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絲蟲病

感染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ín bā sī chóng bìng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絲蟲感染

4 疾病代碼

ICD:B74.8

5 疾病分類

感染

6 疾病概述

淋巴絲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引起。其臨牀特徵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亦有不出現明顯症狀而僅於血內有微絲蚴者,即所謂“絲蟲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以20~50 歲間的感染率與發病率爲最高,1 歲以下者極少。男女的發病率無顯着區別。

7 疾病描述

淋巴絲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引起。其臨牀特徵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亦有不出現明顯症狀而僅於血內有微絲蚴者,即所謂“絲蟲感染”。這幾種絲蟲微絲蚴都具有較嚴格的夜間出現於外周血流中的特性。在我國絲蟲病流行於16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64 個縣、市(未包括臺灣省)。據防治前調查統計,全國有絲蟲病人3099.4 萬,居當時世界第一位,很多患者象皮腫鞘膜積液乳糜尿症狀和體徵。經過努力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績,截止到1994 年,經考覈已有864 個縣、市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的標準,有效控制絲蟲病傳播

8 症狀體徵

本病潛伏期感染幼蟲侵入人體血液內發現微絲蚴爲止,一般1年左右,但亦可早至4 個月或遲至1.5 年。帝汶絲蟲病潛伏期爲3 個月。從人體淋巴結檢查最早查到班氏絲蟲成蟲感染後3 個月。絲蟲病的臨牀表現輕重不一,在流行地區可有50%~75%的“無症狀”的感染者。馬來絲蟲主要寄生在淺部淋巴系統,因此四肢淋巴管炎和象皮腫最爲明顯。班氏絲蟲不僅寄生四肢淋巴管,同時還寄生於深部淋巴系統的泌尿、生殖器官,引起精索附睾睾丸陰囊等的炎症結節。目前尚未證明單純馬來絲蟲病患者發生生殖系統的病變。帝汶絲蟲病馬來絲蟲病的臨牀表現很相似,急性期爲反覆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慢性期爲淋巴水腫象皮腫

1.急性期 本期突出症狀淋巴結炎、淋巴管炎、絲蟲熱、精索炎等,特點是週期性的發作,每隔2~4 周或每隔數月發作1 次。每次發作多在運動或疲勞之後。有時亦見不定期的發作。發作以夏秋比其他季節爲多。

(1)淋巴結炎與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可單獨發生,但常與淋巴管炎同時發作,常見部位爲腹股溝、股部、肘後腋下等。但深部如腹腔、盆腔等亦可被侵犯,而臨牀上常見者則均屬於肢體淋巴結炎,尤以下肢腹股溝部及股部最爲常見,反覆發作及同時伴有逆行性淋巴管炎爲其特點。除全身症狀外,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其腫大程度則與感染輕重有關。

淋巴管炎爲絲蟲病常見症狀,馬來較班氏爲多,好發於四肢,下肢遠較上肢爲多,每次發作時可伴有發熱,多在38~39℃之間,多數持續1~3 天自退,少數可達10 天以上,伴發症狀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畏寒等。常可在受累部位的皮膚出現自上而下、離心性“紅線”,即所謂逆行性淋巴管炎,一般均具有疼痛、壓痛、局部燙熱等,惟不如細菌性者重。帝汶絲蟲病最顯着的特徵是急性淋巴結炎化膿後遺留的皮膚瘢痕

(2)丹毒樣皮炎:爲皮內微細淋巴管炎所致,常繼發於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亦可單獨發生。因其發作時皮膚一片紅腫,狀似丹毒,故稱之丹毒樣皮炎,俗稱“流火”,多伴發熱,其熱度高低與發作輕重有關。每次發作時間一般較淋巴結炎、淋巴管炎持續時間爲長。肢體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及丹毒樣皮炎常同時存在。

(3)絲蟲熱:週期發熱,有時先有寒戰體溫可高達40℃,2~3 天后自退,亦可持續達1 周。有的僅有低熱,無寒戰。局部無淋巴管炎或淋巴結炎可見,有時伴腹痛。此種發作可能由於深部淋巴結炎及淋巴管炎所引起。

(4)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爲班氏絲蟲成蟲寄居於精索附睾睾丸鄰近的淋巴管內引起所在淋巴管炎及其間質炎症。表現爲發熱,一側陰囊疼痛,可自腹股溝向下蔓延至陰囊內,並可放射至大腿內側,部分病例表現爲絞痛。局部檢查除可觸及附睾睾丸腫大外,更主要的是精索結節腫塊,且具有明顯壓痛,持續數日後由於局部炎症消退腫塊變小而較硬,可重複發作,局部腫塊亦隨每次發作逐漸增大。由於絲蟲病變極少引起輸精管本身病變,而精液內仍有精蟲存在,因此陰囊絲蟲病很少引起不育

