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八寶丸

清熱涼血 解毒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ú huáng bā bǎo wán

2 概述

牛黃八寶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Niuhang Babao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0223-90

3.3 處方

牛黃    20g 羚羊角 30g 水牛角濃縮粉 60g 珍珠 4g 冰片 20g 硃砂 4g 玄蔘 30g 浙貝母 30g 黃連 30g 羌活 30g 雄黃 50g 乳香(醋炒? 30g 沒藥(醋炒) 30g 青黛 20g 紫花地丁 200g 金銀花 200g 菊花 200g 甘草 50g 紫草 50g

3.4 製法

? 以上十九味,紫花地丁金銀花菊花甘草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1.5 小時,第二次 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狀;珍珠硃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羚羊角銼研成細粉,冰片牛黃水牛角濃縮粉分別研細,其餘玄蔘等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與上述粉末配研,混勻,再與上述稠膏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90~ 110g,製成大蜜丸,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深棕黃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微苦。

3.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3.7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用於熱毒內閉,煩躁不寧,瘟病發斑,疹後餘毒瘡瘍

3.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至二歲每次 1/2丸,一日一次,成人一次 2丸,一日 2 ~ 3次。

3.9 注意

忌食辛辣刺激物

3.10 規格

每丸重1. 5g

3.11 貯藏

密封

4 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一方之牛黃八寶丸

4.1 組成

牛黃冰片青黛各二錢,雄黃玄蔘硃砂各五錢,炒羌活黃連土炒)、羚羊角犀角、炒貝母乳香沒藥各三錢,珍珠四分[1]

4.2 製法

上藥爲細末,另用金銀花紫花地丁菊花各二兩,甘草五錢[1]水煎取汁熬膏,入煉蜜盞許再熬,與前藥末和丸,每丸重三分[1]

4.3 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二丸,小兒每服一丸,蜜水化服[1]

4.4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一方之牛黃八寶丸主治痧證發癍發狂,渾身赤紫,及痧後惡毒瘡瘍。[1]

5 《山東省藥品標準》方之牛黃八寶丸

5.1 組成

人工牛黃20g,羚羊角30g,犀角30g,珍珠4g,冰片20g,硃砂4g,玄蔘30g,浙貝母30g,黃連30g,羌活30g,雄黃50g,青黛20g,紫花地丁200g,金銀花200g,菊花200g,乳香(醋炒)30g,紫草50g,沒藥(醋炒)30g,甘草50g。

5.2 功效主治

《山東省藥品標準》方之牛黃八寶丸功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主治痧疹不透,煩躁不寧,熱毒內閉,周身發斑及疹後餘毒瘡瘍

5.3 用法用量

口服,1-2歲小兒1次2分之1丸,3-4歲1次1丸,成人1次2丸,1日1至2次。

5.4 製備方法

以上十九味,除紫花地丁金銀花菊花甘草四味水煎成膏外,將珍珠硃砂爲極細末,犀角羚羊角冰片牛黃四味單爲細末;餘藥爲細末,過篩,與牛黃珍珠等六味藥末研勻,再與紫花地丁金銀花等四味稠膏加老蜜適量,製成蜜丸即可。每丸重1.563g。

5.5 用藥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