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 huáng sǎn

2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麻黃散

2.1 處方

麻黃(去節.一錢) 白朮(一錢) 防風去蘆.一錢) 川芎(一錢) 甘草(炙.一錢) 漢防己(一錢) 當歸去蘆.一錢) 人蔘去蘆.一錢) 羌活去蘆.一錢半) 遠志去心.一錢半) 川升麻(八分) 桂心(半錢) 茯神(去木.一錢半)

2.2 功能主治

心臟中風虛寒顫,心驚掣悸,語聲混濁,口歪冒昧,好笑,並宜服之。

2.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入竹瀝半盞,再煎一二沸。不拘時服。

2.4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3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麻黃散

3.1 處方

訶子皮(去核)、款冬花去蘆.枝.梗)、甘草,各五兩;麻黃(去根.節)一十兩,肉桂(去皮.不見火)六兩,杏仁(去皮、尖,麩炒)三兩。

3.2 炮製

上爲細末。

3.3 功能主治

治丈夫、婦人久、近肺氣咳嗽,喘急上衝,坐臥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腳手冷痹,心脅疼脹。兼治傷風咳喘,膈上不快。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好茶一錢,同煎八分,食後,夜臥,通口服。

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藥末入茶和勻,沸湯點或乾嚥亦得。

3.5 注意

忌魚、酒、豬肉、腥臊物。

3.6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麻黃散

4.1 處方

麻黃蜜酒炒)蟬蛻(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4.2 製法

上爲末。

4.3 功能主治

治疹出不速。

4.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5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

5 《聖惠》卷九:麻黃散

5.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當歸1兩(銼,微炒),川升麻1兩,知母1兩,赤芍藥1兩,天門冬1兩(去心),桂心1兩,赤茯苓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石膏2兩,白朮1兩,乾薑1兩(炮裂,銼)。

5.2 製法

上爲粗散。

5.3 功能主治

傷寒7日大下後,脈沉遲,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煩躁唾膿血泄利不止。

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5 摘錄

《聖惠》卷九

6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6.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烏蛇2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白朮3分,茵芋3分,防風3分(去蘆頭),蛜(蟲祁)1分(微炒,去足),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3分(銼,微炒)。

6.2 製法

上爲細散。

6.3 功能主治

風血痹肌膚不仁四肢緩弱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豆淋酒調下,不拘時候。

6.5 摘錄

《聖惠》卷十九

7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7.1 別名

海桐皮湯

7.2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天門冬3兩(去心,焙),漢防己1兩,海桐皮1兩(銼),丹蔘1兩,桂心1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2兩(炙微赤,銼)。

7.3 製法

上爲粗散。

7.4 功能主治

風溼痹肌膚不仁

7.5 用法用量

海桐皮湯(《聖濟總錄》卷二十)。

7.6 摘錄

《聖惠》卷十九

8 《聖惠》卷七十四:麻黃散

8.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桂心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1兩,石膏2兩,柴胡1兩(去苗)。

8.2 製法

上爲散。

8.3 功能主治

妊娠5月6月,傷寒頭疼,壯熱四肢煩疼。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5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9 《聖惠》卷六十九:麻黃散

9.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羚羊角屑1兩,羌活1兩,桂心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細辛3分,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升麻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9.2 製法

上爲粗散。

9.3 功能主治

人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咽喉膈痰壅不利。

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薄荷3-7葉,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5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10 《聖惠》卷五十四:麻黃散

10.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石膏3兩(研),白朮2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2兩,桑根白皮2兩(銼)。

10.2 製法

上爲散。

10.3 功能主治

風水遍身腫滿,骨節痠痛惡風腳弱皮膚不仁

10.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大棗2枚、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5 摘錄

《聖惠》卷五十四

11 普濟方》卷五十一:麻黃散

11.1 處方

麻黃3兩,甘草3兩,杏仁3兩。

11.2 製法

上爲末。

11.3 功能主治

面皯皰。

11.4 用法用量

以酒調下1錢,每日3次。

11.5 摘錄

普濟方》卷五十一

12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12.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1兩,桂心1兩,黃芩1兩,赤芍藥1兩,人蔘1兩(去蘆頭),秦艽1兩(去苗),茵芋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12.2 製法

