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饋療法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wù fǎn kuì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Bioedback therapy

3 概述

生物反饋療法(Bioedback therapy)又稱生物回授療法,或稱植物神經學習法,是在行爲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後,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心理訓練,通過內臟學習達到隨意調節自身軀體機能,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實驗證明,心理情緒反應和生理(內臟活動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關聯,心理社會因素通過意識影響情緒反應,使不受意識支配的內臟活動發生異常改變,導致疾病的發生生物反饋療法將正常屬於無意識的生理活動置於意識控制之下,通過生物反饋訓練建立新的行爲模式,實現有意識控制內臟活動腺體的分泌。

反饋是指一個系統的輸出信號,重新返回到本系統,對本系統功能起增減作用的現象。

運用生物反饋療法,就是把求治者體內生理機能用現代電子儀器予以描記,並轉換爲聲、光等反饋信號,因而使其根據反饋信號,學習調節自己體內不遂意的內臟機能及其他軀體機能、達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

由於此療法訓練目的明確、直觀有效、指標精確,因而求治者無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據國內有關報道證實:生物反饋療法對多種與社會心理應激有關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以高血壓爲例,某院前用此法治療264例,治療有效率達80%以上。實施這種治療,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在電子儀器的幫助下,使病人一般感覺不到的體內的生理變化信息(如血壓升降、心率快慢、胃腸蠕動腦電波形等)顯示出來,加以放大,讓病人自己直觀地看或聽到它;病人可通過自我意識來主動地調節自己生物信息的變化,譬如降低或升高血壓、調節心率等。生物反饋學習過程就是學習正確操作性條件反射,對抗病態性條件聯繫,從而糾正和矯正不良行爲習慣,消除病體症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從本世紀60年代至今,雖然興起不久,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多種儀器,分別或是組合同步顯示人體腦電波形、肌電水平、皮膚電阻、脈管容積、心率血壓、皮溫等生物信息。朗特(Rantt )最早用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癲癇;卡米亞(Kamlya)曾用腦電生物反饋儀治療高血壓心律不齊、潰瘍病緊張性頭痛支氣管哮喘焦慮症等,還有用來減輕疼痛、調節心情等。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地方也開展了生物反饋治療。據國內外報道,療效都比較好。

臨牀中要使病人把握三類感覺信息:第一,應把握清晰的生理狀態;第二,應對內部身體感覺線索有所知覺;第三,應理解從儀器上接受到的反饋信息的含意。開始也可以用想象來引起內部生理狀態的變化。如爲了增加手溫,可以想象太陽照在手上的情境,手插在海灘溫暖細沙中的感受等,然後反饋訓練也可使手溫提高。在反饋訓練中,醫護人員對病人的語言指導和治療態度對治病結果有重要影響。每一次訓練結束,讓病人作主觀等級評定,1代表最鬆弛,7最緊張,4中性。瞭解病人經過訓練緊張度由幾級達到幾級。還要囑病人進行家庭訓練,堅持每天做二次,每次20~30分鐘的放鬆訓練,並填寫放鬆等級表。

4 生物反饋治療的設備

運用於生物反饋治療的設備有:肌電反饋儀、皮膚溼度反饋儀、皮電反饋儀、腦電反饋儀及脈搏反饋儀等。儀器的操作者需經過專業訓練,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在實施生物反饋療法前,必須向病人解釋清楚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方法,以消除對電子儀器的顧慮,即使求治者明白,無電流通過的軀體,也無任何其他危險⑺說明此療法主要依靠自我訓練來控制體內機能,且主要靠平時練習,儀器監測反饋只是初期幫助自我訓練的手段,而不是治療的全過程。要每天練習並持之以恆纔會有良好效果,全部解釋可用錄音帶播放,再作個別答疑和補充。

5 生物反饋療法的治療步驟

生物反饋療法的治療步驟如下:

(1)在安靜、光線柔和、溫度26度左右的治療室內,求治者坐在一張有扶手的靠椅、沙發或是呈45度角的躺椅上,解鬆緊束的領釦、腰帶,穿換拖鞋或便鞋,坐時雙腿不要交叉,以免受壓。軟燈寬椅使感覺舒服,頭後有依託物更好。

