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

循環系統藥物 藥物 心肺復甦及抗休克藥物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ín suān jī suān

2 英文參考

phosphocreatine[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reatine phosphate[朗道漢英字典]

phosphag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磷酸肌酸概述

磷酸肌酸是在肌肉或其他興奮性組織(如腦和神經)中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基的暫時貯存形式。磷酸肌酸水解時,每摩爾化合物釋放10.3千卡的自由能,比ATP釋放的能量(每摩爾7.3千卡)多些。磷酸肌酸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將其磷酸轉移到ADP分子中。當一些ATP用於肌肉收縮,就會產生ADP。這時,通過肌酸激酶作用磷酸肌酸很快供給ADP以磷酸基,從而恢復正常的ATP高水平。由於肌肉細胞磷酸肌酸含量是其ATP含量的3~4倍,前者可貯存供短期活動用的、足夠的磷酸基。在活動後的恢復期中,積累的肌酸又可被ATP磷酸化,重新生成磷酸肌酸,這是同一個酶催化的逆反應。因爲細胞中沒有其他合成和分解磷酸肌酸代謝途徑,此化合物很適合完成這種暫時貯存的功能。在許多無脊椎動物中,磷酸精氨酸代替磷酸肌酸爲能的貯存形式。可用人的短跑爲例說明磷酸肌酸功能肌肉磷酸肌酸的含量爲17微摩爾/克,全速短跑可消耗磷酸肌酸13微摩爾/克,故它僅可作爲最初4秒鐘的能量來源,但它可提供時間來調節糖酵解酶的活性,使肌肉通過酵解得到能量

磷酸肌酸存在於肌肉和其他興奮性組織,如腦和神經細胞中。在脊椎動物中,肌酸與ATP反應可逆地生成磷酸肌酸,這個反應是由肌酸激酶催化的。

磷酸肌酸功能保持肌肉,特別是骨骼肌有較高的ATP水平。當細胞處於休息狀態,ATP濃度相對高時,此反應磷酸肌酸淨合成的方向進行;而當細胞有高代謝活性,ATP濃度低的時候,平衡移向ATP的淨合成。磷酸肌酸就這樣在含有肌酸激酶組織中起作用。通常休息狀態的脊椎動物骨骼肌含有充分的磷酸肌酸,可提供其自由能需求達數分鐘(但在最大限度使用時只有數秒鐘)。在某些無脊椎動物,如蟹的肌肉中,磷酸精氨酸功能與上述磷酸肌酸功能相同。

4 磷酸肌酸介紹

4.1 藥品名稱

磷酸肌酸

4.2 英文名稱

Creatine Phosphate

4.3 別名

護心通;Neoton

4.4 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 > 心肺復甦及抗休克藥物

4.5 劑型

1g。

4.6 磷酸肌酸的藥理作用

磷酸肌酸的主要活性成分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擔當着補充腺苷磷酸能量儲備的作用。外源性的磷酸肌酸能夠維持細胞的高能磷酸的水平。

4.7 磷酸肌酸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達峯時間爲20~40min,靜脈給藥,達峯時間爲30~120min。體內血漿清除率爲每分鐘1.627L,分佈容積爲50.3L。

4.8 磷酸肌酸適應

1.更好地恢復自發竇性心律

2.降低心肺復甦心律失常和房室阻滯的發生

3.降低直流電除顫的強度及所需的總脈衝次數。

4.減少使用正性肌力藥的劑量

5.減少心肌酶的釋放。

4.9 磷酸肌酸禁忌

1.對肌酸或對磷酸肌酸活性成分過敏者。

2.腎功能不全者。

4.10 注意事項

1.磷酸肌酸每克溶於6ml注射用水,且每克靜脈注射的時間不得少於2min,否則可能導致輕度低血壓

2.若患者患有糖尿病,不能用5%葡萄糖注射劑稀釋磷酸肌酸,可用注射用水生理鹽水稀釋。

4.11 磷酸肌酸不良反應

靜脈推注護心通每1g要超過2min,否則可能引致發生輕度低血壓

4.12 磷酸肌酸的用法用量

快速靜脈輸注1~2g,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稀釋,每天總量5~10g。

4.13 藥物相互作用

1.咖啡因可影響肌酸的補充,抑制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2.由於肌酸代謝成肌酐,因此能干擾肌酐分泌的藥物,如西咪替丁,可與肌酐競爭腎小管的分泌,從而增加磷酸肌酸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

3.肌酸代謝成肌酐,並通過腎臟排泄,因此脫水和損害腎功能藥物可能增加肌酸的不良反應

4.非甾體類抗炎藥可減少腎臟血液灌注,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二者若合用,可能增加肌酸的不良反應

5.丙磺舒是一種腎小管轉運阻滯藥,與肌酸合用可增強肌酸的不良反應

6.甲氧苄苄啶可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可增加肌酸的不良反應

4.14 專家點評

磷酸肌酸心肌保護劑。臨牀用於治療橫紋肌活性不足,作爲心臟疾病輔助治療藥物,但不能代替心臟動力學治療。還可加入心臟停搏液中,作爲對心臟手術的保護手段之一。國外資料還可作爲營養補充藥物,治療代謝性疾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