上爲粗散。

12.3 功能主治

風痹四肢懈惰,不能自舉。

1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5 摘錄

《聖惠》卷十九

13 《聖惠》卷四十二:麻黃散

13.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甘草1兩(貪微赤,銼),桂心1兩,馬兜鈴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1兩。

13.2 製法

上爲散。

13.3 功能主治

卒上氣喘急,氣奔欲絕。

1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3.5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二

14 《聖惠》卷十二:麻黃散

14.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川升麻1分,葛根1分(銼),前胡半兩(去蘆頭),豬苓半兩(去黑皮),知母1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銼),貝母3分(煨令微黃)。

14.2 製法

上爲散。

14.3 功能主治

傷寒咳嗽,胸膈壅悶,心神煩躁

14.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5 摘錄

《聖惠》卷十二

15 《聖惠》卷九:麻黃散

15.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葛根3分(銼),柴胡1兩(去苗),知母3分,赤芍藥1兩,梔子仁3分,石膏1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生乾地黃1兩。

15.2 製法

上爲散。

15.3 功能主治

傷寒4日吐後,或壯熱頭痛,身體痠疼,口苦心煩

1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 摘錄

《聖惠》卷九

16 《聖惠》卷十:麻黃散

16.1 處方

麻黃1兩半(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秦艽1兩(去苗),葳蕤1兩,葛根1兩半,獨活1兩半,漢防己3分,芎3分,白鮮皮3分,牡丹3分,石膏1兩,桑寄生1兩,甘草3分(多微赤,銼),黃芩1兩。

16.2 製法

上爲散。

16.3 功能主治

傷寒陰陽痙病頭痛壯熱百節痠疼,吐逆悶絕,口噤,腰背反張,手足強直,肉熱脈數。

1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加淡竹瀝1合,更煎2-3沸,分溫2服,每日3-4次。

16.5 摘錄

《聖惠》卷十

17 《聖惠》卷十一:麻黃散

17.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17.2 製法

上爲細散。

17.3 功能主治

陰毒傷寒,2-3日不得汗,煩躁

17.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裏未有汗,再服。

17.5 摘錄

《聖惠》卷十一

18 《本事》卷三:麻黃散

18.1 處方

麻黃1兩1分(去根節),羌活1兩(去蘆頭),黃芩3分(去皮),細辛(真華陰者,去葉)半兩,黃耆半兩(蜜炙)。

18.2 製法

上爲粗末。

18.3 功能主治

發汗。主歷節

1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2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持續3-4服。有汗慎風。

18.5 摘錄

《本事》卷三

19 《聖惠》卷四十二:麻黃散

19.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1兩,桑根白皮1兩(銼),紫蘇莖葉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甜葶藶1兩(隔紙燒令紫色)。

19.2 製法

上爲散。

19.3 功能主治

上氣喘急,坐臥不得。

19.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9.5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二

20 《聖惠》卷十二:麻黃散

20.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桔梗半兩(去蘆頭),五味子半兩,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知母半兩,紫蘇子半兩(微炒)。

20.2 製法

上爲細散。

20.3 功能主治

傷寒風冷入肺,咳嗽不止。

2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如茶煎5-7沸,稍熱服,不拘時候。

20.5 摘錄

《聖惠》卷十二

21 《聖惠》卷九:麻黃散

21.1 別名

蔥豉湯麻黃湯

21.2 處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乾薑(炮裂,銼)、蔥白3莖,豉1合。

21.3 製法

上銼細。

21.4 功能主治

傷寒1-2日,頭項及腰脊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無汗,脈緊。

21.5 用法用量

蔥豉湯麻黃湯(《普濟方》卷一三一)。

21.6 摘錄

《聖惠》卷九

22 普濟方》卷三八七:麻黃散

22.1 處方

麻黃2兩,甘草2兩半,人蔘2兩半,知母去心)2兩半,陳皮1分,桔梗半兩,阿膠(炒)半兩,百部半兩。

22.2 製法

上爲末。

22.3 功能主治

小兒咳嗽

22.4 用法用量

3歲兒每服1錢,以水半盞,煎至3分服

22.5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七

23 《聖惠》卷六:麻黃散

23.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五味子3分,桂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人蔘3分(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23.2 製法

