌菌繭脣失榮乳巖腎巖是屬於外科範疇的巖病,屬西醫惡性腫瘤範疇。

關於本類疾病的記述,遠在隋唐以前的文獻就已出現,如《肘後備急方》雲:“若發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小品方》也有“癰結腫,堅如石,或如大核,色不變,或作石癰”等記載,不過多以“石癰”稱之。巖作爲病名,始見於宋代文獻,如《仁齋直指附遺方論》雲:“癌或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贅,……毒根深藏,穿孔透裏,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古代醫籍中,除少數稱本病爲“癌”外,宋元以來,多以“巖”立名,如“乳巖”、“腎巖”、“舌巖”等。此外尚有不以“癌”、“巖”命名者,如“失榮”、“繭脣”、“石疽”等。總之,歷代醫家對本病有諸多的描述與論治,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詳見條。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4.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44.

治療舌蕈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