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ué

2 概述

厥爲病症名。出《黃帝內經素問·厥論》。[1]

厥:1.神志病變;2.四肢部因氣血阻逆而出現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3.癃證之危重者

3 神志病變·厥

厥爲病症名。出《黃帝內經素問·厥論》。神志病變。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數能逐漸甦醒的一類病症。《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暴厥者,不知與人言。”[1]

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一類的病證。《黃帝內經素問·厥論》:“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4 四肢部因氣血阻逆而出現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厥

厥爲病症名。出《黃帝內經素問·厥論》。指四肢部因氣血阻逆而出現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中有臂厥骭厥踝厥骨厥陽厥等名稱,詳見各條。[1]

4.1 臂厥·厥

臂厥爲古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的病候。指前臂經脈所過處發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2]

4.2 骭厥·厥

骭厥爲古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足陽明胃經的病症。指足脛部經脈所過處發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3]

4.3 踝厥·厥

踝厥爲古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候。指本經經脈循行小腿部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4]

4.4 骨厥·厥

骨厥爲古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足少陰腎經的病候。腎主骨,因名。泛指下肢本經脈所過處發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5]

4.5 陽厥·厥

陽厥爲古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是足少陽膽經的病候。陽厥少陽厥之意。指小腿經脈所過部分發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6]

5 癃證之危重者·厥

厥指癃證之危重者。見《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6]

厥指癃證之危重者。主要症見小便次數多,或身熱喘息人迎脈躁或太陰脈細如髮等。《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髮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死不治。”

6 上逆,氣逆·厥

厥爲上逆,氣逆。《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則厥,厥則腹滿,死。”王冰注:“厥,謂氣逆。”

7 肝痹·厥

厥特指“肝痹”,主要症見脅痛,食入腹即吐。《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髒論》:“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

8 足逆冷之證·厥

厥特指足逆冷之證。《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血)凝於足者爲厥。”王冰注:厥,謂足逆冷。

9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6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67.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71.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50.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17.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