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素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zhǎng sù

2 註解

生長素的發現

向光性是指植物莖的生長總是朝着光源的方向生長的現象。生長素是通過研究植物莖生長向光性現象的過程中被發現的。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莖的頂端,在燕麥胚芽的實驗中是胚芽鞘的尖端,彎曲是頂端的下面一段。原因是莖的頂端產生暸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在嚮下運輸時,背光側分佈得多,生長得快;向光側分佈得少,生長得慢。這樣莖就彎嚮光源生長。後來通過精密的化學分析手段,分析出這種物質是吲哚乙酸

植物生長素的合成部位及分佈:植物合成生長素最活躍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組織,特別是芽頂端的分生組織。植物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佈大部分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生長素生長促進作用主要是促進細胞生長,特別是細胞的伸長,對細胞分裂沒有影響。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在莖的尖端,但彎曲的部位是在尖端的下面一段,這是因爲尖端的下面一段細胞正在生長伸長,是對生長素敏感的時期,所以生長素對其生長的影響最大。趨於衰老組織生長素是不起作用的。生長素能夠促進果實發育和扦插的枝條生根的原因是:生長素能夠改變植物體內的營養物質分配,在生長素分佈較豐富的部分,得到的營養物質就多,形成分配中心。生長素能夠誘導無籽番茄的形成就是因爲用生長素處理沒有受粉番茄花蕾後,番茄花蕾的子房就成暸營養物質的分配中心,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的養料就源源不斷地運子房中,子房發育了。

生長素類似物:常見的生長素類似物有萘乙酸和2,4--D等。利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植物的效果比天然的生長素有效,而且能夠長時間起作用。原因是:植物體內天然的激素有一個代謝的過程,合成與分解保持着一種動態的平衡。當使用天然的生長素處理植物體時,生長素的量就超過其體內正常的水平,此時植物體內分解生長素的酶就會迅速地將多餘的生長素分解掉,以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具有生長素作用,但植物體內沒有分解它的酶,所以可以長時間發揮作用

植物體內生長素的運輸:植物體內生長素的運輸是一種極性運輸,即總是從形態學的上端運向下端,不能從形態學的下端運輸到上端。只有在根尖處能從下端向上運輸,但運輸的距離很短。植物運輸生長素的部分是莖韌皮部中的篩管,如果將韌皮部切斷或蒸汽殺死或麻醉等,均可阻斷生長素的運輸。植物對生長素的運輸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是一種主動運輸,用呼吸作用抑制劑處理也能阻斷生長素的運輸。

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較低濃度促進生長,較高濃度抑制生長。植物不同的器官生長素最適濃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的最適濃度約爲10-10mol/L,芽的最適濃度約爲10-8mol/L,莖的最濃度約爲10-5mol/L。在生產上常常用生長素類似物(如萘乙酸、2,4-D等)來調節植物的生長如生產豆芽菜時就是用適宜莖生長的濃度來處理豆芽,結果根和芽都受到抑制,而下胚軸發育成的莖很發達。植物莖生長頂端優勢是由植物對生長素的運輸特點和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兩個因素決定的,植物莖的頂芽是產生生長素最活躍的部位,但頂芽處產生的生長素濃度通過主動運輸而不斷地運到莖中,所以頂芽本身的生長素濃度是不高的,而在幼莖中的濃度則較高,最適宜於莖的生長,對芽卻有抑制作用。越靠近頂芽的位置生長素濃度越高,對側芽抑制作用就越強,這就是許多高大植物的樹形成寶塔形的原因。但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強烈的頂端優勢,有些灌木類植物頂芽發育暸一段時間後就開始退化,甚至萎縮,失去原有的頂端優勢,所以灌木的樹形是不成寶塔形的。由於高濃度的生長素具有抑制植物生長作用,所以生產上也可用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除草劑,特別是對雙子葉雜草很有效。

地球引力對生長素分佈的影響:莖的背地生長和根的嚮地生長是由地球的引力引起的,原因是地球引力導致生長素分佈的不均勻,在莖的近地側分佈多,背地側分佈少。由於莖的生長素最適濃度很高,莖的近地側生長素多暸一些對其有促進作用,所以近地側生長快於背地側,保持莖的向上生長;對根而言,由於根的生長素最適濃度很低,近地側多暸一些反而對根細胞生長具有抑制作用,所以近地側生長就比背地側生長慢,保持根的向地性生長

在失重狀態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根的嚮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是要有地球引力誘導的,是由於在地球引力的誘導下導致生長素分佈不均勻造成的。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由於失去暸重力作用,所以莖的生長也就失去暸背地性,根也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但莖生長頂端優勢仍然是存在的,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不受重力影響。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