(5)肺嗜酸細胞浸潤症:主要表現爲畏寒發熱咳嗽哮喘、肺部呈遊走性細胞浸潤等;痰中多有嗜酸性粒細胞與夏科-萊登晶體,外周血象中白細胞總數可高達40×109/L,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自20%~30%不等,血中微絲蚴多屬陰性,抗微絲蚴抗體滴度高,IgE 水平高。用乙胺嗪治療有效,治療者不但症狀緩解,且可出現成蟲死亡所引起的結節等;其他症狀尚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有認爲本症是一種“隱伏的絲蟲病”(occult filariasis),宿主免疫系統可很快清除血內微絲蚴,所以血內難於找到病原體,但肺常可發現微絲蚴集聚而形成的嗜酸性粒細胞竈點。推測本症病原主要系由非人類絲蟲引起。

2.慢性期 由於反覆炎症淋巴結淋巴管最後爲增生的肉芽組織纖維組織所阻塞,產生臨牀症狀和體徵。

(1)淋巴結淋巴管曲張:淋巴結曲張係指淋巴結向心淋巴管曲張及淋巴管淋巴竇擴張而言,常見於腹股溝和股部,一側或兩側,觸診時如一海綿包囊中有硬核感覺淋巴管曲張,常見於精索陰囊大腿內側,上肢偶見之。精索淋巴管曲張可同時有靜脈曲張,陰囊淋巴管曲張可與淋巴陰囊同時存在。淋巴管曲張亦可發生在深部,曾有報道,怒張胸導管直徑達1.5cm。

(2)鞘膜積液淋巴尿、淋巴腹水:由於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內所致。陰囊部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常因淋巴液迴流受阻而發生水腫,形成陰囊淋巴積液。鞘膜積液輕者無症狀,積液較多者則有重垂感甚至行走困難。檢查時可見陰囊體積增大,腫物常呈梨狀,陰囊皮膚緊張,皺褶消失,陰莖內縮,透光試驗常呈陽性,如鞘膜極度增厚並伴有陰囊象皮腫者,透光試驗呈陰性淋巴尿偶可出現,尿液帶血色,內含淋巴液。如有淋巴液流入腹腔,形成淋巴腹水時,則可出現急性腹膜炎症狀

(3)乳糜尿、鞘膜乳糜積液、乳糜腹水乳糜腹瀉乳糜尿班氏絲蟲病晚期常見症狀之一,其發病率約爲2%,青壯年發病率佔總發病人數之78.3%;病程短者數日,最長者可達54 年,以25 年者最多。乳糜尿患者淋巴管破裂部位,常見在腎盞及輸尿管,而不在膀胱乳糜尿發作常驟然出現,發作前可無症狀,但亦可有畏寒發熱,腰部、盆腔及腹股溝等處痠痛,繼則出現乳糜尿。過度勞累及分娩常可爲發作因素,偶有因飲酒、服驅蟲藥急腹症而引起的。發作常呈間隙性,間隔數週、數月或數年不等,但也有少數病例呈持續性,高脂飲食可加重症狀乳糜尿呈乳白色或帶血色,靜置分爲叄層,上層爲脂肪,中層爲乳白色或白色較清之液體,常混懸有小凝塊,下層爲紅色或粉紅色沉澱物,含紅細胞淋巴細胞白細胞等,有時可找到微絲蚴,檢出率爲5%~13.8%。

鞘膜乳糜積液遠較鞘膜淋巴積液爲少見。鞘膜乳糜積液內易找到微絲蚴,國內報道陽性率可達77.8%,顯然高於鞘膜淋巴積液。乳糜腹瀉乳糜腹水極爲少見。在乳糜腹水時可有急性腹膜炎症狀,並較易繼發細菌腹膜炎絲蟲病乳糜關節炎乳糜胸腔積液偶有所見。

(4)象皮腫象皮腫爲兩種絲蟲病晚期最常見的症狀,自感染後10 年左右發生。因淋巴阻塞部位不同,發生部位亦異。發生部位依次爲肢體、陰囊陰莖、陰脣、陰蒂和乳房等。最多見的部位爲下肢,國內報道班氏絲蟲病下肢佔89.5%,上肢佔1.2%,其他及複合部位佔9.3%,而馬來絲蟲病下肢佔99.6%,上下肢同時發生佔0.3%。帝汶絲蟲病發生四肢象皮腫亦很多見。

(5)其他:眼部絲蟲病極爲少見,可引起虹膜睫狀體炎角膜炎視網膜出血視神經萎縮眼壓增高、房水混濁等。在眼內可檢出微絲蚴。班氏絲蟲偶可異位寄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管內,形成類似腫瘤的塊物,可位於頸部、胸大肌部、腹壁後,脾臟等處。在安徽、廣東班氏絲蟲病流行區,發現有絲蟲心包炎患者

