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學說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i luò xué shuō

脈絡學說是由吳以嶺院士主持、國內8家科研院所承擔的國家973項目“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血管病變防治基礎研究”提出的。該研究指出:中醫經脈包括經絡與脈絡,脈絡學說經絡學說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經脈理論;提出脈絡學說的核心理論——營衛承製調平,總結出心腦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中醫病機特點與用藥規律,廣泛基礎與臨牀研究揭示了營氣血管內膜、衛氣血管外膜相關性,並通過循證醫學評價證實了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心梗無複流、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顯著療效,首次形成了對血管病變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等重大疾病防治具有指導價值的系統理論——脈絡學說

2 脈絡

吳以嶺院士和他帶領的973研究團隊系統整理歷代文獻有關脈絡理論的論述與治療方藥,基於他創立的絡病理論研究的“三維立體網絡系統”,提出廣義的絡脈分爲經絡和脈絡,脈絡既是經脈系統中以運行血液爲主要功能的網絡,又是維持血液運行的心(肺)-血-脈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屬於獨立形體器官,其功能爲運行血液至全身發揮營養代謝作用。“脈絡”與西醫學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環具有高度相關性,成爲中西醫結合研究血管病變的結合點。

3 脈絡學說的核心理

營衛承製調平,揭示了營氣血管內膜、衛氣血管外膜相關性,闡明瞭“脈絡-血管系統病”發病、病機辨證、治療的內在規律。該項目通過3469例血管病變患者臨牀調查並通過複雜系統分析方法,闡明瞭血管病變絡氣“虛與滯”、“痰瘀熱”、“縮窄閉”的共性發病規律與病機特點,總結出“搜剔疏通”的用藥規律,形成代表性藥物通心絡膠囊的組方特色。通過實驗研究揭示了社會心理行爲因素通過全身性神經內分泌免疫穩態機制失調引起並加重血管病變,爲血管病變的早期干預提供了實驗依據。

4 脈絡學說的應用

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成爲嚴重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該項研究提出上述三類疾病的共性核心機制爲“微血管損傷”,是制約臨牀療效難以提高的瓶頸。實驗與臨牀循證評價證實通心絡明顯減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後心肌無複流,其主要機制爲保護微血管結構功能完整性,核心機制爲促進內皮一氧化氮酶活性,爲實現心肌有效再灌注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以脈絡學說爲指導提出“缺血區微血管保護——腦梗死治療新策略”,爲腦梗死治療開闢了除溶栓、神經保護以外新的思路和途徑。實驗還證實通絡干預可有效治療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顯示了脈絡學說對這類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指導價值。

應用脈絡學說探討心律失常中醫病機及治療,總結出“溫清補通”組方特色,研製出國家新藥參松養心膠囊,爲緩慢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效治療藥物。應用脈絡學說探討慢性心力衰竭中醫病機及治療,提出“氣分”、“血分”、“水分”相互影響交互爲患是形成病變發展加重的惡性病理鏈,絡息成積、心臟擴大、功能衰竭是其發展加重的結果,總結出“氣血水同治分消”的治法遣藥特點,制定“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治法芪藶強心膠囊新藥組方,對上述藥物進行的大量臨牀及實驗研究佐證了脈絡學說血管病變治療中的理論指導和臨牀應用價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