上爲散。

23.3 功能主治

肺臟傷風冷,語聲嘶不出,喘促痰逆。

2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23.5 摘錄

《聖惠》卷六

24 《聖惠》卷九:麻黃散

24.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葛根1兩(銼),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24.2 製法

上爲散。

24.3 功能主治

傷寒3日不解,頭痛肌肉熱。

24.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頻服,不拘時候。衣蓋汗出愈。

24.5 摘錄

《聖惠》卷九

25 《聖惠》卷十八:麻黃散

25.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大麻仁1兩,前胡3分(去蘆頭),桑根白皮1兩(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紫蘇子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25.2 製法

上爲粗散。

25.3 功能主治

熱病咳嗽不止,心胸煩悶,上氣喘促

2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5 摘錄

《聖惠》卷十八

26 《聖惠》卷九:麻黃散

26.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葛根2兩,桂心1兩,豉2合,赤芍藥1兩,石膏2兩(搗碎)。

26.2 製法

上銼細,和勻。

26.3 功能主治

傷寒3日不得汗,煩熱悶亂。

26.4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服後便喫蔥粥,衣覆取汗,如未汗出,即再煎服之。

26.5 摘錄

《聖惠》卷九

27 《聖惠》卷八十四:麻黃散

27.1 處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木通半兩(銼),射干1分,皂莢子2枚(煨熟),桂心半兩。

27.2 製法

上爲粗散。

27.3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咳嗽氣息。

27.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7.5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28 《聖惠》卷十七:麻黃散

28.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葛根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柴胡1兩(去苗),赤芍藥1兩。

28.2 製法

上爲散。

28.3 功能主治

熱病2日,頭痛壯熱肢節不利。

2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蓋取汗。

28.5 摘錄

《聖惠》卷十七

29 《聖惠》卷十七:麻黃散

29.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知母1兩,赤芍藥1兩半,葛根1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藥半兩,梔子仁半兩,細辛半兩,柴胡半兩(去苗),石膏2兩。

29.2 製法

上爲粗散。

29.3 功能主治

熱病3日,頭疼壯熱

29.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衣蓋取汗。

29.5 摘錄

《聖惠》卷十七

30 普濟方》卷三四○:麻黃散

30.1 處方

麻黃1錢,赤芍藥半錢,柴胡半錢,甘草3分半。

30.2 製法

上銼作2服。

30.3 功能主治

妊娠6-7月,感時氣煩熱口乾煩躁頭痛

30.4 用法用量

以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8分,溫服

30.5 摘錄

普濟方》卷三四○

31 《聖惠》卷四:麻黃散

31.1 別名

麻黃湯

31.2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白朮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3分,川升麻3分,芎1兩,茯神3分,遠志3分(去心),人蔘3分(去蘆頭),羌活3分,當歸3分(銼,微炒),漢防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31.3 製法

上爲散。

31.4 功能主治

心臟中風虛寒寒顫,心驚制悸,語聲混濁,口,冒昧好笑。

31.5 用法用量

麻黃湯(《明醫雜着》卷六)。

31.6 摘錄

《聖惠》卷四

32 《聖惠》卷十四:麻黃散

32.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細辛1兩,獨活1兩,丹蔘3分,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銼),黃耆3分(銼),桂心1分,防風1兩(去蘆頭),當歸2兩,羚羊角屑1兩,磁石2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32.2 製法

上爲散。

32.3 功能主治

傷寒後風毒攻腰腳,骨節疼痛

3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32.5 摘錄

《聖惠》卷十四

33 痘疹全書》:麻黃散

33.1 處方

升麻(酒洗)、麻黃蜜酒同炒)、人中黃牛蒡子(炒)、蟬殼(去土足翅)。

33.2 功能主治

毒氣拂鬱於內,疹子淹延不出,毛孔盡閉,皮膚乾燥;嚴寒之時風邪襲肺,玄竅爲寒所閉,痧疹不得出,目微紅,淚汪汪,鼻塞喘嗽,咽腫

3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3.4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蜜酒麻黃溫衛發汗,酒炒升麻入營開泄溫風,佐以人中黃清解溫熱,使以牛蒡蟬蛻祛風出疹。