9 疾病病因

1.成蟲 乳白色,細長如線,兩端稍尖,表面光滑,雌雄異體,但常纏結在一起。班氏絲蟲雄蟲的體長爲28~42 mm,寬約0.1 mm,雌蟲的長度和寬度約爲雄蟲的1 倍。馬來絲蟲較短小。班氏絲蟲與馬來絲蟲雌蟲的形態與內部結構幾乎完全相同,雄蟲差別也甚微小,其主要區別在於班氏雄蟲的肛孔兩側有乳突8~10 對,肛孔後有乳突一對,肛孔至尾端間有時可見一兩對乳突;馬來雄蟲的肛孔兩側僅有乳突四對,肛孔後有一對,而無肛孔尾端間乳突。各種絲蟲的超微結構有許多相似之處。馬來與班氏絲蟲成蟲體壁超微結構可見角皮層、索和索間皮下層、體壁肌層等。蟲體內具有廣泛的基膜系統,使所有的構造分開,並與假體腔分開。成蟲壽命估計可活10~15 年。

2.微絲蚴胎生,主要出現於外周血液,遊動如蛇。班氏微絲蚴長約280μm,寬約7μm,馬來微絲蚴較班氏微絲蚴爲短細。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微絲蚴細長,頭端鈍圓,尾端尖細,外被鞘膜。體內有圓形的體核,頭部無核部位稱頭端空隙。神經環位於蟲體前1/5 處,其後爲排泄孔、排泄細胞。蟲體後部有G,R2,R3 和R4 四個細胞,其後腹側有肛孔,尾核位於尾部。班氏和馬來微絲蚴形態有顯着不同,叄種微絲蚴主要區別見(表1)。微絲蚴超微結構與光鏡下所見基本相同,體壁與成蟲相似,包括多膜層角皮,背、腹和側索、皮下層和肌細胞等,無分化的假體腔微絲蚴的壽命,在人體內可活2~3 個月,甚達3年者。班氏絲蟲微絲蚴在實驗動物身上可活9 個月以上。

3.生活史 班氏和馬來絲蟲生活史包括兩個不同階段:一個階段發生在昆蟲(蚊蟲)宿主體內,即中間宿主,另一個階段在人體內,即終宿主

(1)在蚊體內:當蚊蟲叮咬微絲蚴陽性病人時,血中微絲蚴吸入蚊胃中,約2~7h 蛻鞘,穿過胃壁經腹腔而入胸肌,到達胸肌後即可開始發育,在6~14天中經過兩次脫皮成爲第叄期或傳染幼蟲發育成熟後,即離開胸肌,移行至蚊吻的下脣,在蚊吸血時進入人體

(2)在人體內:傳染幼蟲侵入人體後,有些幼蟲組織內移行和發育過程中死亡或被消滅,有些幼蟲到達淋巴管淋巴結發育成蟲。班氏成蟲常寄居於腹腔、精索及下肢的深部和淺部淋巴系統內;馬來成蟲常寄居於下肢的淺部淋巴系統內。自傳染幼蟲侵入人體微絲蚴出現於外周血液內,班氏絲蟲需8~12 個月,馬來絲蟲需3~4 個月。

4.生物學特性 我國班氏與馬來絲蟲,按其生物學特徵,屬夜現週期型,兩種絲蟲微絲蚴均有夜間出現於外周血液內的週期性。微絲蚴自天黑開始出現,夜間微絲蚴出現的高峯,班氏微絲蚴爲晚上10 時到次晨2 時;馬來微絲蚴爲晚上8 時到次晨4 時。馬來微絲蚴週期性不如班氏微絲蚴規則。夏季出現的蟲數較冬季爲多。微絲蚴在白晝藏匿於肺、心等各臟器微血管內,主要是肺的微血管內。當血中微絲蚴很多時,在白天外周血液中,也可少量出現。此外,在南太平洋勃克斯頓線(Buxton’s line)以東的南太平洋島嶼和孟加拉灣的一些羣島流行的班氏絲蟲爲晝現亞週期型。在泰國西部北碧府地區呈夜現亞週期型,周圍血中微絲蚴多在夜間出現,日間也能查到(約爲夜間的20%)。

