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 yè

2 《*辭典》:麻葉

2.1 出處

《藥性論》

2.2 拼音名

Má Yè

2.3 別名

火麻頭(《瘡科心要》)。

2.4 來源

桑科植物大麻的葉。

2.5 化學成份

麻葉含Δ2-四氫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另據報道,分析17個國家的檢樣,大麻二酚酸佔葉的酸性部分的3.8~41.7%,是葉的主要成分;又熱帶國家在大麻成熟時或成熟後,大麻二酚酸含率最低,中歐國家在未成熟時最高,其它中間寒暖的國家,含率在二者之間。又,此等物質,在貯藏時以及經過加熱、光照等物理作用,含率可起變化。例如Δ2-四氫大麻酚酸,經日光照射,可變爲大麻酚酸,又在暗處長時間,也可變爲大麻酚酸及大麻酚,因此久藏的葉中的大麻酚酸,並非其本來成分,而是因Δ2-四氫大麻酚酸經過光照而生成的。如同其它雌雄異株的植物一樣,異性植物的成分常有互異之處。就含氮物質而言,大麻雄株葉中總氮及蛋白質氮常較雌者爲少,但在老葉中則無甚差別。又雄大麻葉的水溶性蛋白質比雌株的葉含較多的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而雌株的葉的水溶性蛋白質,則含較多的組氨酸脯氨酸和二羧基氨基酸

麻葉、莖、芽中都含極少的植酸鈣鎂,而在木髓和花中,此物質含率較高(相當於150~160毫克%)。

大麻無論葉、花,都含抗菌物質,它(們)是帶酸性、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醚石油醚等油溶劑樹脂狀物質

2.6 性味

《綱目》:"辛,有毒。"

2.7 功能主治

瘧疾氣喘蛔蟲

①《唐本草》:"搗葉水絞取汁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毒。"

②《東北藥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③《中國藥植圖鑑》:"夾入菸草中吸之,治喘息。"

2.8 用法用量

內服:搗汁,入丸、散。外用:搗敷。

2.9 附方

瘧疾:大麻葉,不問榮枯,入鍋內,文武火慢慢炒香,連鍋取下,以紙蓋其上,令汗出盡,然後碾爲細末,臨發時以前兩時辰,用茶湯或溫酒濃調下;移患入原睡處,其狀如醉,醒即愈矣。或依前法爲末,加入縮砂、丁香木香陳皮爲末,比麻葉分兩減半,酒糊爲丸,蜜丸亦可,梧子大。常以茶、酒送下五、七丸。(《普濟方》)

2.10 各家論述

《綱目》:"按郭文《瘡科心要》烏金散治癰疽疔腫時毒惡瘡,方中用火麻頭同麻黃諸藥發汗,則葉之有毒攻毒可知矣。《普濟方》用之截瘧尤可推焉。"

2.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