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生瘡

望五官 中醫診斷學 中醫症狀名 望診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zhōng shēng chuāng

2 英文參考

sore in mout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ore in mouth

3 註解

口中生瘡症狀名,指口腔內黏膜破損,出現糜爛潰瘍的一類症狀,包括口瘡口糜[1][2] 。常因熱毒侵襲、臟腑積熱溼濁泛溢、虛火上擾、氣血虧虛及創傷等所致[2]。可見於口瘡口疳口糜狐惑[2]

參見口瘡口疳口糜狐惑

口瘡爲病名。出《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症見口腔之脣頰等處黏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點,單個或多個不等,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覆發作,飲食吞嚥有礙。《醫貫》卷五:“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說明口瘡虛火實火之分。實火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心火上炎,燻灼於口,則口舌生瘡。治宜瀉火清心。用導赤散涼膈散等加減。脾熱生痰,痰火互結,上炎於口,亦生口瘡,治宜清熱祛痰。可選用黃連溫膽湯貝母瓜蔞散等加減。虛火者,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於口腔而發口瘡,治宜補肺滋腎,滋陰降火。可選用補肺阿膠湯生脈散知柏地黃湯等加減。婦人產後血氣虛虛熱上衝亦可發口瘡。《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四:“產後口生瘡者,心臟虛熱,心開竅於口,而主血脈。產則血氣虛,髒有客熱,氣上衝胸膈,重發於口,故生瘡也。”治宜滋陰清熱。可選用四物湯歸脾湯百合固金湯麥門冬湯等加減。[3]

口疳爲病名。指口腔病。又名糜疳。見《外科啓玄》卷八。多由陽明溼火燻蒸而發,常見於小兒。症見口內腐潰,或連及咽喉疼痛不適,飲食有礙,或形瘦,腹脹泄瀉手心熱等。治法初宜清瀉溼熱,用清胃散加減;繼則健脾益胃,用參苓白朮散加減。可用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煎湯漱口。並外吹冰硼散;或以人中白散人中白煅紅60g,孩兒茶30g,黃柏薄荷青黛各18g,冰片1.5g共爲極細末),少量摻口疳上(《外科正宗》卷四)。[3]

口糜爲病證名。指口腔內泛現白色糜點,形如苔蘚[3]。《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氣內發,上爲口糜。”《雜病源流犀燭·口齒脣舌源流》:“臟腑積熱口糜口糜者,口瘡糜爛也,宜局方涼膈散心熱口糜口瘡多赤,宜花粉末摻之;肺熱口糜口瘡多白,宜黃柏、蓽撥末摻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熱於小腸口糜,宜移熱湯柴胡地骨皮湯;心脾有熱亦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亦口糜,宜回春涼膈散中焦不足,虛火上泛亦口糜,或服涼藥不效,宜理中湯;陰虧火泛亦口糜,宜四物湯加知柏;內熱口糜咽喉腫痛,宜冰柏丸。”

狐惑爲病名,亦作狐焫,指因感染蟲毒溼熱不化而致的以目赤眥黑、口腔咽喉前後陰腐蝕潰瘍爲特徵的一種疾患。《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病脈證並治》:“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爲惑,蝕於陰爲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蔘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燻之。”又:“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多由溼熱邪毒內盛所致。治宜清熱化溼,瀉火解毒爲主,兼用外治法。本病類似“口、眼、生殖器三聯綜合徵。或謂本病系蟲病之一種,又稱䘌病。《金匱要略心典》捲上:“狐惑蟲病。即巢氏所謂蜃病也。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其躁擾之象,有似傷寒少陰熱證,而實爲䘌之亂其心也。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有似傷寒陽明實證,而實爲蟲之擾其胃也。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者,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甚者脈亦大小無定也。”《金匱要略淺注》卷二:“狐惑之爲病,蟲病也。……蟲蝕於喉爲惑,蝕於陰爲狐。”亦有謂本病是牙疳下疳的古名者。《醫宗金鑑》卷三十七:“狐惑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近時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蝕爛肛陰;牙疳即惑也,蝕咽腐齦,脫牙穿腮破脣。毒因傷寒病後,餘毒與溼䘌之爲害也。或生癍疹之後,或生癖疾下利之後,其爲患亦同也。其證則面色目眥或赤或白或黑,時時不一,喜睡目不能閉,潮熱聲啞腐爛之處,穢氣燻人。若胃壯能食,堪受攻病重藥,或病之勢緩,治多全也。”[4]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8.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0.

治療口中生瘡的穴位

查看更多

口中生瘡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