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嗽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íng sòu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Nimgsou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256-90

2.3 處方

川貝母 60g 桔梗 60g 茯苓 60g 姜半夏 60g 橘紅 30g 谷芽(炒) 30g 紫蘇子 60g 苦杏仁 45g 桑白皮 45g 石斛 60g 薄荷 45g 甘草 15g

2.4 製法

以上十二味,取茯苓桑白皮石斛用45%乙醇苦杏仁姜半夏、橘 紅、薄荷用70%乙醇紫蘇子用55%乙醇,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11 頁)分別進行滲漉,合併漉液,回收乙醇,製成浸膏。取川貝母谷芽桔梗甘草粉 碎成細粉,與上述浸膏混勻,加適量飴糖,混勻,制丸,烘乾打光,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色的濃縮丸;味甘,微苦。

2.6 鑑別

?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聯結乳管直徑14~25μm,含淡黃色顆粒狀 物,澱粉粒廣卵形或貝殼形,直徑40~60μm,臍點短縫狀、人字狀或馬蹄狀,層紋可 察見,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化痰健脾益氣止咳平喘。用於咳嗽氣喘,痰黃而多,胸 悶、口乾、舌燥、乏力等症。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8丸,一日 3次。

2.10 規格

每 8丸相當於總藥材 3g

2.11 貯藏

密封

3 寧嗽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寧嗽丸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健脾益氣止咳平喘。用於咳嗽氣喘,痰黃而多,胸悶口乾、舌燥、乏力等症。

3.9 規格

每8丸相當於總藥材3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用一週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院就診。

4.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高熱體溫超過38℃,或出現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或痰色由白轉黃者應到醫院就診。

5.長期服用,應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中藥成方配本》

4.1 組成

薄荷1兩5錢,苦杏仁1兩5錢,黑蘇子2兩,炙甘草5錢,桔梗2兩,制半夏2兩,川貝母2兩,廣皮1兩,茯苓2兩,谷芽1兩,桑白皮1兩5錢,川石斛2兩。

4.2 功效

宣肺利氣。

4.3 主治

風熱咳嗽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5分,開水送下,日2次。

4.5 製備方法

上藥除桑白皮川石斛外。其餘共爲細末,用桑白皮川石斛煎湯爲丸,如綠豆大,約成丸13兩。

5 《集驗良方》卷四

5.1 組成

瓜蔞仁(略炒熟)1兩,花椒1錢5分(去椒目),麥面1鍾(炒熟)。

5.2 主治

咳嗽

5.3 用法用量

不時噙化

5.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小指頭頂大。

6 《飼鶴亭集方》

6.1 組成

南沙蔘2兩,桑葉2兩,杏仁2兩,茯苓2兩,川貝2兩,姜夏2兩,前胡2兩,薄荷2兩,蘇子1兩5錢,橘紅1兩,米仁3兩,炙草5錢。

6.2 功效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定喘寧嗽,清熱消痰,防變肺痿肺癆,降有餘之邪火

6.3 主治

咳尤不止,痰中兼有血絲血珠,邪留肺經久嗽不寧。

6.4 用法用量

用川斛1兩,生谷芽2兩,煎湯法丸。每服3-4錢,淡薑湯送下。

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6.6 附註

方中杏仁、姜夏,《重訂通俗傷寒論》作“甜杏仁”、“竹瀝半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