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黏度

臨牀血液流變學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uán xuè nián dù

2 英文參考

whole blood viscosity

3 概述

全血黏度血液流動時,鄰近兩層平行流體層互相位移時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全血黏度血清黏度血細胞比容紅細胞變形性聚集能力血小板白細胞流變特性的綜合表現。另外,血黏度還受血液理化性質(如溫度、酸鹼度、血漿滲透壓等)、血管因素等影響。血黏度還與血流灌流量有關,因此全血黏度又有高切變和低切變兩種黏度。高切變黏度反映紅細胞變形能力變形能力低,血液黏度便高;低切變黏度則反映紅細胞聚集能力紅細胞相互聚集血液黏度升高。多種疾病僅在低切變時全血黏度升高,這與低切變引起血流緩慢、紅細胞易於聚集有關。全血黏度測定可爲臨牀許多疾病,特別爲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提供參考依據。

4 別名

全血粘度

5 全血黏度醫學檢查

5.1 檢查名稱

全血黏度

5.2 分類

臨牀血液流變學檢查

5.3 取材

血液

5.4 全血黏度的測定原理

(1)原理部分:

①毛細管黏度計法:毛細管黏度計的理論依據是Poiseuille公式。著名法國科學家Poiseuille研究了水在不同管徑的直長硬性管道(L/2R大於或等於200)中流動的規律,發現若流動爲層流狀態,則管道兩端壓差、流量和流體黏度之間有如下關系:

(公式1)

式中,Q爲流速,R爲管道的半徑,Ap爲管道兩端的壓差,1爲管道長度,η爲流體黏度。(公式1)即爲Poiseuille定律,由(公式1)可計算出流體黏度

(公式2)

式中K爲常數,由(公式2)可見黏度η與△p/Q成正比,由於Ap和Q是已知的,故可利用已知黏度的液體計算出測試溫度下的黏度常數K,由此可利用(公式2)測量待測液體的黏度

(公式3)

目前大多數黏度計採用測量一定量的液體流過毛細管所需時間來計算出液體的黏度。設已知黏度爲η0,流過時間爲t0,待測液體黏度爲η,流過時間爲t,由(公式1)可得出:若以恆壓驅動,因爲△p=Ap0,故:

(公式4)

若以自身重力驅動,由於兩種液體密度不同,故△p≠Ap0,所以:

(公式5)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在毛細管流動中,切變率是管徑的函數,管的軸心部分爲零,管壁處最大,其壁切變率

(公式6)

由(公式6)可見,不僅與管半徑R、壓力梯度△p/L有關,而且還與流體的黏度有關。

②旋轉式黏度計法:常見的旋轉式黏度計是同軸錐板式結構,平板部分爲樣品杯,它與調速馬達相連,當平板以某一轉速旋轉時,轉動的扭矩通過血樣傳遞到錐體;血樣越粘,傳入的扭矩越大(圖1)。錐體受力大小由與其相連的測力傳感器檢測,利用下式可計算被測液體的黏度η:(公式7)

式中,N爲轉數(r/min),M爲扭矩,K爲儀器常數。它是由兩個同軸部件的幾何參數、角速度及應力檢測裝置的一些物理參數決定的,一般在儀器出廠時均已標出,用戶也可根據黏度計介紹,自己標定K值。目前國內外常見的測量穩流狀態下血黏度計有日本E型黏度計,國產NXE-Ⅰ型、NZ-6型黏度計等,它們僅能作血液表觀黏度測量。另一類較複雜的流變儀,它們不僅可以測量穩流狀態下的血液黏度,而且可作振盪流動狀態下血液黏彈性的測量,但價格昂貴。

(2)結構部分:

①毛細管黏度計法:

A.貯液池:一般位於毛細管的頂端,作暫時貯液用,貯液池和毛細管應同處於恆溫環境中。

B.驅動壓:從理論講以恆壓驅動爲好,但最簡單和普遍採用的是以液體自身重力來驅動,但在液體下流的過程中驅動壓逐漸減小,故引起壁切變率逐漸減小。

②旋轉式黏度計法:

A.黏度及有關物理量的單位:根據國際單位制(SI)的規定黏度應以mPa·s(毫帕·秒)爲單位。過去常以泊或釐泊爲單位,1mPa·s=1cp,黏度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歸納下表(表1)。

B.測試條件:

a.切變率:不同的黏度計有不同的量程。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的建議,測定血液黏度理想的切變率範圍選擇在1~200s-1。臨牀血液黏度測量可在此範圍內選擇兩個以上切變率,其中一個應選擇在40s-1以下,最好選擇在10s-1以下,高切變率最好選在200s-1左右。

b.測試溫度:液體黏度與溫度成負相關血液黏度計應該有較好的恆溫控制系統,溫度波動範圍應小於0.5℃,測試溫度選擇在25℃或37℃均可。

5.5 試劑

抗凝劑的使用對於血液粘度測定亦有影響。目前認爲,以肝素或EDTA(乙二胺四乙酸鹽)爲宜,其抗凝濃度應分別在10~20U/ml血及3.4~4.8mol/L血的範圍。值得注意的是EDTA三鉀鹽與EDTA二鉀鹽相比,會造成平均細胞容積的降低。肝素有可能造成血小板的微聚集體,會影響細胞濾過能力。所以,對於某些粘度測定與細胞濾過實驗共存的檢驗不太適合。枸櫞酸鹽或草酸鹽作爲抗凝劑容易引起細胞皺縮,一般不作爲粘度測定時的抗凝劑。只在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或與血小板聚集實驗共用血樣時使用。

