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赤膜下垂、垂簾翳、垂簾膜、赤脈下垂、血翳包睛相當於西醫的什麼病?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問:中醫的赤膜下垂、垂簾翳、垂簾膜、赤脈下垂、血翳包睛相當於西醫的什麼病?
答:

中醫赤膜下垂又稱垂簾翳垂簾膜赤脈下垂,其重症患者赤脈從四周蔓延整個黑睛名曰血翳包睛,相當於西醫學沙眼性角膜血管[1][2]

赤膜下垂(prolapse of red membrane trachomatous pannus[3])爲病證名[2]。出《銀海精微》。又名垂簾翳(《銀海精微》)、垂簾膜(《世醫得效方》卷十六)、赤脈下垂(康維恂《眼科菁華錄》)。是指以赤脈密集似膜,從黑睛上緣向下延伸,形似垂簾爲主要表現的眼病[4][3]。若病情嚴重,赤膜從四周漫掩整個黑睛,則稱爲血翳包睛赤膜下垂多爲椒瘡所致[1]。因患椒瘡,肺肝風熱壅盛,致成赤膜下垂;若心火內熾肝熱亢盛,血分瘀熱氣血壅阻,則赤脈叢生,形成血翳包睛[1]赤膜下垂血翳包睛二證是一種病的不同階段[1]

赤膜下垂初起,黑睛上緣出現灰白色菲薄翳膜,且赤脈密集牽絆,下垂至黑睛,與未波及之黑睛呈明顯的分界線[1]赤脈盡頭處,常有細小星翳,每見羞明流淚,痛癢兼作,視力下降,翻轉胞瞼,可見椒瘡累累成片[1]

嚴重者,赤絲翳膜遮滿黑睛,成爲血翳包睛[2]患者赤膜漸次變大增厚,且有赤脈從鼻側、顳側及下方漫入黑睛,縱橫滿布,而形成血翳[1]。自覺灼癢澀痛,羞明流淚頭痛視昏[1]。若血翳積厚如肉,佈滿黑睛,則視力受到嚴重障礙,難辨人物[1]

詳見赤膜下垂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