微絲蚴週期性的原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目前許多學者用生物學節律學說解釋,認爲是寄生蟲宿主(終宿主中間宿主)間長期適應過程中獲得的生物特性,也可由於種種原因而受到影響,特別明顯的是與人體醒覺和睡眠習慣有關。若睡眠改在白晝而於夜間醒覺,經過數日後,夜間週期性即能改爲晝現週期性。此與迷走神經對肺部微血管的舒縮調節有關。在醒覺時迷走神經是在抑制狀態,肺血管舒張較差,大多數微絲蚴停留在肺的毛細血管內;在睡眠時,迷走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肺血管大爲擴張,微絲蚴大量進入外周血流。但對晝現亞週期型則難以用此看法來解釋。

通過實驗發現肺和周圍血中氧分壓變化可改變班氏微絲蚴週期性。患者在夜晚如吸入氧氣及減低二氧化碳,同時又進行肌肉運動,則在外周血液微絲蚴可以迅速減少;有人還觀察到在晚上,如果增高肺部氧分壓,可使80%班氏微絲蚴離開外周血液,再藏匿於肺部。此外,宿主體溫、呼吸、血糖濃度以及某些藥物,如乙胺嗪抑制興奮迷走神經藥物,均可影響血中微絲蚴量和週期性。

10 病理生理

絲蟲病發生與發展,取決於各種因素,包括絲蟲種類、發育情況、寄生部位、傳染幼蟲侵入的數量、人體反應性以及繼發感染等。絲蟲病在其發病過程中,成蟲起着主要作用傳染幼蟲在其發育成熟的過程中與發病亦有一定的關係。當併發細菌感染時,絲蟲病的表現更爲複雜。出現於外周血液微絲蚴,則與發病的關係不大。

傳染幼蟲鑽入皮膚,輾轉到達人體淋巴系統發育以至成熟。在此發育階段,幼蟲成蟲所產生的代謝產物以及成蟲子宮內的排泄物,能惹起全身性過敏反應及局部淋巴系統組織反應,表現爲週期性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及絲蟲熱等。這種急性淋巴管(結)炎被認爲是屬Ⅰ型或Ⅲ型變態反應所致。後期多爲淋巴管阻塞性病變,認爲屬Ⅳ型變態反應

絲蟲病慢性症狀與體徵的發生是由宿主絲蟲抗原免疫應答引起的。班氏和馬來絲蟲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絲蟲成蟲微絲蚴抗體,在無微絲蚴血癥血清中,則有抗微絲蚴表面鞘膜抗體絲蟲抗體介導或參與消滅血循環中的微絲蚴。無症狀微絲蚴血癥免疫反應低,其淋巴細胞在體外與絲蟲抗原通常不起反應血清中亦無抗成蟲和抗微絲蚴抗原抗體,或抗體水平很低。絲蟲病發展至慢性阻塞,形成象皮腫,此時通常無微絲蚴血癥,但其特徵性炎症病理是由於高度免疫應答所致局部炎症反應而使組織損傷淋巴水腫的形成也可能是免疫介導的,是對成蟲反應所致的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的結果;也有人認爲是由於成蟲的某些因子與宿主體液細胞炎症反應相互作用而導致淋巴引流不暢。總之,絲蟲病免疫機制很複雜,迄今仍很不清楚。絲蟲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在淋巴管淋巴結

1.淋巴系統病變 可分爲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主要表現以滲出爲主的急性炎症淋巴結充血淋巴管管壁水腫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以至增厚,管腔中充滿粉紅色的蛋白質液體和嗜酸性粒細胞;亞急性期,淋巴結淋巴管內出現增生性肉芽腫性反應,肉芽腫的中心爲變性成蟲嗜酸性粒細胞,周圍有纖維組織和上皮樣細胞圍繞,此外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聚集,類似結核結節,嚴重者組織壞死、液化,並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形成嗜酸性膿腫;慢性期,最明顯的表現是大量的纖維組織增生,淋巴結變硬,淋巴管纖維化,甚至形成實心的纖維素,即爲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

2.繼發病變 當淋巴管淋巴結發生阻塞時,遠端淋巴管由曲張而破裂。當阻塞位於主動脈淋巴結、腰幹淋巴管等時,出現淋巴尿及淋巴腹水;當阻塞位於精索睾丸淋巴管時,出現陰囊鞘膜淋巴積液;當阻塞位於淺表腹股溝淋巴結淋巴管時,出現陰囊淋巴腫;當阻塞位於股部淋巴結及其主幹時,出現下肢淋巴腫。當胸導管受到阻塞時,即可促使乳糜尿陰囊鞘膜乳糜積液、乳糜腹瀉乳糜腹水的出現。絲蟲炎症淋巴管壁的損害,使腎盞內的薄弱處潰破,也是形成乳糜尿的原因之一。

