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針療法

針刺方法 醫療技術名 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éi huā zhēn liáo fǎ

2 概述

梅花針療法:1.書名;2.皮膚針療法

3 書名·《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爲書名。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醫院鍼灸科梅花針室編。197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

4 皮膚針療法·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皮膚針療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針進行刺激而名。即用梅花針刺激人體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臨牀操作時,選定適宜針具和刺激部位予以消毒後,手持針柄以腕力進行彈扣或使滾筒來回滾動,先輕後重,着力均勻,由上而下,自內向外,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有微量出血爲止。每日或間日一次,7-15次爲一療程。常用於頭痛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痛經近視神經性皮炎等。

4.1 適應

神經衰弱,脫髮,偏頭痛肋間神經痛,胃腸疾患,皮神經炎,周圍神經炎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所致的皮膚感覺異常,神經性皮炎,慢性溼疹蕁麻疹,以及年老、體弱、小兒精神緊張、懼怕針刺者,均可用本法治療。

4.2 禁忌症

感染潰瘍燒傷等的皮膚區域不宜叩刺。

4.3 方法及內容

1.患者取坐或臥位暴露針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術者以右拇、中、無名指針柄,示指伸直壓在針柄上,運用手腕的彈力叩刺,針接觸皮膚後立即彈起,要求用力均勻,握針要穩。

2.一般先叩刺脊柱兩側(作爲常規治療部位),從頸椎至骶尾椎,每側叩刺2-3行,行間距1-1.5cm,每行叩刺2-3遍,然後根據病情需要,叩刺病竈局部或有關穴位經絡。叩針方向一般由上至下、由內向外進行。

3.刺激手法分輕、中、重三種,面部、老弱、婦兒、虛證用輕刺激痛點、慢性皮膚病局部病竈、實症用重刺激;一般情況用中等刺激

4.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16次爲一療程。

4.4 注意事項

1.治療前檢查針具,凡針面不平整、針尖有毛鉤、鏽鈍者均不可用。

2.叩刺時針尖要垂直、避免斜、鉤、挑等,以減少患者疼痛。初次治療患者宜予輕叩刺。

3.針後如皮膚有過敏樣丘疹,應向患者解釋清楚,消退後可繼續治療。

4.重刺有出血者,先用幹棉球將滲血擦淨,隨後再用乙醇棉球擦一遍,以防止感染

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21.

有梅花針療法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