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祕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常見病飲食療法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常見病推拿療法 便祕 中醫常見病 實祕 五祕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ěng mì

2 英文參考

cold constip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冷祕(cold constipation[1])爲病證名[2]。又名陰結(《蘭室祕藏·大便燥結門》)、寒祕(《奇效良方·祕結門》)。是指寒邪內結,以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下偏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苔白膩,脈弦緊等爲常見症的實祕證候[2]

4 冷祕病因病機

冷祕陰寒凝結,腑氣不通所致[2]

聖濟總錄·大小便門》:“下焦虛冷,窘迫後重,是謂冷祕。”

5 冷祕症狀

冷祕患者大便艱澀,排出困難,腹痛拘急腹滿拒按脅下痛小便清長面色㿠白四肢不溫,喜熱怕冷,或腰脊酸冷,呃逆嘔吐,舌淡苔白,脈弦緊[3][4]

證治要訣·大便祕》:“冷祕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胃道祕塞,其人腸內氣攻,喜熱惡寒,宜藿香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各半錢,吞半硫丸。”

醫述》:“世人但知熱祕,不知冷祕冷祕者,冷氣凝結,津液不通,如天寒地凍,水結成冰之義,治宜八味丸半硫丸溫而通之。”

醫學心悟·大便不通》:“冷閉者,脣淡、口和,舌胎白,小便清,喜熱、惡寒,此名陰結,宜用溫藥而兼潤燥之法,理中湯加歸芍主之。”

6 證候分析

陰寒內盛,凝滯胃腸:陽氣虛衰,寒自內生,腸道傳送無力,故大便艱澀,排出困難。陰寒內盛,氣機阻滯,故腹中冷痛,喜熱怕冷。陽虛溫煦無權,故四肢不溫,腰膝酸冷,小便清長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脈沉遲,均爲陽虛內寒之象。[4]

7 冷祕的治療

7.1 治法

冷祕治宜溫陽通便[4][4]

7.2 方藥治療

冷祕可用濟川煎[備註]濟川煎(《景嶽全書》):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肉桂進行治療。方中肉蓯蓉牛膝溫補腎陽,潤腸通便當歸養血潤腸;升麻升清以降濁;肉桂溫陽而散寒。亦可選用半硫丸[備註]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硫黃[4]

7.3 鍼灸治療

7.3.1 方一

治則健脾益氣溫陽通便

選穴: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

方義:大腸俞大腸腑氣轉輸之處,配其募穴天樞,調理氣血,疏通腑氣;支溝宣導三焦氣機,通調腑氣;上巨虛大腸下合穴,有“合治內腑”之意,調理腑氣,恢復大腸傳導功能

隨證配穴陰寒盛灸神闕穴。

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7.3.2 方二

大腸俞天樞大橫支溝上巨虛等穴爲主[5]冷祕者加灸神闕氣海[5]

7.4 推拿療法

[6]

選穴:足三裏大腸俞支溝曲池章門期門下巨虛天樞大橫

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以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施於天樞大橫穴,每穴約1分鐘;用掌摩法以逆時針方摩腹8分鐘。按揉足三裏大腸俞支溝曲池,以酸脹爲度。推足陽明胃經,從足三裏向下推至下巨虛,3~5分鐘。按揉胸脅部的章門期門穴,以酸脹爲度,不宜刺激太重。

7.5 食療

7.5.1 推薦食材

冷祕患者建議食用桑椹麻仁鎖陽蜂蜜胡桃仁羊肉[6]

7.5.2 推薦食療

[6]

1.紫蘇麻仁粥(《普濟本事方》):蘇子10g,麻仁15g,粳米50~100g。蘇子麻仁搗爛,加水研,濾取汁,與粳米同煮粥,任意服。

2.鎖陽桑椹蜜糖水(《中國藥膳學》):鎖陽15g,桑椹15g,蜂蜜30g。鎖陽桑椹水煎取汁,入蜂蜜攪勻,分2次服。

3.胡桃仁粉(經驗方):胡桃仁5個,烤乾,研粉。睡前開水送服,連服1~2個月。

8 關於便祕

便祕(constipation[6][7])爲病名[8]。見《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祕結源流》。即大便祕結[8]。又稱大便難[8]。是大便祕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證。便祕雖屬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但與脾胃及腎臟的關係甚爲密切[8]。其發病的原因,有燥熱內結,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氣機鬱滯;以及勞倦內傷,身體衰弱,氣血不足等[8]

熱祕現常分爲實祕(包括熱祕氣祕冷祕等)、虛祕(包括氣虛證陰虛證陽虛證血虛證等)進行辨治,詳見便祕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8.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70-173.
  4. ^ [4]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70-73.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20.
  6. ^ [6] 柴鐵劬主編.推拿療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7. ^ [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