淋巴液長期滯留在組織內,由於淋巴液蛋白質成分較高(自正常的0.49%~0.69%增至3.03%),不斷刺激纖維組織的大量增生使皮膚及皮下組織顯着增厚、變粗、皺褶,形成臨牀上所見的各種類型及各個部位的象皮腫。由於局部血循環不良,皮膚汗腺、脂腺及毛囊功能受損,抵抗力降低,易繼發細菌感染,使象皮腫加重或惡化,甚至形成局部潰瘍

3.罕見病變 一般認爲微絲蚴人體各臟器內不引起明顯反應,但有人發現在脾臟和腦組織內可發生微絲蚴引起的肉芽腫,系由大量嗜酸性粒細胞、上皮樣細胞成纖維細胞及異物巨細胞等所組成,並可找到微絲蚴。此外,尚有頸、胸、背、乳房等部位絲蟲性肉芽腫,以及絲蟲心包炎等。

11 診斷檢查

診斷:

1.流行病學與臨牀診斷 絲蟲病時必須結合流行病學史,我國流行地區的患者以農民爲最多。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象皮腫爲本病的特徵。來自流行地區而患有精索炎、睾丸炎乳糜尿者,大多屬於絲蟲病

由於我國援外任務日益增多,近年在一些援外回國人員中發現有患盤尾絲蟲病羅阿絲蟲病者,診斷時需予注意

2.實驗室診斷 主要尋找外周血中微絲蚴。血內查到微絲蚴,診斷即可確立。

3.治療性診斷 本法目的在於診斷具有可疑絲蟲病症狀與體徵,而在血液內找不到微絲蚴患者。給服乙胺嗪後,部分患者在2~14 天內即可出現淋巴系統反應淋巴管結節。這是藥物作用絲蟲成蟲的證據。必要時可將結節摘出,尋找絲蟲

4.淋巴管造影 絲蟲病患者常顯示擴張的輸入淋巴管和狹小的輸出淋巴管淋巴結實質顯影有缺損現象。

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分類 早期有過反應患者白細胞總數與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前者大多在(10~20)×109/L 之間,後者在20%以上。如有細菌繼發感染,除白細胞總數增加外,中性粒細胞亦顯着增加。

2.血液微絲蚴的發現 絲蟲病的確診有賴於微絲蚴的發現,通常採用外周血液檢查,大多自夜10 時至次晨2 時微絲蚴最易找到,如夜間血中超出150 條/60μl,白晝亦可找到。

(1)鮮血法:用血紅蛋白計吸管吸取耳垂血20μl,在低倍顯微鏡下找微絲蚴陽性者可見微絲蚴自由擺動前後捲曲,頗爲活躍。

(2)塗片法:耳垂取血叄大滴(約等於60μl)置於玻片中心,塗成厚薄均勻邊緣整齊的長方形或橢圓形厚血片,約2cm×3cm 大小。自20 世紀80 年代起,又統一規定爲120μl,即六大滴雙片法。染色可用品藍硼砂亞甲藍染色法,如鑑別蟲種有困難時可用吉姆薩或蘇木精染色。採用熒光色素吖啶橙染色法,亦可提高微絲蚴檢出率。

(3)濃集法:微絲蚴的濃集法很多,都是將血液內的紅細胞溶解後,離心沉澱,吸取沉渣,尋找被集中在沉渣內的微絲蚴。常用的溶血劑爲蒸餾水

(4)微孔膜過濾法:用含有5%枸櫞酸鈉0.1ml 的10ml 注射器抽血1 m1 混勻,再吸10%teepol 液9ml(或2%吐溫80 液或0.1%碳酸氫鈉液)混勻溶血,將注射器接25 mm 直徑的5μm 孔徑微孔膜過濾器,溶血液通過薄膜濾下,微絲蚴留於薄膜上,取下薄膜用0.1%蘇木精或0.1%亞甲藍染色後鏡檢。

(5)微絲蚴白天誘出法:在白天口服乙胺嗪100mg 後,1h 內微絲蚴可以在外周血液內查到。本法不宜作普查絲蟲病方法。在門診檢查,可作參考。

3.各種體液微絲蚴檢查 鞘膜積液乳糜尿淋巴乳糜腹水心包積液、眼前房水等液體中檢查微絲蚴,可用直接塗片、染色鏡檢或離心濃集法檢查

4.免疫學診斷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免疫學診斷方法有:

(1)皮內試驗:注射犬惡絲蟲抗原0.05ml 於受試者前臂皮內,15min 後丘疹超過0.9 cm 者爲陽性。此試驗與絲蟲病患者體徵符合率爲73.6%~96.6%,與血中帶微絲蚴陽性符合率爲86.2%~94.1%,但與血吸蟲病可產生輕度交叉反應。本法只具過篩及輔助診斷價值,在防治後期也不宜用於監測

