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孢子蟲

寄生蟲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òu bāo zǐ chóng

2 英文參考

sarcocystoid

3 註解

肉孢子蟲(Sarcocystis)屬於真球蟲目,肉孢子蟲科,種類較多,以人爲終宿主肉孢子蟲主要有人肉孢子蟲(Sarcocystis hominis Railleita et Lucet 1891)和豬人肉孢子蟲(S. suihominis Taelros et Laarman 1976),中間宿主分別是牛和豬。人肉孢子蟲和豬人肉孢子蟲寄生人體小腸,故又統稱爲人腸肉孢子蟲。人因食入未熟或生的肉類而感染,引起人類肉孢子蟲病(Sarcocystosis)。尚有以人爲中間宿主,以肉孢子囊寄生在人肌肉內的林氏肉孢子蟲(S. lindemanni)。

4 肉孢子蟲形態生活史

肉孢子蟲有一個雙宿主生活史中間宿主(食草類動物)食入隨終宿主糞便排除的卵囊(oocyst)或孢子囊(sporocyst)而感染。終宿主感染則是由於食入中間宿主肌肉內的肉孢子囊(sarcocyst)而感染

成熟卵囊爲長橢圓形,大小約9~16mm,內含兩個孢子囊,其內各含4個子孢子

孢子囊(sarcocyst)呈圓柱形或紡錘形,長徑爲1~5cm,橫徑0.1~1cm,囊壁內有許多間隔把囊內蟲體—緩殖子分隔成簇。

卵囊壁薄,破裂後可釋出孢子囊。終宿主糞便中的卵囊孢子囊可被牛或豬等食草類動物食入,在其小腸內,孢子囊中的子孢子穿過腸壁侵入血流,在多數器官血管內皮細胞內行裂體增殖,經幾代裂體增殖後、裂殖子即向肌肉細胞內移行,發育成肉孢子囊,囊內的滋養母細胞增殖生成緩殖子。一旦含肉孢子囊的肉類被中間宿主(包括人)攝入後,囊內的緩殖子可侵入小腸固有層,無需經過裂體增殖而直接形成配子,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最終形成卵囊(圖11-12),卵囊小腸固有層逐漸發育成熟。肉孢子囊破裂時,緩殖子可循血流到達腸壁並進入腸腔隨糞便排除體外,也可見於鼻涕或其他分泌物中。因此,肉孢子蟲也可由緩殖子通過糞便或分泌物途徑而傳播。人偶可作爲其中間宿主肌肉組織內形成肉孢子囊

除了人以外,猴、猩猩等動物也可成爲人腸肉孢子蟲的終宿主

圖1 肉孢子蟲

5 肉孢子蟲的致病

人因生食或誤食含有人腸肉孢子蟲囊的肉類而感染,囊內的緩殖子侵入腸壁細胞而致病,可出現食慾不振、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非特異性消化症狀感染豬人肉孢子蟲後除了上述症狀外還可出現血性腹瀉。嚴重感染可引起貧血壞死腸炎等。一般來說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羣沒有或僅有輕微症狀,但是免疫受累的宿主則可出現嚴重症狀

肌肉肉孢子蟲病的臨牀表現與寄生蟲部位有關,一般無明顯症狀,但如寄生於重要部位則可引起明顯症狀,如寄生喉頭肌的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和聲音嘶啞,寄生心肌的可引起心肌炎。此外,肉孢子蟲囊可破壞所侵犯的肌細胞,並造成臨近細胞的壓迫性萎縮肌肉可因水腫而出現疼痛。一旦囊壁破裂,釋放出的肉孢子毒素(sarcocysin)可作用神經系統、心、腎上腺、肝和小腸,嚴重時可致死亡。

感染林氏肉孢子蟲的人,其心肌、舌肌、膈肌和骨骼肌可存在肉孢子囊,並出現相應症狀。肉孢子囊崩解後釋出的肉孢子毒素也可引起過敏毒性反應,嚴重可造成死亡。

6 肉孢子蟲的實驗診斷

消化症狀的病人,可採用直接塗片法、蔗糖浮聚法或硫酸鋅浮聚法等,從糞便中檢出囊卵或孢子囊即可確診。肌肉內的肉孢子蟲可以作常規活檢診斷,同時可發現有肌炎甚至肌壞死存在。

7 肉孢子蟲的流行與防治

預防感染以不生食牛肉豬肉或其它肉類,加強肉類檢疫制度,加強牛、羊、豬等動物的科學飼養爲主。治療上尚無特效藥物,可試用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異噁唑(TMP-SMZ)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