(2)第一次治療與以後每次治療前的5分鐘,記錄安裝電極所獲基線數據(baselinedata)或檢查患者“家庭作業”所獲成績。

(3)訓練病人收縮與放鬆前臂肌肉,訓練面部肌肉活動令病人抬額、皺眉、咬牙、張嘴,然後一一放鬆,告訴病人觀察肌表面電位微伏計上指針變化及偏轉方向,與此同時,傾聽反饋音調變化並理解其信號的含義。

(4)給病人增加精神負荷,如連續計算100—7,回憶驚險和痛苦經歷,同時觀察肌電、皮膚電導、指端皮溫、脈搏血壓等的變化,找到最敏感反應指標,作爲下一步訓練的選擇指標;在精神負荷下無顯著變化的生物反應指標,以後訓練中亦無法判定療效,故不宜選擇。

(5)全身肌肉放鬆程序。根據Jacobson方法,依次爲上肢、下肢、軀幹(腹部、腰部、肩背部)、頸部、面部肌肉。首先作收縮與放鬆交替的練習,最後作全身肌肉放鬆練習

(6)呼吸要求自然、緩慢、均勻。請受試者設想鼻孔下面有兔子,呼吸不能吹動兔毛。

(7)儘量保持腦清靜。排除雜念,不考慮任何問題,使自己處於旁觀者的地位,觀察頭腦中自發地涌現什麼思想,出現什麼情緒,這叫做被動集中注意(passiveconcentration)。   如無法排除雜念,可在每次呼吸時,反覆簡單數數字如“一、二”,或是默唸:“我的胳膊和腿部很重,很溫暖”,達到自我暗示作用(Bason)法治療時,也可想象躺在有溫暖陽光的海灘或鄉村草地上,由施治者描述視覺景象及鳥語、濤聲與溫暖感覺入靜好的可達思維停止,萬念俱寂,使人可嗜睡,但應避免完全入睡。

(8)施治者注意調節反饋信號,調節陽性強化的閾值,閾值上下的兩種信息用紅綠燈光或不同頻率的音調反饋,務使閾值調整恰當,使病人獲得自控生物指標的陽性信號佔70%,陰性信號佔30%左右。陽性信號達90%以上甚至100%時,即提高閾值的標準要求;當陽性信號只在50%左右時,降低閾值標準的要求,使訓練循序漸進。每次練習完畢,指出所獲成績,佈置家庭作業並提出下次實驗室練習任務,例如額肌鬆弛的表面肌電指標,由開始治療的5 微伏,通過每次練習,達到如4.5、4、3.8、3.4微伏等。每一次練習的20~30分鐘內,反饋信息亦可中途關閉,只在開始與結束時檢查肌電指標,每次治療結束後,讓病人做幾次肢體屈伸運動,使病人感到輕鬆愉快,再離開治療室。

(9)在沒有儀器監測的情況下,要求病人每日做“家庭作業”,你比較方便時(如中午、晚上睡覺前或清晨),自己練習,每次10~30分鐘,每日1~2次,並持之以恆。

(10)治療的一個療程約10次左右,可以每週二次,其餘5天都在自己家裏練習,亦可在開始治療時每週四次,以後每週一次,鞏固並隨訪療效,持續3個月到半年。

(11)如果通過多次練習每種反饋性生物反應指標,並無明顯變動,應該與病人交談是否已瞭解練習的目的與方法,如果不是理解與技術中的問題,應考慮另擇反饋性生物指標。還有一種情況是通過治療,生物反應指標有明顯變動,自我調節良好,但臨牀症狀仍無明顯進步。例如肌肉鬆弛甚好,而焦慮依然如故,亦可另擇其他生物性指標進行訓練,或改用其他治療方法。應注意有求全責備性格的病人,以及對現實生活有許多不滿或歉疚者,包括對療效的低估,並非治療實際無效。

(12)治療前、治療過程中與治療結束後,由觀察者填寫記錄單,病人自填症狀變化量表,這樣可作出對比,確定有無療效。

6 生物反饋療法適應

(1)神經系統功能性病變與某些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局部肌肉集攣、抽動、不全麻痹,如嚼肌痙攣、痙攣性斜頸、磨牙、面肌抽動與癱瘓口喫、職業性肌痙攣、遺尿症大便失禁等;

(2)焦慮症恐怖症及與精神緊張有關的一些身心疾病;

(3)緊張性頭痛血管頭痛

(4)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心律不齊;

