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

食材 中藥材 中醫學 食療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àn yú

2 註解

3 概述

鱔魚,也叫黃鱔,長魚海蛇等,味鮮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於質水底層,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以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鱔魚體型似蛇,圓筒狀。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去,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肉嫩味美。

4 鱔魚的別名

黃鱔、長魚、無鱗公子、海蛇、蛆魚、黃蛆

5 鱔魚使用提示

每次約50克,過量可能引發舊症

6 鱔魚營養價值

1. 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2. 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理想食品;

3. 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新陳代謝

7 鱔魚的選購

1. 舊時把走江湖的人通稱爲賣大力丸的,其實古醫書《本經逢原》上還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藥就是鱔魚

2. 小署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爲滋補味美。

8 鱔魚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都可食用

1. 特別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脫肛子宮脫垂、婦女勞傷、內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風溼痹痛、四肢痠疼無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者都可多食;

2. 鱔魚動風,有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症、紅斑性狼瘡等應謹慎食用;另凡病屬虛熱,或熱證初愈,痢疾腹脹屬實者不宜食用。

9 鱔魚食療功效

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

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傳統醫學認爲,黃鱔溫補強壯劑,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溼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10 鱔魚相剋的食物

鱔魚不宜於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11 鱔魚的食用建議

1. 鱔魚宜現殺現烹,鱔魚體內含組氨酸較多,味很鮮美,死後的鱔魚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爲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

2. 黃鱔肉味鮮美,骨少肉多,可炒、可爆、可炸、可燒,如與雞、鴨、豬等肉類清燉,其味更加鮮美,還可做爲火鍋原料之一。

12 《*辭典》:鱔魚

12.1 出處

雷公炮炙論

12.2 拼音名

Shàn Yú

12.3 別名

鱣(《山海經》),黃鱣(《異苑》),鱣魚(《千金·食治》),海蛇(《黑龍江中藥》)。

12.4 來源

爲鱔科動物黃鱔的肉或全體。

12.5 形態

黃鱔(徐衷《南方草物狀》)

體細長如蛇,前段圓,向後漸側扁,尾部尖細。體長24~40釐米。頭圓,其高較體高爲大。吻端尖,脣發達,下脣尤其肥厚。上下頜與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爲一薄皮所覆蓋。2鼻孔分離較遠,後鼻孔在眼前緣上方,前鼻孔在吻端。左右鰓孔在腹面合而爲一,呈"V"字形。鰓膜連於鰓峽。體潤滑無鱗。無偶鰭,背鰭和臀鰭均退化,僅留低下的皮褶,無軟刺,都與尾鰭相聯合。尾鰭尖細。體色微黃或橙黃,全體滿布黑色小斑點,腹部灰白色。

棲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白晝喜藏於泥質水底的洞穴中,或堤岸石隙中,夜出覓食,以昆蟲、蛙類、小魚等動物爲食。產卵期6~8月。

本動物的皮(鱔魚皮)、骨(鱔魚骨)、血(鱔魚血)、頭(鱔魚頭)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12.6 生境分佈

分佈很廣,除西北、西南外,全國各地均有。

12.7 化學成份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8.8克,脂肪0.9克,灰分1克,鈣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

12.8 性味

甘,溫。

①《別錄》:"味甘,大溫,無毒。"

②《千金·食治》:"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鹹,溫,有微毒。"

12.9 歸經

入肝、脾、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

③《本草求真》:"入肝、腎。"

12.10 功能主治

虛損,除風溼,強筋骨。治癆傷,風寒溼痹產後淋瀝,下痢膿血,痔瘻臁瘡

①《別錄》:"主補中益血,療沈脣。"

②《千金·食治》:"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

孟詵:"補五藏,逐十二風邪。治風溼。"

④《本草拾遺》:"主溼痹氣,補虛損,婦人產後淋瀝,血氣不調,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氣腸鳴。"

⑤《本草衍義補遺》:"善補氣。"

⑥《滇南本草》:"治癆傷,添精益髓,壯筋骨。"

⑦《本草蒙筌》:"去狐臭。"

⑧《綱目》:"專貼一切冷漏痔瘻臁瘡。"

⑨《本草匯》:"治痢疾。"

12.11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搗肉爲丸或焙研爲散。外用:剖片敷貼

12.12 注意

①《別錄》:"時行病起,食之多復。"

②《本草經疏》:"凡病屬虛熱者不宜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時病前後,瘧、痢、脹滿諸病均大忌。"

12.13 附方

①增力氣:熊筋虎骨當歸人蔘等分。爲末,酒蒸鱔魚,取肉搗爛爲丸。每日空腹酒下兩許。(《本經逢原大力丸

②治久痢虛症,便膿血黃鱔魚一條,紅糖三錢(炒)。將鱔魚去肚雜,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末,開水吞服。(《雲南中醫驗方》)

③治內痔出血鱔魚煮食。(《便民食療》)

12.14 各家論述

本草經疏》:"鱔魚,甘溫具足,所以能補中益血。甘溫能通經脈,療風邪,故又主療沈脣,及今人用之以治口眼歪斜也。"

12.15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