(2)間接免疫熒光抗體試驗:以長爪沙鼠等動物模型收集的成蟲微絲蚴抗原熒光抗體採用羊抗人IgG 熒光抗體結合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以成蟲切片抗原,其敏感性爲92%~98%,特異性爲95%;以微絲蚴切片抗原敏感性達92%~96%,特異性爲98%。本法可作爲絲蟲病輔助診斷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現場監測。缺點仍是不能用於療效考覈,及區別患者屬於既往感染活動感染

(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採用馬來絲蟲、犬惡絲蟲、指狀腹腔絲蟲微絲蚴等可溶性抗原,ELISA 測定抗體,與絲蟲病患者陽性符合率爲85%~100%,假陽性反應爲1.5%~8.2%。用微絲蚴成蟲ES 抗原微絲蚴血癥陽性符合率爲93%~95%,非流行區健康人及腸道線蟲感染者均爲陰性反應。本法檢測人體絲蟲病抗體,具有較高特異性敏感性,適用於現場調查。同樣本法不能用於療效考覈及區別患者是否爲活動感染

(4)檢測循環抗原:WHO 推薦應用免疫色譜技術(immunochromatographic,ICT)測試卡檢測班氏絲蟲抗原。據報告,該法敏感性爲90%~98%,特異性達99%~100%。

單克隆抗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McAb ELISA)和斑點酶聯法(Dot-ELISA)檢測絲蟲病患者血清抗原特異性分別爲94%和96%,Dot-ELISA 可檢出0.055μg/L 抗原,而McAb ELISA 僅能檢出10μg/L 抗原。兩者均能檢出活動感染作爲絲蟲病防治的後期監測、搜索殘存傳染源和評價防治效果。

5.分子雜交及DNA 重組技術 目前基因克隆和DNA 技術正應用於絲蟲病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6.乳糜尿淋巴尿 前者呈乳白色,可用乙醚提取,以蘇丹Ⅲ染色,在顯微鏡下可見紅黃色油點。淋巴尿的肉眼檢查與正常尿無異,其含量以蛋白質爲主,也有少數紅細胞,但無管型。自鞘膜積液穿刺而得的乳糜液與淋巴液,與乳糜尿淋巴尿大致相同,自其沉澱中可發現活動微絲蚴

7.活組織檢查 將疑似的病變組織,如下肢淺表淋巴結附睾結節切取小塊,進行病理檢查,可找到成蟲及可見相關的病理變化。

其他輔助檢查淋巴管造影 絲蟲病患者常顯示擴張的輸入淋巴管和狹小的輸出淋巴管淋巴結實質顯影有缺損現象。

12 鑑別診斷

叄種淋巴絲蟲病鑑別除依據流行區居住史及臨牀表現外,主要依靠病原形態學免疫學方法絲蟲病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應與細菌淋巴管炎等鑑別。細菌淋巴管是自下而上向局部淋巴結發展,一般可找到局部病竈,且中毒症狀較重,局部疼痛和壓痛也較顯着,血液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精索炎與附睾炎應與附睾結核區別。結核病史可供參考,附睾結核結節狀腫大,質硬,輕壓痛。必要時可做活組織檢查

腹股溝或股部淋巴結曲張應與疝氣鑑別。可根據淋巴管曲張,叩診無空音,無腸鳴音亢進,大小隨體位改變較少,咳嗽衝動不存在,穿刺時可得淋巴液及在淋巴液內可找到微絲蚴等鑑別。

精索淋巴管曲張與精索靜脈曲張不易區分,後者管壁較厚,管形較清楚,必要時可從管內抽液檢查,以資鑑別。

乳糜尿雖多見於絲蟲病,但應與結核腫瘤胸導管受壓或損傷等所引起者加以鑑別。

象皮腫亦可見於反覆性細菌淋巴管炎之後,或因局部損傷腫瘤壓迫而使淋巴迴流受阻,手術切除淋巴組織後也可引起,此時應結合病史鑑別。此外,尚需與先天性或家族性象皮腫鑑別。在浙江非絲蟲病流行區,曾發現一家四代有14 人呈現遺傳象皮腫者。