5.6 操作方法

(1)毛細管黏度計法:

①由受試者靜脈取血,每毫升血液肝素10~20u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鉀1.5~2.2mg抗凝。

②將試樣置於水浴中,恆溫5min,混勻後加入貯液池,同時按下測量鈕開始計時。

③按②中操作測量生理鹽水流過時間。

④按(公式4)或(公式5)計算每個平均切變率下的血流表觀黏度

⑤壓積是影響黏度的重要因素,爲便於分析測量結果,可以微量毛細管法測量血細胞比容

(2)旋轉式黏度計法:

①打開儀器預熱,使恆溫系統達到測試溫度。

②將試樣在測試溫度下恆溫5min後,充分混勻加入試樣杯。

③按測量鍵,切變率按由高至低的順序進行測量。爲了避免血球下沉,選擇切變率檔次不宜過多,每檔停留時間不宜太長。

④每個試樣測量後應將試樣清洗擦乾。

5.7 正常值

低切變黏度 男性7.51~10.09mPa·s;

女性5.84~8.05mPa·s;

高切變黏度 男性5.63~6.67mPa·s;

女性4.74~5.86mPa·s。

毛細管法:M(男):4.25(+-)0.41F(女):3.65(+-)0.32

旋轉法:(37℃)M(男)F(女)單位230/S:4.53(+-)0.464.22(+-)0.41Pa·s115/S:9.31(+-)1.488.37(+-)1.22mPa·s

5.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降低:見於某些貧血性疾病(如缺鐵性貧血感染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出血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子宮出血出血休克),以及部分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等。

升高:見於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病腦血栓形成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異常免疫球蛋白血癥、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早期、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脂血症休克風溼性關節炎、腎功能不全、靜脈血栓形成外科手術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休克脫水、嚴重燒傷肺心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缺血性腦卒中、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栓塞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纖維蛋白原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5.9 附註

(1)採血與抗凝:採血方式不當可引起黏度測量誤差。根據ICSH的建議,壓脈帶壓迫的時間應儘可能縮短,針頭插入後,應在壓脈帶鬆開5s後開始採血,抽血時用力不宜過猛。

抗凝劑應採用固體抗凝劑,以防止對血液的稀釋作用,若採用液體抗凝,應提高抗凝劑的濃度,以減少加入液體量,一般以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或二鈉(EDTA-K:或EDTA-Na2)抗凝,但因鉀鹽溶解度大,故以鉀鹽爲好。

(2)試樣存放時間:採血後應立即進行測試,在室溫下存放過長時會引起測量結果偏高,最好於4h內完成測試。若存於4℃冰箱可延長至12h,血標本不宜在0℃以下存放,因爲在冰凍條件下紅細胞發生破裂。

(3)生命節律的影響:曾有研究指出,人體在1天中血液黏度呈現規律性的變化,有兩次高峯,分別在上午11時和下午8時。進食會引起血細胞比容血漿成分的變化,因此採血時間以清晨空腹爲宜。

(4)參考值問題:血液黏度血漿黏度血細胞比容紅細胞聚集變形血小板白細胞等這些內在因素在一定測量條件下的宏觀表現,而這些因素又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因此血液黏度也有一定波動範圍。在病理狀態下血液流變性發生複雜變化。因此要評價血液黏度是否正常必須要有參考值參考值必須由經過嚴格檢查、健康狀況良好的人羣獲得。但人羣中疾病的檢出率依賴於人的年齡、醫學知識和檢測技術的水平,因此參考值具有相對性。另外不同地區的人羣生活水平和習慣不同,對血液黏度也有影響,因此沒有普遍適用的參考值,即使採用通用的儀器和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因此不同地區和實驗室應具有自己的參考值

(5)血細胞比容黏度的影響:血液血細胞血漿中的懸浮液,其黏度血漿血細胞性質的影響,爲排除血漿黏度血液黏度的影響,引入了相對黏度(ηr)的概念,它是血液黏度(ηb)與血漿黏度(ηp)的比值,即:

(公式8)

紅細胞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對血液黏度的影響最大,全血黏度血細胞比容的增加呈指數上升,爲排除血細胞比容(HCT)變化對血液黏度的影響,引入了還原黏度的概念,它表示紅細胞單位壓積變化引起的血液黏度的增加,即:

(公式9)

由於在低切變率下血黏度主要受紅細胞聚集的影響,高切變率時,血液黏度主要受紅細胞變形性的影響。因此,若低切變率下,還原黏度升高,表明紅細胞聚集性升高,若高切變率時,還原黏度升高,表明紅細胞變形性降低。

5.10 相關疾病

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腦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糖尿病肝硬化高脂血症靜脈血栓形成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脫水燒傷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