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炭

中藥材 炒炭 清炒法 中藥飲片 炒法 中藥學 中藥炮製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ǔ dān pí tàn

2 英文參考

charred CORTEX MOUTA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牡丹皮炭牡丹皮炮製品。牡丹皮炒炭元代已有,見《十藥神書》。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乾燥根皮[1]牡丹皮炭呈黑褐色,氣香,味微苦而澀[1]炒炭清熱涼血作用較弱,具有止血涼血作用,常用於血熱出血[1]

4 牡丹皮炭炮製方法

元代有燒灰存性(《十藥神書》)和“鍘細用”(《衛生寶鑑》)[1]

明代有醋制(《仁術便覽》)、酒洗(《濟陰綱目》)、童便浸炒(《審視瑤函》)等炮製方法[1]

清代還有面裹煨(《外科證治全生集》)、炒焦(《吳鞠通醫案》)等方法[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炒炭[1]

牡丹皮的製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碎屑[1]

牡丹皮炭炮製方法:取淨牡丹皮片,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黑褐色,內部黃褐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篩去碎屑[1]

5 牡丹皮炭性狀

牡丹皮中空的類圓形薄片[1]。外表麪灰褐色或黃褐色,栓皮脫落處呈粉紅色[1]。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常見發亮的晶點[1]。質脆,粉性[1]。有特殊香氣,味微苦而澀[1]

牡丹皮炭呈黑褐色,氣香,味微苦而澀[1]

6 牡丹皮性味歸經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1][2]。歸心、肝、腎經[2][2]

7 牡丹皮的功效與主治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能[2]。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癰腫瘡毒[2]

牡丹皮長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用於溫毒發斑或發疹,陰虛發熱無汗骨蒸腸癰,癰腫瘡毒,肝火頭痛經閉痛經跌打損傷[2]。如治溫熱病身熱發疹的化疹湯(《溫病述要》);治陰虛發熱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及腸癰初起的大黃牡丹皮湯(《金貴要略方論》)[2]

牡丹皮炭清熱涼血作用較弱,具有止血涼血作用,常用於血熱出血[2]。如治吐血衄血等的十灰散(《十藥神書》)[2]

8 牡丹皮炭炮製作用

牡丹皮長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用於溫毒發斑或發疹,陰虛發熱無汗骨蒸腸癰,癰腫瘡毒,肝火頭痛經閉痛經跌打損傷[2]。如治溫熱病身熱發疹的化疹湯(《溫病述要》);治陰虛發熱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及腸癰初起的大黃牡丹皮湯(《金貴要略方論》)[2]

炒炭清熱涼血作用較弱,具有止血涼血作用,常用於血熱出血[2]。如治吐血衄血等的十灰散(《十藥神書》)[2]

9 牡丹皮炮製研究

牡丹皮中含有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和牡丹酚新苷[2]。還含有芍藥苷,氧化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苯甲酰氧化芍藥苷和鞣質等成分[2]

9.1.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丹木(丹皮根木質部)和牡丹皮的化學成分比較研究表明,丹木中所含化學成分與丹皮相似,並且細根的丹皮酚和單萜苷均較粗根爲高[2]。丹木僅佔全根重的10%,丹皮和全根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提取,總提取物收率相近似[2]。有人對牡丹皮切片前軟化處理中丹皮酚的損失情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其損失量爲:水淋法<水洗法<水浸泡24小時淋潤<浸泡至軟[2]乾燥陰乾又比烘乾損失小[2]。實驗表明,各炮製中丹皮酚的含量比生品均有下降,尤以丹皮炭損失最多,其丹皮酚的含量爲生品的1/5~1/4,可能由於丹皮酚揮發所致[2]。其含量順序是生丹皮>炒丹皮>酒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2]。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不同工藝條件所炮製丹皮炭中丹皮酚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表明,隨着炮製溫度的增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丹皮酚的含量逐漸降低[2]。各炮製丹皮苷含量卻比生品高約4~12倍[2]。其順序是酒炒品>炒黃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生品[2]丹皮炒炭鞣質含量增加不明顯,但具有強致癌作用的成分苯並(α)芘含量卻大幅度下降[2]

9.1.2 對藥理作用的影響

丹木與丹皮水提取液對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抑制纖維蛋白酶原活性及抗纖維蛋白原作用等藥理活性相同[2]甲醇提取液對抑制纖維蛋白溶酶活性及抗纖維蛋白原作用,丹木比丹皮[2]

9.1.3 工藝研究

採用正交試驗法,對丹皮炭炮製工藝進行優選[2]。結果表明,丹皮炭的最佳炮製工藝爲250℃,炒制10分鐘,該炮製品的多種微量元素含量明顯升高[2]

10 牡丹皮炭的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2]丹皮炭密閉,置陰涼乾燥[2]

11 參考資料

  1.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26-127.
  2.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