33.5 摘錄

痘疹全書

34 《麻科活人》卷一:麻黃散

34.1 處方

麻黃(蜜同酒炒黑)、枳殼赤茯苓木通、蘇葉、前胡葛根連翹牛蒡子蟬蛻紅花

34.2 功能主治

腠理閉密,麻證難現。

34.3 用法用量

上以蔥白爲引,水煎服。

34.4 摘錄

《麻科活人》卷一

35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35.1 處方

麻黃3兩(去根節),漢防己2兩,桂心2兩,獨活1兩,秦艽1兩(去苗),細辛1兩,芎1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黃芩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當歸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35.2 製法

上爲散。

35.3 功能主治

風痱。身體不收,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

3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稍熱頻服,不拘時候。以汗出爲度。

35.5 摘錄

《聖惠》卷十九

36 《聖惠》卷二十六:麻黃散

36.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銼),五味子1兩,前胡1兩半(去蘆頭),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1兩,桂心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紫蘇莖葉1兩,漢防己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1兩(銼),檳榔1兩。

36.2 製法

上爲散。

36.3 功能主治

肺勞氣喘鼻張,面目苦腫,心胸不利。

3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6.5 注意

飴糖、生冷、羊肉

36.6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六

37 《聖惠》卷二十三:麻黃散

37.1 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桂心1兩,葛根2兩(銼),犀角屑1兩,地骨皮1兩,丹蔘1兩,白朮1兩,獨活1兩,芎1兩,石膏1兩,甘菊花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37.2 製法

上爲粗散。

37.3 功能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頭目昏痛,心煩體熱。

3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7.5 注意

忌油膩、毒滑、魚肉。

37.6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38 《聖惠》卷二十一:麻黃散

38.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羌活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防風3分(去蘆頭),桂心3分,薏苡仁3分,羚羊角屑3分,芎1兩,當歸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38.2 製法

上爲粗散。

38.3 功能主治

卒中風,身如角弓反張,眼斜口噤

38.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38.5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39 《聖惠》卷二十一:麻黃散

39.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1兩,桂心1兩,犀角屑3分,前胡3分(去蘆頭),赤芍藥3分,人蔘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39.2 製法

上爲粗散。

39.3 功能主治

偏風,手足不遂,失音不語,口眼斜

39.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9.5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40 《聖惠》卷七十八:麻黃散

40.1 處方

麻黃(去根節)1兩,白朮1兩,獨活1兩。

40.2 製法

上爲散。

40.3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痙,通身拘急口噤,不知人事。

40.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0.5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41 《聖惠》卷二十六:麻黃散

41.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半兩,五味子3分,麥門冬1兩(去心),細辛半兩,訶黎勒1兩半(煨,用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子半兩(微炒)。

41.2 製法

上爲粗散。

41.3 功能主治

氣極肺虛上氣喘急。

4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1.5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六

42 《聖惠》卷七十八:麻黃散

42.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桂心3分,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蔘3分(去蘆頭),白朮3分,乾薑2兩(炮裂,銼),芎3分,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42.2 製法

上爲粗散。

42.3 功能主治

產後傷寒3日以前,頭項腰脊俱痛,發汗不出,煩躁

4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以衣覆取微汗,如人行5-7裏未汗,即再服。

42.5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43 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吉氏家傳》:麻黃散

43.1 處方

麻黃根1分(焙),麥麩半兩(炒黃黑色)。

43.2 製法

上爲細末。

43.3 功能主治

小兒胃熱盜汗,及衣厚傷溫汗出。

43.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豬耳煎湯調下。

43.5 摘錄

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吉氏家傳》

44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44.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芎1兩,川升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漢防己1兩,桂心1兩,羚羊角屑1兩,酸棗仁1兩,秦艽半兩(去苗)。