(5)偏頭痛

(6)其他,如雷諾氏病消化性潰瘍哮喘病、性功能障礙等。能緩解緊張、焦慮狀態、抑鬱狀態、治療失眠

臨牀中對酒癖、藥癮、咬指甲、****等給予行爲矯正,對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哮喘焦慮症恐怖症雷諾氏病失眠症癲癇高血壓心律紊亂、腰背痛神經性皮炎、慢性蕁麻疹、慢性疼痛痛經糖尿病類風溼關節炎書寫痙攣中風康復痙攣性斜頸兒童多動症消化性潰瘍等有一定的療效。

7 生物反饋療法注意事項

使用生物反饋療法注意

①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軀體肌肉放鬆,及精神狀態放鬆。即任其自然,解除焦慮患者習以爲常。警覺過度與反應過度的身心狀態。

心理要求處於此時此地的狀態,既不對過去唸念不忘,也不對將來憂心忡忡,不要把思維集中在解決任何現實性問題上,而應任其無意志地自由漂浮。

③鬆弛狀態下可能出現一些暫時性的軀體感覺,如四肢沉重感、刺痛感、各種分泌的增加、精神不振、漂浮感等,就應事先告知求治者,以免引起求治者不必要的恐慌和焦慮

反饋”這一概念爲許多學科所使用。心理學上是指對自己行爲結果的瞭解。“我希望得到反饋”,這句話表示主體希望瞭解別人對自己的意見、行爲的看法。神經學上是指大腦中樞根據來自神經末稍感受器的傳人衝動,調整身體運動器官活動與動作。機械、電子系統中,指連接輸入和輸出以調節機器運轉的一種自動化手段。例如,電子恆溫器就是根據環境溫度、控制加熱系統,使溫度保持恆定的一種裝置;只有依據反饋信息,才能正確地升溫或降溫。

反饋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人對一切身體過程和活動的調節之所以成爲可能,是由於無數複雜的反饋迴路的相互作用。例如,溫度變化時引起的出汗反應;身體受傷時或不舒適時引起的痛反應;光線加強、減弱時瞳孔的調節。這些都是反饋過程。也有不少生理過程,變化緩慢或生物電反應微弱,不能被我們直接覺察到。生物反饋技術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在本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和醫療技術

生物反饋是在電子儀器幫助下,將我們身體內部的生理過程、生物電活動加以放大,放大後的機體電活動信息視覺(如儀表讀數)或聽覺(加蜂鳴音)形式呈現出來,使主體得以瞭解自身的機體狀態,並學會在一定程度上隨意地控制矯正不正常的生理變化。生物反饋儀可以反饋給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緊張度、皮膚表面的溫度、腦電波活動皮膚導電量、血壓心率等。

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影響着人的鬆弛感。一個人的肌肉鬆弛,皮膚溫暖,還不一定完全鬆弛;也許心跳還是快的,腦電波頻率是高的。生物反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神經系統哪一部分沒有放鬆,提高對身體鬆弛狀態的全面覺察。

打字、打球、彈鋼琴等技能學習,成功的關鍵在於獲得反饋信息,從反饋信息中瞭解前一動作的準確與錯誤,離目標的遠與近,不斷修正以後的動作,最終使動作達到正確熟練。一個初學投籃的人,如果被矇住了眼睛,那麼不管他練習多少次,由於得不到視覺反饋信息,不知道投出的球偏離目標多遠,不知道投籃的姿勢和力量該做怎樣的修正才能接近目標,他就不可能學會投籃。技能學習需要反饋,但這種反饋不是生物反饋生物反饋專指對人體難以察覺的生理活動的瞭解,對腦電活動和植物神經控制的、內臟器官活動的瞭解。這些生理活動的信號,沒有高保真電子放大器的放大,是不可能被準確覺察的。

