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
小腿指下肢膝以下至踝部分。
-
扁平皮瓣移植术
扁平皮瓣移植术扁平皮瓣系传统皮瓣又称单纯皮瓣或开放皮瓣。供皮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用中厚皮片移植来闭合[图1]。如肉芽组织高者可行削除。手术时用1∶1000硫柳汞酊与75%酒精作皮肤消毒。常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有z形旋转、局部推进,局部侧移、远位转移等,现分述如下:z形旋转法这是治疗或预防瘢痕挛缩的基本手术方法之一。
-
电阻抗体积描记法
60mmHg),阻断小腿静脉回流。注意事项:1.本法缺点本法对腘、股及髂静脉血栓形形形成有诊断价值,但对小腿血栓形成判断的敏感性较差。(3)IPG连续使用,位于膝部附近的大血栓的记录会明显增多,但是即使IPG检查正常者亦应提高假阴性患者的识别率(要做随访随诊、追踪观察),尤其对肺梗塞患者,更要特别注意,以防漏诊。
-
下肢血管检查
操作名称下肢血管检查用品及准备电子线阵、电子凸阵探头,频率5-10MHz,检测深度3-7cm,用低通滤波器。(3)腘动静脉、胫前、后动静脉、腓动静脉:探头置腘窝中线外约1cm处检测腘动静脉,患者除站立位外,可俯卧位,小腿上抬或仰卧位屈膝。频谱多普勒测量数据与上肢血管检查相同。
-
胫神经损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周围神经损伤并不少见。周围神经的分布区及功能不同,因此损伤后有不同的表现。症状体征:股骨髁上骨折及膝关节脱位易损伤胫神经,引起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
-
腘动脉损伤
概述:腘动脉损伤为临床极为重要的损伤之一,股骨髁上骨折的刺伤,强大暴力致膝关节脱位,髁部粉碎性骨折及锐器刺伤均可致伤。小腿严重血供不足时,可出现缺血性末梢神经炎而有疼痛、过敏及麻木等症状。腘动脉损伤的并发症:应注意腘动脉损伤患者小腿肌间隔综合征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
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跟腱损伤较常见,暴力作用是跟腱损伤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案:闭合性部分跟腱断裂可在踝关节悬垂松驰位,用石膏靴固定4—6周,然后加强功能训练,可自行修复,完全断裂者应早期手术,直接缝合或修补断裂跟腱,术后在屈膝和踝关节跖屈位用石膏固定4—6周后开始功能训练。
-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各种原因造成静脉的代偿性曲张。诊断检查:1.病史中注意询问有无职业、家族吏、妊娠与发病的关系,有无胸部或腹部慢性疾病、下肢外伤史,有无深静脉炎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了解其发生的时间与症状(下肢沉重、小腿隐痛、易疲倦、水肿和出血),以及症状与站立、行动和卧床休息的关系,过去治疗的情况与效果。
-
趾长𧿹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
手术名称:趾长 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足部畸形的手术马蹄足的手术ICD编码:83.71适应症:趾长 长屈肌腱前移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和恢复背屈适用于:1.马蹄畸形复发。2.背屈肌对踝关节的主动控制能力差。麻醉和体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
下肢肌
下肢肌是下肢骨骼肌的总称。髋肌前群主要是髂腰肌,可屈髋关节;大腿肌前群又叫伸肌群,有股四头肌,以四个头分别起于髂骨和股骨,四头相合,形成强大的股四头肌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再向下以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主要作用是伸膝关节。后群有小腿三头肌由浅面的腓肠肌和深面的比目鱼肌合成。
-
小腿红绀症
疾病别名小腿红绀病疾病代码ICD:L99.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小腿红绀症是肢端发绀症的一个异型,由于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小腿发绀,肿胀。病理生理若有肢端发绀倾向,则皮肤变化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厚的部位和由于时髦而暴露于寒冷的部位。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穿短裙或肥胖的女孩和青年妇女,寒冷地区和季节多发。
-
膝跳反射
膝跳反射是在膝关节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12根特化的肌纤维,其中部充满细胞核,无横纹,能感受牵拉刺激。当叩击膝关节下肌腱时,由于快速牵拉肌肉,梭内肌纤维收缩时,使肌梭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放神经冲动,由位于股神经内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向脊髓(腰部2~
-
羊蹄筋
羊蹄筋又称羊筋,是羊小腿部的韧带。胶原蛋白,它是人体骨骼、尤其是软骨组织中,骨胶纤维的重要组成成分。发制羊蹄筋锅放旺火上,添花生油(500克油,可放1500克干蹄筋),油温100摄氏度左右,下入干蹄筋,漏勺连续翻动,至蹄筋收缩,油温达150摄氏度时,将锅端离火口,在油温下降的过程中慢慢浸泡。
-
