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膽

中藥學 清肝利膽 中藥材 明目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ú dǎn

2 英文參考

fel bovis

fel tauri

oxgal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牛膽

牛膽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

3.1 來源

牛科動物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的膽[1]

3.2 性味歸經

苦、寒[1]。入肝、膽、肺經[1]

3.3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利膽,止咳[1]。治風熱目赤小兒驚風痰熱,黃疸,慢性便祕百日咳[1]

3.4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3~0.9g;或入丸、散[1]。外用:點眼[1]

3.5 化學成分

本品含膽酸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甘膽酸、牛磺膽酸石膽酸膽甾醇卵磷脂膽鹼[1]

3.6 藥理作用

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有較強的利膽作用,用鎮咳、祛痰平喘作用,有抗炎和抗過敏作用,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1]

4 《*辭典》·牛膽

4.1 出處

本經

4.2 拼音名

Niú Dǎn

4.3 來源

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膽囊膽汁,從宰牛場收集,取得後掛起陰乾或自膽管處剪開,將膽汁傾入容器內,密封貯藏。或加熱使之乾燥亦可。

4.4 生境分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4.5 性狀

新鮮牛膽囊呈腎臟形,長約18~20釐米,最寬處約5~6釐米,幹後呈囊狀,有縱皺。新鮮的膽汁爲綠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體,略有粘性,稍幹則變爲濃稠。完全乾燥者,呈綠褐色固體狀,揉之則成粉質。氣腥臭,味苦。膽汁以汁濃、色綠褐者爲佳;乾燥者以無蟲蛀者爲佳。

4.6 化學成份

牛膽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膽酸鈉鹽、膽色素粘蛋白體及少量脂肪、肥皂、膽甾醇卵磷脂膽鹼尿素以及氯化鈉磷酸鈣、磷酸鐵等無機鹽。

膽酸鈉鹽具有強大的乳化脂肪效力,是油脂水解時起重要作用的物質;膽汁的苦味主要基於膽酸鹽。

膽色素賦予膽汁以污綠色。有兩種重要的膽色素,即膽紅素膽綠素,它們是血液血紅蛋白代謝產物,在肝臟中生成。膽紅素也可從牛黃(見"牛黃"條)提製。

4.7 性味

《別錄》:"味苦,大寒。"

4.8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肝、膽、肺三經。"

4.9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利膽通腸,解毒消腫,治風熱目疾,黃疸便祕消渴小兒驚風,癰腫痔瘡

①《別錄》:"除心腹熱、渴、利,口焦燥,益目睛。""烏牛膽,主明目,療疳溼,以釀槐子,服之彌神。"

②《藥性論》:"青牛膽消渴,利大、小腸。"

③《日用本草》:"治小兒驚風痰熱。"

④《綱目》:"除黃,殺蟲,治癰腫。"

⑤《現代實用中藥》:"爲健胃整腸、苦補苦瀉劑。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大便之慢性祕結,肝膽性黃疸,胃部膨滿。"

4.10 用法用量

內服:乾燥粉末,1~3分;或入丸、散。外用:取汁調塗或點眼

4.11 注意

本草經疏》:"脾胃虛寒者忌之。目病非風熱者不宜用。"

4.12 附方

①鎮肝明目:臘月枯牛膽中盛黑豆一百粒,後一百日開取,食後、夜間吞二七枚。(《藥性論》)

明目清心,烏鬚髮,補養下元,生髓,去風溼,壯精神何首烏白茯苓槐角子各二兩,生地黃當歸各一兩。上共爲末,裝入黑牛膽內,連汁掛在背陰處,至九日取出,研爲末,溫酒調服二錢或三錢,百日見效。(《攝生衆妙方牛膽散

⑧治谷疸,食畢即頭眩,心怫鬱不安而發黃,因大飢後大食,胃氣衝燻所致:苦蔘三兩,龍膽一兩,牛膽一枚(幹者)。爲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麥門冬汁下十丸,日三、四服。(《聖惠方》)

④治肝膽病黃疸及慢性便祕牛膽乾燥粉末,爲丸劑,或裝入膠囊中,每日三回,每回三分,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⑤治痔漏:犍牛兒膽、蝟膽各一個,用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將蝟膽汁、膩粉、麝香和勻,入牛膽內,懸於檐前四十九日,熟,旋取爲丸如大麥,用紙拈送入瘡內,後追出惡物是驗。(《經驗方》)

⑥治金瘡:牛膽,納石灰於內,懸通風處百日,敷。(《本草備要》)

4.13 臨牀應用

治療百日咳:取新鮮牛膽汁蒸乾研粉,然後牛膽粉240克,澱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爲粉劑。2歲以下每日0.5~1克,2~5歲1~1.5克,5歲以上1.5~2克,分2~3次服。同時配合對症治療。據250例觀察,基本痊癒52例,減輕130例,有效率72.8%。對早期的效果較好,如配合天冬合劑,療效可提高。

4.14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