13 治療方案

1.病原治療

(1)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即枸櫞酸乙胺嗪(海羣生,hetrazan),本品在體外並無直接殺滅微絲蚴作用,但對感染絲蟲的人或動物,則能迅速清除血液微絲蚴。對馬來微絲蚴作用較班氏更爲迅速而完全。使用較大劑量或較長療程時,也能殺死成蟲。間歇用藥叄個療程後,微絲蚴陰轉率,班氏可達90%~99.8%,馬來達96.3%~100%;結節出現率,班氏爲30%~40%,馬來爲50%以上。乙胺嗪劑量和療程可根據當地絲蟲種類、感染程度、患者身體健康情況選擇應用。①1.5g 療法:用於馬來絲蟲病的治療。成人1.5g,晚上頓服;或0.75g/d,連服2 天;或0.5g/d,連服3 天。體弱者可採用小劑量遞增法,連服10 天。②3g 療法:主要用於班氏絲蟲病,也可用於馬來絲蟲病微絲蚴較多而體質較好者。成人每天午後1.5g,連服2 天;或0.75g/次,2 次/d,連服2 天;或每天午後1g,連服3 天;或3g 均分5 天服。③4.2g 療法:用於治療班氏絲蟲病,成人0.6g/d,分3 次服,連服7 天。此法對殺滅成蟲較可靠。④間歇療法:近年國內外認爲小劑量乙胺嗪長程療法,陰轉率高,療效可靠,副作用小。治療班氏絲蟲病乙胺嗪0.5g/次,1 次/周,連服7 周,總量3.5g;或0.3g(6mg/kg 體重),1 次/15天或1 次/30 天,連服12 次,總劑量3.6g。治療馬來絲蟲病,0.3g(6mg/kg 體重),1 次/周,連服6 次。以上乙胺嗪治療絲蟲病,不論血中微絲蚴轉陰與否,均需連續叄個療程,每療程間隔1~2 個月。對微絲蚴未轉陰者繼續治療。⑤乙胺嗪藥鹽全民食用:藥鹽的乙胺嗪含量爲0.3%(乙胺嗪3g/kg 食鹽),服用6 個月,每人約服乙胺嗪劑量9g[平均食鹽16.7g/(d?人),含乙胺嗪50mg],可取得較好效果。

帝汶絲蟲病應用乙胺嗪治療,劑量爲5mg/kg 體重,1 次/d 或1 次/周,連續或間歇服藥10 次。也有采用小劑量長療程療法,成人50~100mg,1 次/周;1~10 歲兒童25~50mg,1 次/周。間歇服藥,療程爲18 個月。乙胺嗪本身毒性反應很低。產生反應的主要原因,是因大量微絲蚴死亡所產生的過敏反應副作用及其預防措施如下:①消化症狀:常見爲噁心嘔吐,最早可在服藥後15min 出現,多出現在服藥4h 內,一般可對症處理。②過敏反應:包括寒戰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皮疹、皮膚瘙癢等,偶可出現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過敏反應多數於服藥後6~8h 出現,也有遲至24h 以上出現的,多以對症處理。發生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應立即皮下注射1∶1000 腎上腺素1ml(小兒酌減),症狀能迅速緩解。皮質激素亦可使用。③局部反應:可出現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精索炎、附睾炎以及皮下結節等,皮下結節一般在半年到1 年內自行消失。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精索炎、附睾炎可用局部熱敷、陰囊託帶以及服止痛片等對症處理。乙胺嗪有驅蛔蟲作用,有重度蛔蟲感染患者服藥後,可激發大量蛔蟲引起腸梗阻蛔蟲鑽入闌尾引起急性闌尾炎,應予及時處理。

緩治或禁忌對象爲嚴重心、肝、腎疾患,活動肺結核,急性傳染病患者妊娠在3 個月以內或8 個月以上的孕婦及月經期婦女。

(2)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1979 年我國合成的抗絲蟲病藥。對班氏絲蟲成蟲微絲蚴均有顯着的殺滅作用副作用乙胺嗪相仿,本品爲腸溶片劑量20mg/(kg?d),分2 次或3 次,連服7 天爲一個療程。

(3)伊維菌素(ivermectin):能有效地清除班氏微絲蚴,成人100~200 μg/kg體重,單劑或連用2 天口服。短期內清除班氏微絲蚴效果比乙胺嗪好,但持續效果的時間各家報道不一。對馬來微絲蚴作用較差,不良反應頭痛發熱厭食

等。

2.對症治療

(1)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精索炎、睾丸炎的治療:可參照乙胺嗪治療時的局部反應的處理。症狀嚴重的患者應臥牀休息,抬高下肢。潑尼松複方乙酰水楊酸複方阿司匹林)亦可應用。如有細菌繼發感染者,應用抗菌藥物

(2)像皮膚的治療:下肢像皮膚的治療可採用烘綁療法,患肢用輻射熱或微波透熱。烘療後用彈性繃帶包紮,1 次/d,前者1h/次,20 次爲一個療程,休息半個月,進行下一個療程;後者30min/次,15 次爲一個療程,休息2 個月,進行下一個療程。在烘療和休息期間,白天均需用彈性繃帶持續包紮患肢,治療2~3 個療程。兼有足癬患者,用抗真菌治療以控制感染。在進行烘綁療法的同時,配合小劑量長療程乙胺嗪治療,可制止流火發作。對少數巨型下肢象皮腫,可採用大面積的全皮移植術,並加壓包紮。陰囊皮膚的治療,主要施行外科整形術。

