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湯

理氣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yù tāng

2 概述

氣鬱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

3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方之氣鬱湯

3.1 組成

香附(童便浸)三錢,蒼朮橘紅、制半夏各一錢半,貝母去心)、茯苓川芎紫蘇葉自汗蘇子)、炒梔子仁各一錢,甘草木香檳榔各五分[1]

香附(童便浸一宿,焙乾,杵去毛,爲粗末)9克 蒼朮 橘紅半夏各4.5克 貝母去心茯苓 川芎 紫蘇葉自汗蘇子山梔仁(炒)各3克 甘草 木香 檳榔各1.5克

3.2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方之氣鬱湯主治氣鬱胸滿脅痛,脈沉而澀者[1]

因求謀不遂,或橫逆之來,或貧窘所迫,或暴怒所傷,或悲哀所致,或思念太過,皆爲氣鬱,其狀胸滿脅痛,脈沉而澀者。

3.3 用法用量

生薑五片,水煎[1]

3.4 摘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二

4 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七方氣鬱湯

4.1 組成

香附茯神藿香桔梗木香枳殼厚朴砂仁[1]

4.2 用法用量

水煎[1]

4.3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七方氣鬱湯主治氣鬱嘔逆[1]

5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氣鬱湯

5.1 組成

香附(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

5.2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氣鬱湯主治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

5.3 運用

春加苔,夏加苦蔘,秋、冬加吳茱萸

5.4 附註

本方爲原書六鬱湯之一。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