热带溃疡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热带溃疡是一种急性特异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后形成的溃疡。外伤、营养不良(如蛋白质不足、维生素A缺乏等)、贫血、某些慢性疾病及卫生条件不良等都是本病的促发因素。诊断检查:应除外梅毒、雅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溃疡。最好选用100万u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肌内注射,共用7~
-
并指畸形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并指畸形是指相邻手指互相融合连为一体。手术方法包括并指分离、指蹼形成、创面修复等主要步骤。症状体征:并指畸形。疾病病因:先天性。2、并指伴有同侧胸大肌发育不良或缺如,或伴手指、前臂、小腿的其他先天性畸形;本症与遗传有关,往往是双侧性的。
-
先天性下肢环状缩窄
先天性下肢环状缩窄表现为小腿有环形挛缩束带或环形沟样凹陷,陷入皮肤软组织下,程度不一。该病好发于趾,踝部次之,亦见于小腿下部。2.缩窄处远侧的肌肉等组织发育受影响,远侧可发生淋巴水肿。轻者一期修复,重者宜分两次手术,每次限于周径之半,以免干扰时肢体远端血运,引起血液回流障碍。
-
全踝关节成型术失败的补救手术
手术名称:全踝关节成形术失败的补救手术别名:全踝关节成型术失败的补救手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1107概述:踝关节成形术失败时,最好补救方法是关节融合术。采用仰卧位。并发症:骨圆针针道感染是加压融合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要经常对针道口处进行消毒、换药,以防止针道感染。
-
内踝后方注射
名称:内踝后方注射适应证:内踝后方注射适用于:1.踝内侧跗管综合征。2.胫骨后肌腱炎、趾长肌腱炎、拇长肌腱炎。2.穿刺点定位确定内踝、胫骨下端、跟骨、跟腱体表标志。药液配方:2%利多卡因1.5ml,维生素B120.5mg,得保松3.5mg或地塞米松2.5mg,合计3ml或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病灶注射。2.痛点处做到充分浸润,效果更佳。
-
黄鳅痈
黄鳅痈病名。指生于小腿内后侧部位之痈。亦名胫阴痈,胫阴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该病多因湿热留于肝脾二经所致。症见初起小腿内侧疼痛肿硬,因其疮肿,形如泥鳅,色微红,故而得名。证治参见外痈条。
-
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别名: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3612概述:髓内钉用于下肢骨干骨折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直立位人体的重力作用会使骨折端加压,弥补了髓内钉固定可能存在的骨折端接触不紧密的弱点。
-
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别名: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3612概述:髓内钉用于下肢骨干骨折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直立位人体的重力作用会使骨折端加压,弥补了髓内钉固定可能存在的骨折端接触不紧密的弱点。
-
全踝关节成形术失败的补救手术
手术名称:全踝关节成形术失败的补救手术别名:全踝关节成型术失败的补救手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1107概述:踝关节成形术失败时,最好补救方法是关节融合术。采用仰卧位。并发症:骨圆针针道感染是加压融合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要经常对针道口处进行消毒、换药,以防止针道感染。
-
腓骨近端骨折
概述:大多数骨折常与胫骨上端或胫骨干骨折合并发生。极少数腓骨头骨折股二头肌附着的近侧段骨折块向上向后移位,应屈曲膝关节,使骨折块在正常位置固定,经X线检查仍未复位者,应手术将骨折块缝回正常位置。但是如果在小腿中部挤压胫腓骨,或在屈膝位固定旋转足时引起创伤部位疼痛,则可能为腓骨近端骨折。
-
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证胫骨中1/3较细弱,骨折多发生在这部位。显露时不要作皮下分离,注意保存软组织与骨膜间的联系,骨膜剥离也要愈少愈好,以保持小腿皮肤和骨折端的血液供应。2周后拆线,改用管形石膏或小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固定期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用髓内针或加压钢板内固定者。
-
胫骨穿刺
操作名称:胫骨穿刺适应证:胫骨穿刺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及个别幼儿。禁忌证: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一般不用于2岁以上小儿准备:1.向患者介绍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5.载玻片上的骨髓液要迅速由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推成数张涂片,不断摇动,迅速干燥以保持细胞形态,便于辨认。
-
比目鱼肌运动点
比目鱼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小腿后正中线下1/3,跟腱移行部的两侧。左右计4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单纯仰趾足)。一般针1.0~1.5寸。
-
真肠
