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o shǔ

2 英文參考

summerheat affec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冒暑(summerheat affection[1])爲病證名[2]。是指夏季感受暑邪,以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煩,苔薄膩;或頭暈寒熱汗出,咳嗽,苔薄微膩等爲常見症的暑病[2]。即感受暑熱,傳入腸胃而致的病證[2]。爲暑病輕證。見《丹溪心法》卷一。

4 症狀及治療

醫林繩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氣有餘,但不辭辛苦,暑熱冒於肌表,而復傳人於裏,以成暑病也。是則腹痛水瀉,口渴欲飲,心煩躁熱,胃與大腸受之,宜以黃連香茹飲天水散六和湯。”

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尋常感受暑氣,致腹痛水瀉者,乃胃與大腸感邪之故,或噁心嘔吐者,乃胃口有痰飲,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是暑病之輕且小者。”治宜清暑十全飲、解暑三白湯香薷飲等方[2]

5 關於暑病

暑病(summerheat disease[2])爲病名[3]。是指感受暑邪而發的熱病的統稱[3][3]。《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人受暑邪,當時即發謂之暑病。”暑病古稱中暍[3]。後世有中暑傷暑陽暑陰暑之分,並有暑風暑厥暑癇暑瘵疰夏伏暑等病[3]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2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1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