44.2 製法

上爲散。

44.3 功能主治

中風。口面斜,筋脈拘急

44.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1合,更煎1-2沸,溫服,不拘時候。

44.5 摘錄

《聖惠》卷十九

45 普濟方》卷一五二引《護命》:麻黃散

45.1 處方

麻黃(去根)3分,牡丹皮去心)1兩,桔梗1兩,羌活1兩,獨活1兩,細辛1兩,荊芥穗1兩。

45.2 製法

上爲細末。

45.3 功能主治

發汗。主疫毒在表。熱病疫毒病1日2日,頭痛壯熱,渾身發熱如火,眼目昏眩,項背強急,脈浮數。

4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用水1碗,加椒50粒,茶末半錢,煎取濃汁調下藥末,不拘時候,和滓喫。厚蓋衣被髮大汗,1服安效。

45.5 摘錄

普濟方》卷一五二引《護命》

46 《聖惠》卷十七:麻黃散

46.1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黃芩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

46.2 製法

上爲細散。

46.3 功能主治

熱病1日,頭痛壯熱

4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服後蓋衣取汗,未汗再服。

46.5 摘錄

《聖惠》卷十七

47 聖濟總錄》卷一七○:麻黃散

47.1 處方

麻黃7節(以此中指節比),薄荷(全者)7葉,幹蠍(全者)1枚。

47.2 製法

上藥各炒黃色,合爲細散。

47.3 功能主治

小兒慢驚風,因轉瀉虛極,多睡善欠。

47.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溫薄荷水調下。服後略以衣被蓋之,汗出立愈。

47.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

48 《千金》卷十八:麻黃散

48.1 處方

麻黃半斤,杏仁100枚,甘草3兩,桂心1兩。

48.2 製法

上爲散,別研杏仁如脂,納藥末和合。

48.3 功能主治

氣嗽

48.4 用法用量

氣上時服1方寸匕,食久氣未下,更服1方寸匕,日至3匕。氣發便服,即止。

48.5 摘錄

《千金》卷十八

49 《外臺》卷四引《深師方》:麻黃散

49.1 處方

麻黃10分(去節),大黃15分(炙),附子1分(炮),厚朴2分(炙),苦蔘6分,石膏6分(碎,綿裹),烏頭6分(炮)。

49.2 製法

上藥治下篩。

49.3 功能主治

溫病瘥愈,食復病。

49.4 用法用量

以酒或米汁和服方寸匕,日3次,夜2次。

49.5 摘錄

《外臺》卷四引《深師方》

50 《聖惠》卷十九:麻黃散

50.1 別名

麻黃湯

50.2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漢防己1兩,黃芩1兩,桂心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防風1兩(去蘆頭),人蔘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50.3 製法

上爲散。

50.4 功能主治

中風。身體緩弱,口眼不正,舌強難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

50.5 用法用量

麻黃湯(《聖濟總錄》卷七)。

50.6 摘錄

《聖惠》卷十九

51 《聖惠》卷十六:麻黃散

51.1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柴胡1兩(去苗),赤茯苓3分,地骨皮3分,人蔘1兩(去蘆頭),赤芍藥3分。

51.2 製法

上爲散。

51.3 功能主治

時氣餘熱不解,身體疼痛

51.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1.5 摘錄

《聖惠》卷十六

52 《聖惠》卷四十五

52.1 方名

麻黃散

52.2 組成

麻黃3分(去根節),防風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檳榔半兩,黃芩3分,獨活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3分,犀角屑3分,赤茯苓等3分。

52.3 主治

腳氣緩弱,頑痹少力,語澀心煩

5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差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2.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3 《聖惠》卷四十六

53.1 方名

麻黃散

53.2 組成

麻黃1兩(去根節),桑根白皮1兩(銼),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五味子3分,白前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通3分(銼),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黃耆1兩(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53.3 主治

久咳嗽,肺壅上氣,坐臥不安

53.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4 《聖惠》卷三

54.1 方名

麻黃散

54.2 組成

麻黃2兩(去根節),石膏2兩,芎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銼,微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赤芍藥1兩,桂心1兩,牛膝1兩(去苗),防風1兩(去蘆頭),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羚羊角屑1兩。