生物反饋像打字、打球一樣,是一種學習過程。利用生物反饋技術控制某一生理活動的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病人必須瞭解生物反饋的原理、儀器的使用方法視覺形式或聽覺形式反饋信號的意義,必須堅持練習,探索學習成功的經驗、失敗的原因。用生物反饋技術治病過程中,病人(而不是醫生)是治病的主體,病人自己對疾病治療的快慢、療效負責;醫生起教師的作用,幫助的作用強化病人動機作用。例如,高血壓患者從醫生講解示範知道:血壓反饋儀發出的聲音信號強,表示血壓高;漸弱,表示在下降;消失,表示已達到預定的閾值。那麼就可用放鬆、想象方法探索降低血壓的可能性,通過多次嘗試學習,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控制血壓方法。同樣,通過多次嘗試練習,可以找到血壓升高時機體的微小徵兆或內部線索,以便平時血壓升高時不用儀器也能立即覺察,設法降壓。所以,與醫院裏常用的治療儀不一樣,生物反饋儀不能直接治病;它只是告訴你身體的狀態,改變或維持這種狀態要病人自己尋找適當的方法

生物反饋學習成效,除了病人的練習和探索,也取決於從成功或正確反應得到強化。例如,高血壓病人,由於緩慢腹式呼吸反饋儀的反饋聲由強變弱至消失,這種信號變化本身成了一種強化物,一種慰藉,使病人瞭解緩慢腹式呼吸是降低自己血壓的有效方法,有利於腹式呼吸習慣的形成。在醫生陪伴病人進行練習的場合,對於正確的反應,醫生可以用“嗯,好,不錯”等詞加以肯定,或以言語表揚給予強化;如果是兒童病人,還可以對正確的反應許以物質獎勵,強化行爲。但病人在未學會之前,反饋儀中顯示出失敗信號時,則應發出安慰的指導語。 ‖請注意生物反饋之所以能幫助人控制自己的生理過程,對行爲強化是重要的因素。

8 生物反饋的種類

生物反饋的種類主要有腦電波反饋,肌電反饋心率反饋血壓反饋皮膚反饋,皮溫反饋腦電波反饋的訓練可以使失眼病人產生睡眠腦電波,如α波和θ波。肌電反饋訓練可以提高肌肉緊張度,使癱瘓肌肉恢復功能,或降低肌肉緊張度,使人解除緊張,這裏體現了生物反饋訓練的特點爲雙向性,它不單是放鬆訓練,同時也可作緊張性訓練,此點不同於放鬆療法心率反饋訓練可以使病人應付應激情況,保持心率正常。血壓反饋訓練可以使高血壓患者覺察和控制自己的血壓;也可以輔以肌電或皮溫的反饋皮膚反饋和皮溫反饋訓練多用於治療焦慮偏頭痛雷諾氏病等。

生物反饋作爲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豐富了傳統治療學的內容,成爲行爲醫學的一個重要支柱。但只有短暫的歷史,尚未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理論。

9 生物反饋技術的應用

生物反饋醫學上的應用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反饋儀的信號來補充、完善體內的反饋聯繫通路,以達到加強對骨骼肌運動的調節能力內臟器官活動的隨意性調節;另一類是間接作用,即通過反饋訓練,改變個體的行爲模式,以達到抗應激作用

並非所有控制失調性疾病都能使用生物反饋來治療,只有因反饋聯繫障礙所導致的控制失調性疾病才能用生物反饋術治療。也就是說,只有反饋儀信號能可靠地反映控制失調狀態的那些疾病,才能作爲矯治對象。反饋儀能提供的反饋信號包括肌電、皮膚溫度、皮膚電阻反應腦電波心率血壓血管、容積、胃腸活動產生的壓力和胃酸度等。對於某些反饋障礙來說,可以從上述反饋信號中找到特異性信號,例如肌電信號對於骨骼肌運動障礙血壓值之對於高血壓病心率信號之對於心律不齊。有些反饋障礙找不到特異性反饋信號,只能通過非特異性信號的反饋訓練,間接地獲得治療。例如皮溫反饋儀治療偏頭痛,肌電反饋儀治療高血壓

生物反饋訓練是通過影響整個應激系統而發揮其抗應激作用的,因此由於長期、過強應激反應而形成的疾病,例如大多數心身疾病神經精神科疾病,都能通過生物反饋得到治療或緩解。

生物反饋訓練過程是一種學習過程。許多疾病和不良行爲習慣的緯桑?峭ü?渙佳?八?緯傻牟√?蘊跫???由於對不良行爲強化)。生物反饋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習正確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是對病態性條件聯繫的對抗、糾正或逆轉。因此應用生物反饋技術可以矯正不良行爲習慣(如酒癖、藥癮、咬指甲、****等)。

下面從臨牀治療和術後康復兩方面簡述生物反饋技術的應用:

1 緊張性頭痛—前額肌電反饋放鬆訓練,或對病人訴說有異常高的肌電活動的部位作肌電反饋放鬆訓練。

2 偏頭痛血管頭痛—皮溫反饋儀進行手指溫暖訓練;或先進行前額肌電放鬆訓練,再進行手指溫暖訓練。   3 混合性頭痛—先前額肌電反饋放鬆訓練,後手指溫暖訓練。

4 哮喘—前額肌電反饋放鬆訓練。

5 雷諾氏病—手指升溫反饋訓練。

6 焦慮症—肌電放鬆訓練,配合藥物,如有手指冷的症狀可結合皮膚升溫反饋訓練。

7 恐怖性神經症—以系統脫敏法、示範法等行爲療法爲主;配合肌電反饋訓練。可以增加系統脫敏療法的效果。

8 失眠症—伴有緊張情緒失眠者用肌電反饋結合鬆弛訓練;無焦慮失眠者用腦電圖θ節律反饋或產生感覺運動節律(SMR)解決。

9 癲癇—SNR節律訓練(感覺運動區記錄到的12-14H2節律的腦電波,這種波的出現反映軀體肌肉的鬆弛),α節律訓練。

10 高血壓血壓反饋訓練或肌肉放鬆、手足溫度升高訓練。

11 心律紊亂—用心律反饋儀或心電圖記錄儀訓練、控制心率

12 腰背痛—先全身後局部肌電反饋放鬆訓練。

13 磨牙症—前額、嚼肌肌電放鬆訓練。

14 產婦焦慮—皮電與肌電全身放鬆訓練,產前可進行腹直肌鬆弛、緊張雙向練習

15 皮膚病(神經性皮炎、溼性神經性皮疹,慢性蕁麻疹等)—皮溫反饋或皮電、肌電放鬆訓練。

16 慢性疼痛腦電波。節律反饋訓練。

17 痛經更年期綜合徵—皮溫反饋訓練。

18 糖尿病—肌電反饋放鬆訓練作爲輔助治療。

19 類風溼性關節炎—皮溫反饋放鬆訓練。

20 書寫痙攣—先肌電、後皮溫反饋放鬆情緒,結合書法練習系統脫敏訓練。

21 中風康復—肌電反饋訓練肌肉,位置反饋訓練運動,力反饋訓練荷重。

22 手康復—肌電反饋幫助肌肉再訓練。

23 面肌癱瘓手術(包括面神經直接修補、神經移植、肌內移植)後康復移植區肌電生物反饋訓練。

24 痙攣性斜頸胸鎖乳突肌肌電反饋放鬆訓練。

25 成癮及不良習慣(過量煙、酒、飲食、咬指甲等)—皮電或肌電反饋放鬆訓練。

26 兒童多動徵—用額肌肌電反饋放鬆訓練配合藥物治療,也可用皮溫反饋訓練。

27 消化潰瘍—皮溫、肌電生物反饋鬆弛情緒可緩解症狀。無專用生物反饋儀;可用醫生報告胃液PH值的方法作爲反饋信號,使病人學會控制胃酸和胃液量;但是鼻腔插入鼻胃管使病人感到不舒服。

28 大便失禁—無專用反饋儀。可在直腸內置放三球記錄系統,由醫生報告氣球充氣時病人控制直腸肛門括約肌收縮的情況(反饋信息)。也可用肌電、皮溫、皮電反饋儀配合情緒放鬆訓練。

29 其他,如過敏性結腸炎腫瘤肥胖症等,都可用生物反饋放鬆訓練,通過情緒調整,配合藥物行爲治療,促進療效。 (楊立能撰 金瑋審) 心理治療手冊 關於生物反饋療   生物反饋療法是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後,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心理訓練,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反饋是指一個系統的輸出信號,重新返回到本系統,對本系統功能起增減作用的現象。運用生物反饋療法,就是把求治者體內生理機能用現代電子儀器予以描記,並轉換爲聲、光等反饋信號,因而使其根據反饋信號,學習調節自己體內不遂意的內臟機能及其他軀體機能、達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由於此療法訓練目的明確、直觀有效、指標精確,因而求治者無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據國內有關報道證實:生物反饋療法對多種與社會心理應激有關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以高血壓爲例,某院前用此法治療264例,治療有效率達80%以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