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燥

中醫內科學 潤燥法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診斷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治療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áng zào

2 英文參考

cool dryn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ol dryn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涼燥:1.病名;2.治法別名。

4 病名·涼燥

涼燥(cool dryness[1][2])爲病名[3]。亦稱燥涼[3]。爲外感燥證之一[3]

中醫藥學名詞》(2004):涼燥是指感受燥邪而偏兼寒邪者,與溫燥相對而言[3][3]

中醫藥學名詞》(2010):涼燥是指感受秋燥偏寒之邪,以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流涕,狀類風寒,惟脣燥咽乾乾咳連聲,苔薄白而幹,脈浮弦緊等爲常見症的秋燥證候[3]。與溫燥相對而言[3][3]

4.1 病因病機

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爲輕。”

溫病條辨》卷四:“蓋燥氣寒化,乃燥氣之正。……蓋以燥統於寒,而近於寒。”

4.2 症狀

涼燥初起多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流涕,狀類風寒,然又見脣燥咽乾乾咳連聲,舌苔薄白而幹,脈浮弦緊[3]

4.3 治療

治宜辛開溫潤,用杏蘇散蔥豉湯[3]。如寒熱已解,肺燥移於大腸,證見胸滿腹脹便祕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當肅肺化痰,潤腸通便,用五仁橘皮湯[3]

5 清燥別名·涼燥

涼燥治法中“清燥”之別名,潤燥法之一[4]。是治療外感燥熱傷肺方法[4]。症見身熱頭痛乾咳少痰,或氣逆喘急、咽乾鼻燥、口渴心煩舌幹紅無苔,或薄白而燥[4]。用桑杏湯清燥救肺湯[4]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36.

有涼燥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