54.3 主治

肝臟風,心神煩,四肢拘急筋脈抽掣疼痛

5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5 《聖惠》卷十五

55.1 方名

麻黃散

55.2 組成

麻黃1兩(去根節),赤芍藥1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辛半兩,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55.3 主治

時氣3日,表不解,熱毒相搏,或嘔或嗽。

5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

5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6 方出《聖惠》卷十九,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五

56.1 方名

麻黃散

56.2 組成

麻黃5兩(去根節),桂心2兩。

56.3 主治

風痹。營衛不行,四肢疼痛

56.4 用法用量

以酒2升,慢火煎如餳。每服1茶匙,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頻服以汗出爲度。

56.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7 《局方》卷四(寶慶新增方)

57.1 方名

麻黃散

57.2 組成

麻黃10兩(去根節),款冬花去蘆枝梗)5兩,訶子皮(去核)5兩,甘草(爁)5兩,桂6兩(去皮,不見火),杏仁3兩(去皮尖,麩炒)。

57.3 主治

久近肺氣咳嗽,喘急上衝,坐臥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腳手冷痹,心脅疼脹。兼傷風咳嗽,膈上不快。

57.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盞,加好茶1錢,同煎8分,食後夜臥通口服。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藥末入茶和勻,沸湯點,或乾嚥亦得。

5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7.6 用藥禁忌

忌魚、酒、炙煿豬肉、腥臊物。

58 普濟方》卷三九○

58.1 方名

麻黃散

58.2 組成

人蔘茯苓黃耆蜜炙)、龍骨牡蠣(煅)、麻黃根等分

58.3 主治

小兒盜汗日久,口乾煩渴,消瘦少力。

58.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半盞,加生薑大棗,煎至3分服

5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9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59.1 方名

麻黃散

59.2 別名

麻黃湯

59.3 組成

麻黃3分,防風3分,芎半兩,防己半兩,附子(炮)半兩,人蔘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心半兩,石膏3兩,杏仁20粒,羚羊角屑1兩。

59.4 主治

風痱

59.5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竹瀝1合半,生葛汁1合,同煎7分服之。

59.6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9.7 用藥禁忌

忌生冷、酢滑、豬牛馬驢肉、蒜、麥、酒。

59.8 附註

麻黃湯(《聖濟總錄》卷九)。

60 《聖惠》卷八十五

60.1 方名

麻黃散

60.2 組成

麻黃1分(去根節),甘草1分(炙微赤,銼),羌活3兩,柴胡3分(去苗),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川升麻1兩,子芩1兩,葛根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蛇蛻皮5寸(炙令黃色),石膏1兩半(細研),鉤藤1分,蚱蟬2-7枚(微炒黃),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60.3 主治

小兒百日內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麪青,身體反張。

6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更入竹瀝半合,煎2-3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60.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61 《綠槐堂疹症方論

61.1 方名

麻黃散

61.2 組成

麻黃8分,升麻1錢,幹葛2錢,川芎2錢,大力子2錢,薄荷1錢,木通1錢,天麻1錢,蟬蛻2錢,桔梗2錢,陳皮3錢,旋復花4分,紅花4分,前胡2錢。

61.3 主治

疹症毒氣鬱內,淹延不出,毛孔盡閉,皮膚乾燥身熱噴嚏。

61.4 用法用量

爲散服。

62 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62.1 方名

麻黃散

62.2 組成

乳香沒藥黃柏麻黃根、萬年灰(即陳石灰)、水龍骨等分

62.3 主治

漏蹄風

62.4 用法用量

上爲末摻之,貼夾紙膏毒水

63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63.1 方名

麻黃散

63.2 組成

麻黃8分,杏仁8分,桑白皮8分,甘草8分,紫菀2錢半,天門冬2錢半,桔梗1錢7分,竹茹彈子大。

63.3 主治

妊娠咳嗽不止,胎動不安

63.4 用法用量

上作1服,以水2鍾,煎至1鍾,去滓,入蜜半匙,再煎2沸,不拘時候服之。

64 醫方類聚》卷二六三引《醫林方》

64.1 方名

麻黃散

64.2 組成

麻黃(去節)半兩,人蔘3錢,杏仁3錢(去皮尖,微炒)。

64.3 主治

小兒冬月傷寒,連聲呷呀,咳嗽不絕者。

6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生薑同煎,去滓,食後溫服

6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5 《聖惠》卷二十二

65.1 方名

麻黃散

65.2 組成

麻黃2兩(去根節),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1兩,獨活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秦艽1兩(去苗),防風1兩(去蘆頭),細辛1兩,芎1兩,桂心1兩,乾薑1兩(炮裂,銼),白朮1兩,人蔘1兩(去蘆頭),漢防己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65.3 主治

