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家級中醫藥數據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數據中心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4年12月2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數據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以國家中醫藥臨牀、科研、文獻以及相關數據彙集管理和利用爲重點,打造成爲集“數據匯交、存儲管理、挖掘利用、支撐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研究機構。據悉,該中心是首個國家級中醫藥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由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研究員兼任主任,組織建立了一支由中醫中藥、療效評價、統計分析、數據挖掘和軟件工程等專業兼具的跨學科複合型隊伍。以此爲核心,打造了集合國內外有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真實世界臨牀科研範式”的科研共同體。下一步將建設國家中醫藥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整合內外大數據和中醫藥相關科研院所、醫院、科技創新企業,全力推進建設數據支撐的個體化中醫藥診療服務,提升國家中醫藥健康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書記王志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武東,國家中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李昱,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部分院所領導和職能處室代表共同參與了掛牌儀式,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書記王煉主持會議。

經過三年籌備,數據中心在數據資源彙集及其標準規範、數據管理和利用的理論和技術、IT硬件基礎等各方面,都已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臨牀科研一體化研究團隊在25家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局直屬三甲醫療機構等單位,完成了中醫醫療科研共享系統建設,構建了臨牀數據採集與海量數據分析利用的技術平臺。

據數據中心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介紹,數據中心的主要任務有三方面:一是數據匯交,彙集中醫藥科研、臨牀、古籍與現代科技文獻等海量數據,集成現代生物學醫學基礎數據;二是數據管理和存儲,對數據進行管理,建立數據採集、表達、存儲和訪問的標準規範,以及共享機制;三是數據利用和支撐培訓,在所彙集數據上,研究撰寫與國家決策有關的整體報告,提供數據利用的統計和數據挖掘方法學支撐,包括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培訓和指導。

中醫現代科技數據共享平臺,形成全國35家單位300多位研究人員組成的中醫科技文獻數據化建設隊伍,創建了中醫中藥鍼灸、古籍文獻類數據庫100餘個,爲國內外用戶提供科學數據的服務。”劉保延表示,中醫古籍數字化研究團隊,形成了“基於知識元的中醫古籍計算機知識表示方法”,爲中醫古籍大規模數字化、數據化建設以及面向臨牀的知識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在2013—2015年機房和科研綜合樓修購專項支持下,已經建成和驗收專業性、現代化的機房和辦公設施,數據存儲容量達到PB級,綜合建築面積800平方米。

劉保延介紹,加強中醫臨牀研究數據庫建設,實現中醫臨牀科研信息共享,是“十二五”期間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下一步將建設國家中醫藥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整合內外大數據和中醫藥相關科研院所、醫院、科技創新企業,全力推進建設數據支撐的個體化中醫藥診療服務,提升國家中醫藥健康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