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qiāng hé miàn bù jiān xì gǎn rǎn

2 註解

口腔、頜骨周圍、顏面及頸上部肌肉筋膜、皮下組織中的彌散性急性化膿性炎症,稱爲間隙感染,此也稱爲蜂窩織炎。如感染侷限稱爲膿腫。其中有眶下、頰、咬肌、翼頜、咽旁、顳下、顳、頜下、口底等間隙感染。臨牀表現主要爲發熱、食慾不振、局部紅、腫、熱、痛及張口受限或吞嚥困難白細胞增高,可引起腦、肺部等併發症。 本病成年人發病率較高,主要爲急性炎症表現,感染主要來自牙源性,少數爲腺源性或血源性。口底蜂窩織炎口腔頜面部最嚴重的感染,未及時接受治療可發生敗血症中毒休克窒息等嚴重併發症,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關鍵。

3 臨牀表現

1.輕者無明顯全身症狀,重者發熱、畏塞、食慾不振、周身不適;

2.局部表現爲發紅、腫脹、皮溫高、疼痛,涉及咀嚼肌的間隙感染,有張口受限,位於舌、口底、咽旁者則出現進食、吞嚥呼吸困難

3.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壓痛;

4.腐敗壞死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狀嚴重;局部爲彌散性腫脹、皮膚緊張發亮,呈暗紅色,有捻發音

4 診斷依據

1.局部片狀紅、腫、熱、痛;

2.區域性淋巴結腫痛;

3.有不同程度開口困難或吞嚥困難

4.重者全身症狀嚴重,吞嚥障礙,並可有呼吸困難

5.血白細胞總數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或細胞中毒顆粒;

5 治療原則

1.病因治療(病源牙根管開放排膿或拔除);

2.中藥治療(清熱解毒方劑);

3.膿腫切開引流;

4.抗生素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6 用藥原則

1.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滅滴靈和其他輔助藥爲主;

2.中期普遍病例以肌注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物療效較佳;

3.重型及多間隙感染病例以靜脈用藥爲主,注意對症支持療法和防止併發症;

4.對有併發症的病例,根據臨牀和藥敏試驗選擇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7 輔助檢查

1.對輕型單個間隙感染檢查專案以檢查“A”爲主;

2.對重型,多間隙感染者與併發症的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8 療效評價

1.治癒:全身及局部症狀消失,咀嚼、言語功能恢復正常。

2.好轉:全身及局部症狀減輕。

3.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狀未改善。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