柔風,兩腳疼痛,緩弱不仁,風經五臟,心神煩亂,肢節無力。

6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65.6 用藥禁忌

忌生冷、油膩。

66 《聖惠》卷八十三

66.1 方名

麻黃散

66.2 組成

麻黃半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半兩,桂心3分,半夏1分(湯洗7遍,去滑)。

66.3 主治

小兒咳逆上氣喘促,不得安臥。

6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薑少許,煎至5分,去滓,分2次服,不拘時候。

6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67 蘭室祕藏》卷中

67.1 方名

麻黃散

67.2 組成

防風3分,藁本3分,羊脛骨灰6分,當歸身6分,熟地黃6分,草豆蔻仁1錢,升麻1錢,黃連1錢,羌活1錢5分,麻黃(不去節)2錢,草龍膽(酒洗)2錢,生地黃2錢,細辛少許。

67.3 主治

冬寒時分,寒溼腦痛,項筋急牙齒動搖疼痛

67.4 用法用量

先用溫水漱口淨,擦之。

6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7.6 附註

本方方名,《醫學綱目》引作“黃連散”。

68 楊氏家藏方》卷八

68.1 方名

麻黃散

68.2 組成

阿膠蛤粉炒)半兩,皁角(去皮,炙令黃色)半兩,杏仁(去皮尖,炒)半兩,甘草(炙)半兩,麻黃(去節,稱)半兩。

68.3 主治

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68.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臨臥白湯調下。

6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9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69.1 方名

麻黃散

69.2 組成

麻黃(去根節)半兩,升麻半兩,消石(研)1兩。

69.3 主治

小兒丹,若入腹及下部陰卵百藥不愈者。

6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井華水調下,空心、日晚各1次。

69.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0 《聖惠》卷十三

70.1 方名

麻黃散

70.2 組成

麻黃1兩(去根節),桂心半兩,羌活半兩,赤芍藥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訶黎勒1兩(用皮),甘草3分(炙微赤,銼),麥糵1兩(炒令微黃)。

70.3 主治

兩感傷寒內實氣逆不順,皮肉乾燥

7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和滓溫服,不拘時候。

70.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71 《外臺》卷五引《備急方

71.1 方名

麻黃散

71.2 組成

麻黃(去節)2兩,常山2兩,杏仁(去尖皮,熬)2兩,人蔘2兩,乾漆(熬)2兩,甘草(炙)2兩,鱉甲2兩(炙)。

71.3 主治

瘴瘧

71.4 用法用量

平旦空腹以溫酒3合調服方寸匕,每日2次。宜7日連服。

7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1.6 用藥禁忌

服後7日不得食雜物,忌莧萊、生蔥、生菜海藻菘菜

72 《鬼遺》卷二

72.1 方名

麻黃散

72.2 組成

麻黃6分(去節),甘草5分(炙),乾薑3分,附子3分(炮),當歸3分,白芷3分,續斷3分,黃芩3分,芍藥3分,桂心3分,芎3分。

72.3 功效

止血悶及疼痛

72.4 主治

金瘡煩疼。

72.5 用法用量

溫酒調服方寸匕,日3次,夜1次。

72.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3 《外臺》卷十三引《古今錄驗》

73.1 方名

麻黃散

73.2 別名

麻黃根散

73.3 組成

麻黃根3分,故扇(燒屑)1分。

73.4 主治

盜汗,虛汗。

73.5 用法用量

小兒以乳調服3分,每日3次。大人每服方寸匕,每日3次。不知,益之。又以乾薑3分,粉3分搗合,以粉撲之。

73.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3.7 附註

麻黃根散(《聖濟總錄》卷十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