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俞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 shù

2 英文參考

Jǐzhōng GV6[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脊俞經穴別名,即脊中[1]。《鍼灸資生經》:“明堂脊俞,一各脊中。”

穴位脊中
漢語拼音Jizhong
羅馬拼音Chichung
美國英譯名Middle of Spine
各國代號中國GV6
日本6
法國莫蘭特氏VG6
富耶氏IVG6
德國LG6
英國Gv6
美國Go6

脊中經穴名(Jǐzhōng GV6)[1]。出《鍼灸甲乙經》。別名神宗脊俞[2]。屬督脈[2]。脊即脊柱,中即中間,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當其中,故名脊中[2]脊中穴主要用於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胃腸炎腹脹腹瀉嘔吐胃潰瘍,胃神經痛,小兒痢下赤白,黃疸,肝炎,腰脊強痛,小兒疳積風癇癲邪,精神分裂症泄瀉癲癇脫肛腰脊強痛,胃痛不嗜食反胃吐血痢疾便血痔瘡,不得俯仰,腹滿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腸功能紊亂等。

4 脊中穴的別名

神宗(《太平聖惠方》)、脊俞(《太平聖惠方》)。

5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

6 穴名

脊即脊柱,中即中間,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當其中,故名脊中[2]

脊爲椎骨,《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注:“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樑骨。”中,中央之義。脊柱共有21椎,本穴在11椎之下,適當其中,故名之。[3]

7 所屬部位

胸椎[4]

8 脊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脊中穴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5]

脊中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臥取穴[5]

脊中穴位於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間[5]

脊中穴在督脈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

脊中穴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

脊中穴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脊中穴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9 脊俞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脊中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臥取穴[5]

俯伏坐位俯臥位,先取約與兩肩胛骨下角平齊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下摸4個胸椎棘突下方凹陷中取穴[6]

10 脊俞穴位解剖

脊中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6]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7]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深層有胸神經後支和肋間動脈背側支分佈[7]

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7]

11 脊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脊中穴具有健脾利溼、寧神鎮靜的功效。

脊中穴有健脾利溼解痙固脫作用[7]

脊中穴有溫補脾腎之功,主治泄瀉腹滿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兒脫肛黃疸,癲疾,癇證腰脊強痛。脊中穴與懸樞功用略同。[7]

12 脊俞穴主治病

脊中穴主要用於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胃腸炎腹脹腹瀉嘔吐胃潰瘍,胃神經痛,小兒痢下赤白,黃疸,肝炎,腰脊強痛,小兒疳積風癇癲邪,精神分裂症泄瀉癲癇脫肛腰脊強痛,胃痛不嗜食反胃吐血痢疾便血痔瘡,不得俯仰,腹滿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腸功能紊亂等。

脊中穴主要用於脾胃及腰脊疾患等:如急性胃腸炎腹脹腹瀉嘔吐胃潰瘍、胃神經痛、小兒痢下赤白、黃疸、肝炎、腰脊強痛及小兒疳積風癇癲邪、精神分裂症[7]

脊中穴主治泄瀉黃疸、痔疾、癲癇、小兒疳積脫肛腰脊強[7]

脊中穴主治胃痛腹脹不嗜食反胃,小兒疳積吐血腹瀉痢疾便血痔瘡脫肛癲癇腰脊強痛,不得俯仰;黃疸[7]

脊中穴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痔瘡脫肛癲癇[7]

腰脊強痛,腹滿不嗜食,小兒疳積黃疸脫肛癲癇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腸功能紊亂,肝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7][7][7]

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脹感,深刺時有觸電感向兩下肢放散[7]

注意脊中穴不宜針刺過深,以防刺傷脊髓[7]

刺椎間腧穴有麻電感時應立即拔針或停止深刺[8]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8]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言禁灸,灸之令人慪僂[8]。因其處肌膚薄淺,易於深灼[8]。髓灼則僂矣[8]

14 脊俞穴的配伍

脊中穴配中樞足三裏懸樞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8]

脊中穴配湧泉癲癇[8]

脊中腎俞命門中膂俞腰俞,有活血化瘀作用,主治腰閃挫疼痛

脊中足三裏,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眼暗頭昏

15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腹滿不能食,刺脊中黃疸,刺脊中腰脊強,不得俯仰,刺脊中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

鍼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嗜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

類經圖翼》: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無妨。

鍼灸聚英》:素問刺中髓爲傴,行鍼宜慎之。

16 脊俞穴研究進展

16.1 用於剖腹產針麻

脊中命門腰俞,與其他穴組對比,效果最佳。

16.2 治療癲癇

脊中筋縮埋線,每3個月埋1次。

1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6.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2-353.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5.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1-3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