(3)乳糜尿的治療:乳糜尿初發時,應平臥休息加腹壓帶,並抬高骨盆部,降低淋巴壓力,可能促使已經形成的通道閉合患者需多喝開水或淡茶,限制含有脂肪蛋白質的飲食。可用中鏈油(中碳鏈甘油叄酯,MCT)代替普通食用油脂。經長期休息或內科久治不愈,仍排乳糜尿者,可考慮1%~2%硝酸銀灌注或手術治療。如有乳糜血尿者可酌用止血藥物。

(4)鞘膜積液的治療:目前多采用手術療法,療效比較滿意。一般術後應給乙胺嗪3g 療法1~2 個療程,作爲病原治療。

14 併發症

象皮腫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精索炎、睾丸炎乳糜關節炎等。

15 預後及預防

預後:絲蟲病生命威脅不大,早期及時治療多能治癒,但反覆發作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和象皮腫患者可影響勞動力。繼發細菌感染,可加重病情。

預防:

1.普查普治 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流行區1 歲以上人羣進行普查。凡微絲蚴陽性的有症狀或無症狀患者,或微絲蚴陰性但有典型絲蟲病病史和體徵者,均應進行普治。在絲蟲病中、高流行區推行普查普治結合全民(5 歲以上)服用乙胺嗪乙胺嗪藥鹽。全民服乙胺嗪劑量爲:班氏絲蟲病3g 療法(療程3 天或5 天)或4.2g 療法;馬來絲蟲病爲0.5~1.0g,1 次或2 次分服,第2 年重複1 次。

WHO 1999 年推薦的羣體防治淋巴絲蟲病:①阿苯達唑600mg 加伊維菌素400μg/kg 體重或加乙胺嗪6mg/kg 體重,1 次/年,連續5~6 年;②0.2%~0.4%藥鹽防治1~2 年,可有效控制淋巴絲蟲病流行。

2.切斷傳播途徑 主要是滅蚊。掌握“滅早、滅小、滅了”的原則。滅蚊地區,重點是廣大農村。搞好環境衛生,清潔畜舍,填平窪地。在蚊蟲棲息較多的場所,用藥物滯留噴灑。結合農業生產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控制稻田中的幼蟲

16 流行病學

1.地理分佈 班氏絲蟲病分佈極廣,主要流行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馬來絲蟲病流行地區較侷限,僅見於亞洲。帝汶絲蟲病僅流行於印度尼西亞羣島東南部帝汶(Timor)、佛羅雷斯(Flores)等島。據WHO 1994 年公佈淋巴絲蟲病流行於73 個國家,有患者1.19 億,受威脅人口11 億。由於淋巴絲蟲病導致全球4300 萬人永久或長期致殘,WHO 1995 年列爲第二大致殘病因。我國絲蟲病分佈北至山東德州地區,南至海南省叄亞市,東迄浙江舟山,西至四川雅安縣共16 個省、市、自治區(山東、河南、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重慶)的864 個縣、市(未包括臺灣省)流行,在西北的黃土高原和秦嶺山區則無絲蟲病發現。除山東省僅有班氏絲蟲病外,其餘各省(市、自治區)同時存在兩種絲蟲病流行。

2.傳染源 血內含有微絲蚴的人是絲蟲病傳染源。近年國外發現亞週期型馬來絲蟲寄生於貓、犬等家畜及哺乳動物體內,成爲動物傳染源

3.傳播媒介 我國絲蟲病傳播媒介爲蚊。傳播班氏絲蟲病的主要蚊種是淡色庫蚊、致倦庫蚊,其次是中華按蚊。傳播馬來絲蟲病的主要蚊種是中華按蚊、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沿海地區東鄉伊蚊亦能傳播班氏和馬來絲蟲病,而微小按蚊是海南省班氏絲蟲病流行區媒介蚊種之一。帝汶絲蟲傳播媒介主要爲須喙按蚊。絲蟲幼蟲在16.6℃時即開始緩慢發育,在25~32℃、相對溼度70%~90%時,其發育加速。因此,絲蟲病感染的季節主要爲5~10 月。但在終年溫暖的南方常年都有感染和流行。

4.人羣易感性 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以20~50 歲間的感染率與發病率爲最高,1 歲以下者極少。男女的發病率無顯着區別。患病後產生的免疫力低,可反覆感染。按感染率高低,可將流行地區分爲超高度流行區(感染率爲30%以上)、高度流行區(感染率爲20%~29%)、中度流行區(感染率爲5%~19%)和低度流行區(感染率爲5%以下)。

淋巴絲蟲病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