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直接發現脫氧核糖核酸新結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990年11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觀察到辮子般的三鏈狀脫氧核糖核酸結構,有關專家評價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又一重大發現。

脫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儲藏、複製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因此科學家在探索生命科學奧祕時,把它作爲主攻目標之一。1989年,美國科學家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先後直接觀察到雙螺旋脫氧核糖核酸,證實了用X光衍射方法間接觀察到的雙螺旋脫氧核糖核酸的存在。

三鏈狀脫氧核糖核酸的新結構,是由三十七歲的白春禮研究員領導的實驗室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發現的。在他們獲得這一重大成果之前,類似結構只散見於一些外國科學家用其它技術所得間接結果的推測。有意義的是,三鏈狀脫氧核糖核酸的直接發現者,也恰恰是化學所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研製者,即白春禮領導的實驗室。這種原子分辨率的精密儀器,是化學所等單位於1987年靠自力更生在我國首次研製成功的。有關科學家認爲,這一發現,不僅說明掃描隧道顯微鏡在研究生物物質方面具有極大的前途,而且在瞭解脫氧核糖核酸螺旋結構上找到了重大突破口。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