真肠为穴名。见《太平圣惠方》。承筋为经穴名(ChéngjīnBL5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区,胭国横纹下5寸,腓肠肌两肌腹之间。俯卧取穴。有舒筋活血、调肠理气的作用。如腰背疼痛、脚踹酸重、霍乱转筋、足跟痛、大便难、痔疮、脱肛、头痛、鼻衄、癫疾、瘾疹等。一般直刺0.5~
-
胻骨
胻骨为骨骼名。 ^^骨,指小腿胫骨。一释作胫腓骨统称。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医宗金鉴》:“胻骨者,俗名臁胫骨也。
-
坐骨神经损伤
穿梨状肌下孔至臀部,于臀大肌深面沿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中点下行,股后部在股二头肌肉与半膜肌之间行走,至蝈窝尖端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沿途分支支配股后部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感觉丧失,足部出现神经营养性改变。如在股后中、下部损伤,则蝈绳肌正常,膝关节屈曲功能保存。
-
腓肠
概述:腓肠: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指腓肠肌。即胫骨后面的一块肌肉,在小腿后面形成隆起部。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正中线向外平开1.5寸,腘窝横纹下3.5寸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等。一般直刺0.5~
-
下肢的分阶段血压测试法
操作名称:下肢的分阶段血压测试法适应证:下肢的分阶段血压测试法适用于:1.有无跛行的既往史。3.袖带血压器在大腿与小腿各个部位分别进行膨胀并测量收缩压,同时用Doppler探头扫描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及其分支血流(注意:对某一部位的血流信号与收缩压二项,应反复对比观察以明确诊断)。97%,特异度为50%左右。
-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
病理生理:病理变化:表皮角化过度,其下方有表皮萎缩,颗粒层变薄或消失,马尔匹基层变平,在损害边缘有不规则棘层肥厚,呈乳头瘤状凸起,类似塔尖,在其下方真皮乳头中有带状单核细胞浸润,真皮乳头部浅表毛细血管扩张,新老皮损无巨大的角栓。局部外用5%5-氟尿嘧啶霜可获良效,但外用皮质类固醇无效。
-
胫骨
胫骨即 骨。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位于小腿内侧。 ^^骨:胻骨为骨骼名。《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医宗金鉴》:“胻骨…俗名臁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
牛眼
牛眼为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湿毒流注为流注病的一种。常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患处至晚发烧者,宜服当归拈痛散加牛膝,外搽三妙散;若肿痛已消,溃而不敛者,外搽轻粉散或隔纸膏贴之。
-
腓总神经损害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患者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呈马蹄内翻足。感觉障碍分布于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一趾间隙。为了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给予理疗、电刺激、针灸、体疗以及B族维生素等。使足背屈、外展及内收、伸趾。
-
隐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隐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隐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股内侧、小腿内侧感觉异常的诊断与治疗。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患肢外旋。2.穿刺点体表定位大腿内侧中、下1/3处,确定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隙,于此处用指端深压可出现向小腿放射的异感,即为穿刺点。3.常规皮肤消毒后,术者戴无菌手套。
-
纠内翻
纠内翻为经外奇穴名。位于小腿近端腓侧,髌骨中线下4寸,胫骨与腓骨之间点外开1.5寸。2.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小腿腓侧远端,外踝上缘上2.5寸,腓骨前缘。3.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小腿屈侧,腓肠肌肌腹下交角处(承山),向外侧平开1寸。主治足内翻。一般直刺0.5~
-
内臁疮
定义:内臁疮(medialshankulcer)是指发生于小腿内侧的臁疮。又名裙边疮(《疡医大全》卷二十五)、烂腿(《外科全生集》卷一)、裤口毒。俗称老烂腿。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
-
外臁疮
定义:外臁疮(lateralshankulcer)是指发生于小腿外侧的臁疮。又名裙边疮(《疡医大全》卷二十五)、烂腿(《外科全生集》卷一)、裤口毒。俗称老烂腿。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
-
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手术名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别名:股骨干骨折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石膏裤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下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ICD编码:93.53概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基础麻醉,病儿仰卧于石膏床上。并发症:跟骨压疮:衬垫不够或小腿管形石膏不伏贴所致。
-
石膏裤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手术名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别名:股骨干骨折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石膏裤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下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ICD编码:93.53概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基础麻醉,病儿仰卧于石膏床上。并发症:跟骨压疮:衬垫不够或小腿管形石膏不伏贴所致。
-
股骨干骨折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
手术名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别名:股骨干骨折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石膏裤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下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ICD编码:93.53概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基础麻醉,病儿仰卧于石膏床上。并发症:跟骨压疮:衬垫不够或小腿管形石膏不伏贴所致。
-
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
手术名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别名:股骨干骨折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石膏裤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下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ICD编码:93.53概述:股骨干骨折早期石膏固定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基础麻醉,病儿仰卧于石膏床上。并发症:跟骨压疮:衬垫不够或小腿管形石膏不伏贴所致。
-
委中毒·气血两虚证
定义:委中毒·气血两虚证(Weizhongabscesswithqi-blooddeficiencypattern)是指气血两虚,以发起缓慢,脓成难溃,溃后脓出如蛋清状,疮口收敛迟缓,小腿屈伸不利,舌质淡,舌苔薄或薄腻,脉细为常见症的委中毒证候。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其特点是腘窝部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届伸不利,愈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
-
髂胫束注射
名称:髂胫束注射适应证:髂胫束注射适用于:1.髂胫束挛缩。3.膝关节痛、小腿痛。方法:1.在股骨大转子尖近端1cm、大转子远端3cm处及膝关节外侧关节线上方7~大转子下及膝上两点注射时,每次每点针尖刺入后,由浅入深至股骨外侧面,回抽无异常后,即可注药。注意事项:1.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
-
坐骨神经
神经·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是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在臀部和大腿后部有明显痛点。临床上作臀部肌肉注射应在坐骨大孔(梨状肌上、下孔)外上部进行,以防坐骨神经及其他血管神经受到损伤。
-
传尸灸
概述:传尸灸为经外奇穴名。《外台秘要》:“立脚于系鞋处横纹,以手四指于纹上量胫骨外,逼胫当四指中节按之,有小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传尸灸。标准定位:定位在小腿伸侧胫骨前嵴,当内外踝连线中点直上3寸处。位于小腿伸侧胫骨前嵴,解溪穴上3寸处。主治病症:主治肺痨。灸法:一般灸5~
-
委中毒·湿热蕴结证
定义:委中毒·湿热蕴结证(Weizhongabscesswithdampness-heatamassmentpattern)是指湿热蕴阻,以腘窝部木硬肿胀,焮红疼痛,小腿屈曲难伸,全身恶寒发热,口苦且干,纳呆,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委中毒证候。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四。是指生于腘窝部位委中穴的痈。缓则筋缩而成废疾。”
-
纠外翻
纠外翻为经外奇穴名。1.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小腿远端胫侧,内踝上缘上2.5寸,胫骨内侧缘后之凹陷处。位于小腿屈侧,腓肠肌肌腹下交角处,向内侧平开1寸。主治足外翻。一般直刺0.5~
-
前承山
概述:前承山:1.经外奇穴名;2.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小腿伸侧正中线,胫骨前嵴上,平外踝上缘上8寸处。主治小儿角弓反张。《厘正按摩要术》:“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